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汉字中的美丽与忧伤

2019-11-10 21:27:18

魏建宽
  
  特别说明:文章中有空格的地方,是例举的甲骨文字,另外还有一些金文、篆文。语文网博客不支持图片功能,所以成了空格。留下了遗憾!
  
  一
  
  历史有着太多的问号,又有着无数的省略号!
  
  说到古老的汉字,我们真得感谢一个人。如果没有他的发现,面对许多汉字,我们还处在误读之中。这个人,就是王懿荣,一位一生研究文字的晚清时代的学者。
  
  1899年,正是他王懿荣从中药铺里买来的一些骨骸残片中,读懂了甲骨文残片隔着三四千年的风尘对他的私语:“不能再让我成为药济的药引,我是商朝的文字啊!”今人之所以能更多地读懂三四千年的历史,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祖先的歌哭笑骂,生产劳作,王懿荣功不可没。这些刻在龟甲与兽甲上的文字,是比秦代的小篆、周朝的石鼓文、商朝的金文还要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是我们汉字的根!是我们汉字森林中银杏!它们是活化石,它们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
  
  那一个个古老的甲骨汉字,藏着太多的美丽与忧伤!
  
  二
  
  且先看这一个“秋”字吧!
  
  著有中国第一部文字学专著的东汉人许慎,将“秋”解释为“禾谷熟也”,字形为。许慎的解释已经很富有诗意的美了,而且还符合事理。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商代之前就知道天上的大火星天黑后出现于正南方的天空之时,就意味着秋天悄然来到了。这有《诗经》中的诗句“七月流火”为证!“七月流火”之时,并不是天上亢热得流火的时间,恰恰是初秋七月凉意渐生的季节。
  
  可是,当甲骨文重见天日后,人们拂去它厚厚的风尘,惊讶地发现“秋”字原来是一只蟋蟀的象形——。有专家将此“秋”字解释为先民禾谷收获后,用火来烧秸秆的一种农事活动,但我更认同当代诗人流沙河的解释:“,头有须,背有翅,身有环节纹……甲骨文秋字本义为蟋蟀,因其鸣qiūqiū,古人以为‘其名自呼’,所以此虫名秋。今称蛐蛐,秋蛐双声可对转也。商代人所说的秋季,意思是蟋蟀的季节。”
  
  是啊,秋天的确是蟋蟀的季节!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来自几千年前的《诗经》发黄卷册中的吟唱;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郁达夫从故都北平家家户户都有的秋蝉的嘶鸣中,读懂了生命本质的悲凉。
  
  “在海外,夜晚听到蟋蟀叫,还以为就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1949年流离至台湾的著名诗人洛夫夜不成眠,将蟋蟀的吟唱比喻成“不绝如缕的歌”。那蟋蟀“唧唧复唧唧”的鸣叫,让洛夫一夜惊心,诗人感叹那秋虫的鸣叫“如嘉陵江蜿蜒于我的枕边”。那一声声天涯孤岛的蟋蟀的鸣唱,让诗人顿时涌起了浓重的故国之思。
  
  就这样,季节的流转,人生的悲凉,命运的无常,凝聚在了一个美丽的意象“”中。那一声声密集如雨点的“唧唧复唧唧”,至今还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三
  
  读甲骨文,我们常常会为我们祖先想象力的神奇而感到惊讶不已!
  
  时间是什么,孔子咏叹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时间如流水!
  
  时间是什么,李白把酒问青天:“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极度的夸张,借一头黑发朝暮之间就成一堆白雪,感叹岁月蹉跎,人生短暂!
  
  那么怎样用一个字来表示“今天”这一抽象的时间概念呢?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样一个神奇的甲骨文字——。你尽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来猜测,恐怕猜千遍万遍也不能抵达那造字者的心!还是让我们听听流沙河先生的解释吧——
  
  今就是古时的捕兽钳,象形。请看A形钳夹左右撑开,夹内设有触机,上挂诱饵,可以一一指认。先民狩猎为生,取喻于捕兽钳,实不足怪。所谓今天,他们看来,就是被钳擒的一日。昨日已逃走,明日未来到,钳擒在手的唯有这今日。(引自《流沙河认字》第349页,现代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你看,我们的祖先贴近着大地上的森林与河流生活,他们创造的灵感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他们想象能攥在手中的今天这一日子,就像捕兽钳可以捕获的猎物,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又是多么具象的创造!这个甲骨文“今”字,倒令我想起了当代诗人周涛,他也是以一种动物鼬鼠来譬喻时间的“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
  
  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
  
  说到“今”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思念”的“念”字!思念是一串串的诗行,洒落于中国诗歌史,从首页至尾页。思念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无法放下;思念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煎熬;思念是“我寄愁心与明白,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深情;思念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希冀。“念”是程度层级上的极度牵挂,是时间意义上的永远不能摆脱,是林黛玉秋窗风雨夕滴不尽的相思泪,是苏东坡中秋月下“但愿人长久”的祈祷,是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如真似幻的错愕。
  
  如果不允许运用诗行,而是只能用一个字表达这种彻骨的相思与牵挂,该怎么表达呢?我们的祖先自有妙法,只用了一个字——(金文)(篆文),一颗跳动的心,被一把捕兽钳紧紧地夹住,无法摆脱!这样对“思念”之情的文字说明,较之于曹雪芹笔下的相思博喻“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我想应该毫无愧色!这真正是以一当十啊!
  
