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放开

2019-11-27 10:15:50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要全面发展。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学习要具有创造性,要具有竞争心理,要具有抗挫折能力,等等。

  中国的教育属于伦理型教育,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性。不论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教与学的方式基本上都以此为导向。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基本模式都是从强调记忆开始,然后是模仿及大量的机械式的操练强化。悟性、理解力较强的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些创造性技能,而绝大多数学生的独立性、怀疑性、创造性在教学中都因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一方,是对事实规则掌握较多的一方而被依赖性所替代。形成了教与学过程中的两方面: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的依赖性、惰性。

  这种现象的形成,症结在哪?教师总是方方面面都要替学生想到做到,总是怕学生学的不精,理解的不透,分析的不明,包揽了应该学生做的事。学生总是可以坐享其成,总可以唾手可得,自然就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形成,最终也泯灭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所以,要使课堂教学传授和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变为独立解决问题和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依赖性转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学会“放开”。

  何谓“放开”?

  我们知道,学生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技能是为了改进技能,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教学的目的正是在于培养学生长久的学习能力和正确的处理工作、生活的态度。所以说,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而不应该因为教师的认知事物早,知识容量比学生大,生活经验比学生丰富而变成单纯的讲授、灌输的过程。这种意识的解放和确立,就是放开,既放开学生的手脚,更放下了教师自己的包袱,这种放开,就意味着教的观念与学的观念的改变,就意味着对旧的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对新的教学思路的探索。

  那么,教学中该如何放开呢?

  一、改变教学意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是父母抱着长大的,中国的学生是老师抱着学会的,父母、老师如同孩子、学生生活中的拐杖,对孩子、学生来说,是不想丢下,而对父母和老师来说则是不敢丢下,惟恐有所闪失,惟恐他们达不到预期的结果,结果是,大人、孩子都费心费力,负重而行。但毕竞这拐杖最终还是得丢开的,晚丢不如早丢,长痛不如短痛。学生获得自我学习、自我认知事物的能力越早,灵活性、创造性就越强,学起来就越轻松。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乐观地正视未来的态度和积极的创新意识,而形成这种意识的基础或前提条件是冲破教师权威性的框框,改变教学意识,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加强自我学习能力的强化,要给学生松担子。

  是的,在日常的学习上,学生需要教师的帮一把、扶一把,但最终还是要放下来,让学生自己走,让学生学会接受,学会判断,学生选择。所以,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教与学的统一性。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引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会并掌握使用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是包办代替,更不是教法学法的机械翻版。而要注重教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使他们具备这种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归纳、推理、判断、创新能力。从而减少学习中的无效劳动,减轻学习负担。

  学生一旦在学习中表现出创造性,不仅解放了教学过程,更解放了教师和学生本身,使得教的轻松,学得愉快,各方面的素质也自然会逐步提高。而这种创造性首先就是怀疑的勇气,求变的胆识,及综合选择的能力。

  二、优化师生关系,增加求异能力的引导。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是否和睦融洽,决定着学生对课堂学习投入程度的大小。师生关系一旦失和,就会影响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教学中的放开,不仅仅是课堂进程表象上的放开,还需要教学过程内部质的放开。如果教师板着面孔,或不苟言笑,动辄斥责讽刺学生,时刻以师高在上、学识渊博自居,课堂上无论如何也放不开,反而更影响了教学效果。可以想象学生正襟危坐,神情漠然甚至沮丧,缺乏倡所欲言的民主氛围,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得不到尊重和发展的。

  反过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把确定的事实,系统的经验等不当作根本目的去强调,而是注重于这些概念、规则等的推理及运用过程,多提供学生倡所欲望言的机会,那么师生面对同一问题而得到不同答案的机会就会增多,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也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才是教学放开的真正目的。

  “儿童的心变成什么样子,变成鲜花还是枯树皮,取决于教师”,教师要放下师高在上的架子,要珍惜学生的情感,欣赏他们的长处,尊重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要多鼓励,多理解。一旦学生从心理产生了良好的向师性,树立了坚强的自信心,学习的兴趣就会广泛,学习的能力就会提高,思维的空间就会变得更加宽泛,思路就会更清晰。

  三、优化测试训练方式,培养多向性思维。

  教学的巩固过程,多是以知识规则的实践使用使得学生得以逐步掌握技能的。传统教学的讲、练、评,虽然能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与发展,但如果是死记硬背、换汤不换药,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被束缚的浮于表面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开练习的方式,拓展解决问题的渠道,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考虑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实践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合理的训练方式,科学的测试手段,多角度的测评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的设计,耐心的研究,细心的指导,渐渐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得这种兴趣和能力持续发展下去,这无疑对今后形成工作、学习中全面、细致的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具有深远的影响。

  显然,放开课堂,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冲出旧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继续教育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放开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适可而放,要放的有尺度。否则,将事得其反,弄得学生形成不严谨的学习作风,贻害今后的学习,甚至影响其人生观的正确树立。

  四、要针对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基础和技能以及现有的思维能力,有的放矢。

  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是塑造和形成学习创造力的关键。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盲目的或过高的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容易形成教与学的失望值增大,产生消极因素,反过来影响教学效果。

  所以要在学生现有的技能上逐步的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好高骛远,对学情估计和了解不足,往往会使学习动机反向而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的认知深度,反而制约了学习行为和意识。

  此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形成求异思维的品质。墨守成规,不求变化,烫剩饭式的学习,只会使学习热情下降,注意力分散,学生机械的容纳教师总结的经验、规律,最终是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没有什么能力而言。

  教学中,如果不考虑以上等因素,教师及学生成功的可能性都不会大,就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死板无生气的,就不可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五、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内容,放要有准则。

  教学过程中刻意追求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就是教学的根本宗旨。但能力品质的培养要有一定的准则和尺度。

  课堂上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创新,但热热闹闹的课堂,不等于就是教学意识与手段的放开,更不能说是素质教育。课堂中的放要求活而不乱。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授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生情和学情,要根据新授知识的具体内容灵活操作,要做到收放自如,既要放活,又要有序。不切实际的乱放,只会导致不严肃的课堂,不严谨的教学,不认真的学习。

  六、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知识的时段,放的要适时

  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逐步获得和提高,教师不能再抓住学生不放,不能让学生进入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能让学生传承一些教师认为的经验或是规律,不能创造几十个或是几百几千个一模一样的学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能站能走的,不要抓住不放。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要规定他走哪条路,关键是适时的引导,正确了,他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教学手段的创造与革新,最终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课堂中放什么,如何放,各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放开的准则,作为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探索教学开放,意识开放的科学方法,高质量的推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来源:好教师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