内蒙古:中考和小升初,让家长很纠结

2019-12-06 18:18:50

  小升初,中考,如今这些词汇揪着很多家长的心。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升初应该是就近上学,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中考,如今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譬如分招,希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希望让更多学生乃至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这些政策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路线图”不明等问题,让家长无所适从,心力交瘁。教育问题涉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教育伤不起,孩子更是伤不起。我们的升学制度如何完善,才能更好的为孩子们的未来负责?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期,我们关注升学制度,关注择校问题,关注学生们的未来。

  择校风的一味清醒药

  2010年,包头市在历史上首次实行地区切块(姑且称为市级粮票)、统招(旗县区级粮票)、分招(校级粮票)中考办法。市区内的11所自治区优质高中实行20%、40%、40%比例招生。2011年,将在这11所自治区优质高中实行15%、40%、45%比例招生,也就是说,市级粮票切块同比减少了5个百分点,校级粮票分招增加了5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今年,在远郊的高中萨拉齐2中、固阳县1中,市级粮票为10%,旗县区级粮票为45 %,校级粮票为45%。更多远郊旗县区学生拥有了在最优质学校上高中的机会。

  在2009年前,包头市中考正式生一律实行择优录取,以全市分数大排队由高到低录取。2010年分招政策的实施,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变化和冲击。这一年,在初中名校昆都仑区的包头市29中,有的考生中考考了500多分,没有能够上自治区优质高中包头市9中;而有的昆都仑区的民办初中学校的考生考了400分,却上了包头市9中。

  改革后,2011年的中考招生中,在市区的11所自治区优质高中里,以包头市9中为例,正式生的15%为市级粮票――招录全市各旗县区各个初中考在最前列的考生――你们想报包头市哪所高中也行,包头市9中特别欢迎你。第二级,是旗县区级粮票,是正式生的40%的名额,因为包头市9中所在地为昆都仑区,除去市级粮票的15%之外,依昆都仑区中考大排队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第三级是姑且称为校级粮票的45%名额,依照各个初中学校学生人数的多少,按比例分配给各个初中学校。也就是,凡是昆都仑区的初中学校,每年必保有一定的学生上包头市9中、包钢1中等自治区优质高中。

  这无疑是对愈演愈烈的从幼儿园就开始的择校风的一味清醒药。包头市的名校,不论是初中、高中,很多学校已经每个班级学生达到了近70人,就像“下饺子”一般。有的老师上课要带耳麦,腰间挎着小喇叭讲课。因为择校,市区里,家离学校较远的家长不得不每天用汽车接送孩子,校门前拥挤不堪。远郊旗县区的家长有的将孩子送到学校附近寄宿,有的干脆提前离岗陪读。一些民办初中,或者排名在后的公办初中,老师们因为好的学生苗子都择校到名校去了,剩下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老师失去了动力。

  分招政策实施后,初中择校等现象会逐步得到缓解。而且,今后尽管是每个学校都分配有分招的校级名额指标,但是,指标是根据学校毕业生人数来定多少不同,要得到更多的指标,就要有更多的学生,因此,个别地区曾经出现过的因为考核升学率将差生劝走、不许参加中考的事情很可能就不会再发生了。非名校之间将开始新一轮的洗牌与竞争,这将给包头市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更多机会。

  看近处更要看远处

  分招政策实践证明是对的,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变化的中考改革缺少一张明确的“路线图”。因为今年进入初中的同学,要3年后才能毕业。如果按照2010年――2011年一年之间分招扩大5个百分点的比例继续进行下去的话,那么,3年后分招比例将达到60%,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比例,每个家长都要认真考虑的,如何抉择对孩子更好?但是,不可能有这样一张路线图。三年后分招的比例是多少天知道。2011年的夏天,很多小升初孩子的家长都情绪纠结。

  2011年分招扩大的5个百分点是从市级粮票中拿来的。这一块受益最大的是远郊的尖子生。远郊的优质高中与市区的优质高中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市级粮票必须保持一块,如果继续扩大分招比例的话,从市级粮票和旗县区级粮票哪里切出来?

