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化学试题谈课改

2019-10-28 17:29:46


新课改后的第一次中考后,有些学生反映化学太难考了,题目怎么那么陌生?看起来容易得分的题目,怎么答起来就是很费劲……

试题是否真的很难?学生心目中的“难”的尺度是什么?化学分数会很低吗?笔者在见到试卷时,感叹试题的灵活新颖之余,静心回味,整份试卷其实除了化学用语和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都旨在体现课改理念: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主动探究和创新精神;注重实验。学生所谓的“难”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做过的、熟悉的”即是“容易的”来讲的。当然这也反映了学生对于新教材要求的勤于思考、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等综合素质水平方面的欠缺,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整个教育改革大潮中与时俱进。以下是本人由中考试题联想到的课改问题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商讨。

一、试题较新,知识点稳定

试题的“新”,几乎从头贯穿到尾,成品题几乎见不到,即使是极少数旧题也进行了新包装或改造,渗透了科学素养和人文思想。例如:选择题第6题,最简单的铁丝燃烧的现象也渗透了哲学观点,看起来似曾相识,答案倒不难确定。而第14题、第24题“新”得使学生有点不知所措。其实第14题,只要熟悉基本知识点──分子的性质和氨基酸来源,即可用排除法确定A为正确答案。第29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提出问题的能力,题目答案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广,而且是从熟悉的水和水溶液入手,看起来题目并不陌生。但长期的模式教学,使学生习惯于你问我答的思维方式,缺乏主动探索、设计实验的勇气和能力。学生思想上胆怯,自然做起来就底气不足。很多学生会想到水污染问题、水是否是万能的溶剂、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等,这些课题有的显得过于宽泛,有的研究价值不是很大。而对于后面的问题──“研究计划”,许多学生更是不知所云。这些都说明了学生在科学研究时科学素养的欠缺,这方面能力的提高虽然取决于众多因素,但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构建一种科学的、自主的、探究的、民主平等的学习模式,仍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试卷溢满了课改理念的气息,彻底摒弃了旧的教与学模式

1.试卷体现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

粗略统计,近50%的考查内容直接与生活相关。这些题目不再是以知识为单纯的考查对象,而是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宗旨,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化学与生命、健康、能源、材料、环境的关系,从而深刻体会到化学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于一体,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学以致用。其中,鼓浪屿淑庄花园垃圾箱的第23题等最能说明这一点。这些题目图文并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又不太熟悉。例如:第23题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涉及化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意识,并且时时关注科学发展的新动向,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试卷体现了主动探究、开放创新的课改主题。

此类题目在试卷中基本散布于每一题的若干个问句中(包括选择题第16题~第20题),这也时时提醒我们主动探究、开放创新是初三化学学习的精髓。

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要的一点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在第18、19、27、28题中都有重点体现。例如第27题,虽然实验已经做过,但由于学生对“对比”的实验方法不求甚解,在分析实验的不足和用矿泉水瓶证明实验发生时,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忘记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从而造成失分。

倡导探究性学习,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初步理解科学本质,树立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在第24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此题不但巧妙地将燃烧的条件及信息方程式考查穿插其中,又使学生在未知的几大星系中敞开思维,尽情探究和设想,其中解决空间站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问题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很多学生会利用生物中的光合作用来解决,还有的会想到研究新物质……

但对于思维不够开放的、“胆小”的学生,据说要交卷时才能写上几个字。

3.试卷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卷实验分值约占近30%,第26、27、28题尤为突出。其中第26、27题把初三毕业化学动手能力考查和卷面考查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操作体验去感受科学理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关于“石蕊可以退休了”的说法,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的学生有的会发现自制的指示剂放置久了以后,指示酸碱的颜色就不明显了,说明了自制酸碱指示剂的不稳定性。如果学生有过这些认识,那么此题就会迎刃而解。

综上分析,此份试卷立足基础知识,强化了探究学习、开放创新思维,突出了学科特点,充分联系实际,加强了科学与人文知识的渗透,为我们今后把教学改革进一步引向实效、深入起到了导向作用,彻底摒弃了估题、猜题的旧观念,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达到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