  四
  
  那刻在龟甲兽甲上的一个个汉字啊,还蕴藏着不尽的人情之美呢?
  
  你看,,这是个什么字?东西南北的“西”字!
  
  诗人流沙河这样解释——
  
  本义是鸟巢,而不是方位。先民发现鸟类筑巢总在森林西边,对着落日,借斜晖以照亮归程。所谓西方意即鸟巢之方。
  
  不急,甲骨文的还有故事呢!字的上方飘荡的可不是风中的长发,那是什么呢?是鸟巢中三只探头探脑嗷嗷等待母亲来哺育的雏鸟呢?如果说“今”字的创造是先民对时间把握的奇妙图解,那么“西”字就反映了先民对空间概念绝妙的表述能力,多么形象而又富有创意啊!而且,“西”()这一空间概念,描绘成鸟归林的地方,小鸟盼父母归来的地方,多么温馨,多么生动,多么富有人间的烟火味,这分明是人伦之间的温情在动物世界的投影。说到这,我们不禁会问:人又何尝不像一只只鸟呢?
  
  如果不读懂金文与篆文,谁能知道(金文)、(篆文)是个什么字?原来它们就是个“参”字,原来这个“参”字有如此美丽的意蕴——
  
  参的繁体,上面象众星形,下面是声符。篆文同。金文比篆文早,透露真相,使人恍然大悟。原来下面不是声符,而是人跪星下,手置膝上,正在礼拜。他为何要跪拜参宿三星?试从《诗经·唐风·绸缪》找答案吧。诗曰:“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写冬末春初,黄昏举行婚礼。贺婚者唱歌,请参宿三星见证人间爱情。顺便逗笑新娘,问她对新郎满意不满意。(引自《流沙河认字》第21页。)
  
  诗人流沙河的解释真美!这就是美丽的人间,有亲朋对新人白老偕老的祝福,有对上天的虔诚答谢,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有对上天的敬畏!
  
  五
  
  汉字中有美丽,也不乏忧伤!
  
  请看这三个甲骨文字——、、,其实它们是同一个表意符号,指向同一个意义,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中的一个族群——“羌”族。
  
  如果不读懂这三个甲骨文字,谁知道这个字充满血腥,写满残忍?请读诗人流沙河的解读——
  
  今之四川羌族同胞,在《说文解字》为“西方牧羊人也”。古代羌为大族,崛起华夏之西,累遭商朝派兵弹压。甲骨文羌多有绳捆械系,在卜辞里用于杀祭,等同牲畜。异体羌字犹有捆系残余,使人不安。二○○八年夏四川大地震又损我羌胞,伤哉!(引自《流沙河认字》第276页。)
  
  原来这三个字不是人在翩跹起舞,原来内含大辛酸,大悲剧!尤其是那第三个甲骨文“羌”字,分明是一个羌人跪在地上,就像一只无辜而等待宰杀的羊。由“羌”字可读出那时的民族关系,及对少数不愿臣服的族夷的血腥屠戮。
  
  现在我们常常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向往古代那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童叟无欺的时代。其实,古代也并非每个时代都民风淳朴啊!不信,请看这个字——!它就是“寇”字的金文字形!这个商朝之前就已诞生的字,形象地告诉我们如下信息——
  
  字的上面就是房屋,寇字中即指我们现在所说的私人住宅;字的右下角是一个人手提着一支凶器;字的左下角是一位背对歹徒的人。你看这就是一个歹徒手持凶器入室抢劫,这个歹徒为了劫财,竟采用先猛击主人头部伤人性命的方法,目的就是免得让你去报案。多么血腥,多么恐怖!读懂了金文的这一“寇”字,我们就会明白我们的先民是在借这一个寇字,来警惕人性中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邪恶,而且是在用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来警醒世人。这绝不是被放大了的事件,这是那个年代防盗防寇最形象的宣传画啊!
  
  美丑往往结伴而行,请看甲骨文中的这个字——,它就是“丑”字。有古文字学家说“美”就是“羊大为美”,那么这个甲骨文是表达什么意思呢?原来它是指人的手指被带上了枷锁的象形!二十多前年看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小白菜在官衙被施以手指枷刑,这种酷刑又叫拶指。十指连心,拶刑会让人痛彻骨髓啊,看那电视的酷刑直看得让人手掌生出虚汗。今日读到甲骨文字,电视中小白菜的喊冤声仿佛又在耳边回响!拶刑并不是清代的酷刑,原来几千年前我们这片文明的土地上就上演过!
  
  一部古老的中华文字史,有着太多的美丽与忧伤!我希望那些蕴含着美丽与诗意的文字,一代代地跳跃在我们子子孙孙的眼前,又多么渴望那些诸如、之类的汉字速朽!
  
  这就是我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