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之浅见

2019-11-29 22:44:23

  【摘 要】新课程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有所缩减,考试大纲要求也有所减少,能力要求也在降低,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骨架,复习中如何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非常重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理论指导 知识体系 感性认识

  新课程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有所缩减,考纲要求也有所减少,能力要求也在降低,高考中直接考试的内容也少了,那是否就表明了这一部分内容就不重要了呢?复习时就不必下功夫了呢?笔者认为,这绝对不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骨架,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其他化学知识之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理论紧密相连,近几年高考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加强了元素知识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结合,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其实没有降低。复习时按课本、考纲要求就较简单,可高考实际要求不简单,同时这部分的知识内容繁杂、零碎、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同学们难以系统掌握和运用,那么我们如何适当拓展,把握适当的度呢?

  根据高考化学试题的要求,针对该专题知识点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可适当地渗透和铺垫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 依靠理论指导,减轻记忆负担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尽管很多,但其中有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复习时可用化学概念和理论去统率和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不需死记硬背。例如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运用原子结构相似性和递变性,由同一主族元素代表物的性质去掌握其他元素及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如卤素性质在掌握了氯及化合物性质的基础上,利用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类推出其他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再如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非金属活泼性顺序,可推出某一置换反应是否发生……因此,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对那些可以从化学理论上加以概括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 建立结构网络,理清知识体系

  元素化合物内容通常多认为杂乱无章,易学难记,但如果按照“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法,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并启发学生依据“由线引点,由点连网,由网成体(立体)”的程序进行复习,则用很少时间就可以掌握这部分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研究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具体地说,首先依据教材所展示的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按课本复习,然后在已有的基础上,总结出常见的5种非金属、3种金属,共8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主线:

  非金属知识主线:

  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

  HCl→Cl2→ HClO→NaClO

  H2S→S→SO2→SO3→H2SO3→H2SO4→Na2SO3→Na2SO4

  NH3→N2→NO→NO2→HNO3→NaNO3

  CH4→C→CO→CO2→H2CO3→CaCO3

  SiH4→Si→SiO2→H4SiO4→H2SiO3→Na2SiO3

  金属知识主线:

  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盐

  Na→Na2O→Na2O2→ NaOH→ Na2CO3

  Al→Al2O3→Al(OH)3→ Al2(SO4)3→ NaAlO2

  Fe→FeO→Fe2O3→Fe(OH)2→Fe(OH)3→FeSO4→Fe2(SO4)3

  这两个知识主线的特点是:(1)表达十分简练,而中学所需掌握的重要无机物,几乎尽列其中。(2)揭示所有元素的知识主线具有相似性,因而具有生成力,有利于学生发挥迁移力预测未知元素。(3)给出研究或学习元素知识的系统。(4)知识主线本身就蕴含着启发式内容,可直接用以进行“主线启发”启迪心智、激发兴趣,诱导求知、指导自学。

  三 抓住重点内容,带动全局知识

  中学化学集中学习了氢、氧、硫、氯、氮、碳、硅、钠、铝、铁、铜等元素,在7种非金属元素中,以硫、氮的知识较为复杂,在4种金属元素中,铝具有两性特点,铁的变价、铁的冶炼都具代表性,专题复习时要重点抓好以硫、氮为代表的7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铝、铁为代表的4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化学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化学实验,就能较好地掌握全部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每种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各个知识点应以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为重点。这是因为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结构,决定着物质的用途、制法、检验、存在、保存等。因此,对每个重点知识应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复习。

  四 充分利用实验,加深感性认识

  化学教育的一代宗师鹰先生指出:“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些是需要直观记忆的,例如物质的颜色和气味及反应现象等。这些内容如果结合实验进行复习,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则更能掌握本质的而不是表面的认识,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会唤起身临其境的联想,使解题过程迅速、准确。当然由于我校处在山区,条件还较差,学生进实验室机会较少,但从不多的实验中我感觉到实验对学生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进实验室或多进行演示实验。

  以上几点是本人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总结或反思,当然,新课程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作用及高考如何体现还有其变化之处,我们应及时关注,并不断改善复习方法。

  作者:李魁炳

  来源:233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