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杭州中考试题点评之科学卷

2019-11-29 12:06:32

点评人——杭州采荷中学 严国忠(浙江省特级教师)
  
  2009年中考的科学试卷在08年的基础上难度略有所降低,但总体保持稳定,题型、题量基本保持不变。纵观全卷,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过难题。整卷源于课本,注重基础知识,但又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注重实验,但又不仅限于实验操作的单纯再现。这样的试卷,对教师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而非简单的死记硬背。
  
  科学知识是构建学科体系的基石。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理解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应用始终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注重基础知识落实的评价是历年中考命题的基本理念,今年也不例外。如:光的折射和反射、各种镜的成像规律、压力与压强、简单机械、功和能、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染色体结构、体温调控途径、金属材料的性质、化学方程式、心脏的结构等等,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常态教学中需要学生必须达成的。
  
  在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时,试题考查的不是简单记忆,而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和综合能力。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或情景进行联想,或能解释有关的现象,利用该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也可以对该知识进行扩展。在知识应用时可以与其它知识点进行综合。
  
  如:弹簧秤读数、浮力大小的判定,都需要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点,才能正确答题。再如水与生物体关系、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等题,不是单纯地记忆结构名称,而是考查学生能否以整体观念来认识科学过程,以摒弃零碎知识的死记硬背,考出学生真正的理解能力。
  
  二、重科学探究的能力,而非单纯的实验操作。
  
  科学探究是建立科学学科体系的根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载体。试卷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核,不仅关注实验基本操作(如量筒等仪器的操作),更重视对实验思想、实验设计、现象分析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考核,如:常用电表量程选择、家庭电路故障判断、打气筒壁发热原因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变量的控制、植物向光性实验等。
  
  科学探究在试卷中分值比重较大。探究的问题群一方面来源于课本实验,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科学地分析原理、解释现象。另一方面探究的问题群还更多的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践,要求考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其中。例如: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自于课本实验;大门开闭情况指示电路的设计、测定工业用过碳酸钠的纯度、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的设计、自动恒温箱原理分析等问题,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分析与运用的能力。
  
  三、重思维的创新开放,而非呆板的书云亦云。
  
  科学学习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体现在对新知识的吸收与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法两个方面。如:人身体体型与居住地纬度的关系、测定工业用过碳酸钠的纯度等,知识的背景材料看上去是新的,但学生可以根据已具备的科学方法与能力做出综合判断、进行重新组合。试卷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还要求考生拓展思维,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如:利用红磷燃烧、硫燃烧、金属氧化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的改进方法,用不等臂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调查表的设计等。这些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考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这对教师平时的教学也提出了关注课本实验,求精、求透、求变的要求。
  
  试卷给学生的启示是学习科学不能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单纯的死读书是学不好科学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是关键。在新的情景中,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剖析与解决问题,才是科学学习追求的目标。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知识应用能力、实验比较归纳能力等是能力考查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常态学习过程中科学知识的理解,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关信息:
2009杭州中考试题点评之思品·历史与社会篇
2009年杭州中考试题点评之英语卷
2009年杭州中考试题点评之数学篇
2009年杭州中考试题点评之语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