  看近处更要看远处,看中考还要关注高考,如今,香港、澳门的大学在招内地学生,今年台湾也加入了大陆招生,留学国外的学生也日渐增多……都冲击了我们中学、大学的名校情结。加上,现在去高校等处求职,动辄要博士,名校的本科生也很难。在包头市,中学、大学上名校的毕业生很多出国了或走出了包头市,恰恰是那众多的普通学生,是未来建设包头市的主力军。现阶段,如何把分招政策研究透、实施好,让各个学校均衡发展,让众多的普通学生在中学阶段不被冷落,受到更好的教育,对包头市未来的发展,善莫大焉。

  “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是择校风盛行的根源”

  择校风为何盛行?家长为何疲于奔命?北京市小学生家长翟先生诉说了他的痛苦经历和纠结心态。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升初”应该是就近上学,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如今“小升初”的压力这么大,主要原因在于择校。家长为什么想尽办法择校呢?你看,我手上有一份从网上下载来的北京市初中学校排名,有全市的重点初中排名,也有各区的初中排名,家长们于是就往排名靠前的重点学校去挤。

  让我不解的是,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让孩子们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但另一方面学校又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正因为有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进而对学校排名,才导致学校未能真正均衡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有的学校越来越好,有的学校越来越差,因而择校风愈演愈烈。

  据我了解,如今择校有“点招”、“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等多种方式。

  我儿子马上小学毕业,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因为我在想尽办法择校!

  尽管国家不允许择校,但作为家长,实在是被逼无奈。升学压力通过中考向中小学层层传递,“小升初”成了“重灾区”。

  我的家住在北三环一座立交桥附近,划片的学校名声很差,我不愿意让孩子上。我妻子所在外企与一所市级重点小学是共建单位,孩子经过层层选拔终于进了这所小学,还交了3万元赞助费。我家离这所小学单程10公里,每天必须6点半起床,尽管孩子与家长都很辛苦,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还是认了。

  从五年级开始,我儿子每周六下午在一家重点初中的“占坑班”参加培训,每学期交1000元。“占坑班”也是政府三令五申要禁止的,但从来是屡禁不止。所谓“占坑班”就是在重点初中占一个“小升初”的考试名额,许多孩子是从三年级就开始“占坑”了。

  由于奥数成绩不好,我儿子失去了“点招”的资格。最让我失望的是,半个月前“占坑班”的录取考试也没通过。我们想去的那所重点中学,大概有20个“占坑班”即1000名学生想“挤”进去,可最终听说只录取了30名学生。我儿子成绩很优秀,但考试成绩不公开,也不知道学校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录取。

  有关“特长生”政策也让人哭笑不得。我儿子曾经获得科技英语大赛全市一等奖,这在2010年就算特长生,但2011年不算特长生了,你说我们冤不冤?

  现在我儿子准备走“推优生”这条路,他是连续三年的三好学生,但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还是没有把握。如果“推优”不成,就只能走“共建生”这条路,然而我们夫妻俩的单位不是这所重点初中的共建单位,所以还要找各种关系,争取拿到一个“共建生”考试资格,这是最后一条路了。我们对最终的电脑派位录取不抱希望,因为那样进入重点初中,比中彩票的几率还低。

  “逼着孩子放弃爱好,我感觉自己像罪犯”

  翟先生说,抛开“小升初”的竞争不谈,我感到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孩子天性的极大伤害。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了解培养孩子应该尊重其天性和爱好,但放任孩子可能意味着只能上一个较差的中学,以后进重点大学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样的代价承担不起。我现在每天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痛苦、矛盾的心态中。

  我儿子对火车特别感兴趣,从小就喜欢研究火车,小学四年级时就看有关铁道方面的大学教材。家里买了很多火车模型。一天24小时让他摆弄,都不觉得累,他甚至能自己画出火车变道运行图。可是他在这上面没有太多时间。我有一种犯罪感,压制孩子的爱好,等于扼杀其天性。

  为了“小升初”,我很早就开始准备。现在小学毕业生也要制作一份厚厚的简历,看孩子小学期间拿过什么证书、什么奖励,上过什么课外辅导班等。我儿子英语基础好,在校外培训学校里在最高层次的“目标班”,已经通过了“伦敦三一”七级口语,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笔试过了北京公共英语考试二级,相当于中考水平。这根本不够,因为这样的孩子太多了。在一些辅导班中,只有语文是我真心想让孩子学的,学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他的长远发展有好处,但“小升初”选拔要考的3门功课中,奥数和英语所占比例高,语文成绩作用不大。我现在天天跟儿子斗,让他完成作业,可是校内与校外的作业根本做不完。如果要减负,就只能先将他的个人兴趣砍了,然后将语文辅导班砍了。

  其实,家长也不愿意择校,如果家门口就有比较好的学校的话。如今的择校,已经让我心力交瘁,付出的太多,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