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语境教学法

2019-09-26 14:44:45

孔凡成
  
  1.概念
  
  上下文教学法是运用上下文语境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师教学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
  
  上下文是语言内环境,指语言符号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口语交际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交际中的上下文;从其内容和语义层次看,包括语音环境、语义环境、语法环境、语段环境、语篇环境和语体风格环境等。上下文具有制约与解释等基本功能。
  
  2.依据
  
  上下文教学法是由汉语句法的语义规则决定的,而非外界强加的。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意合”,其基本规律就是徐通锵先生指出的汉语语义规则,即“已知的信息统率、驾驭未知的信息,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就是‘前管后’或‘上管下’,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走向”。这一规律决定了我们要正确理解词语、文句和篇章的内涵,就必须根据特定的上下文提供的语义场,钩前联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意图,领悟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3.操作策略
  
  ⑴明确运用范围。运用于各类能力的培养和各种类型的语文教学中。
  
  ①贯穿于各种能力的培养中
  
  在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中,都要用到上下文教学法。特别是在阅读能力培养中,在理解词句、语段和语篇的含义时,在词语读音的确定,语法结构的判断,朗读的推敲,病句的修改以及有意识记的训练中,都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基本训练思路。
  
  对的《沁园春·雪》中“风流人物”究竟是指谁的理解,教材注释指人民大众,学生却认为是指,哪一个更合理?
  
  结合上下文和创作背景可知,此词作于1936年,当时被确立为党和红军的领袖仅一年有余,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一场大雪之后,登高远眺,触景生情。上阕描写的雪景壮阔宏大,气势非凡,黄河、群山,尽收眼底;下阕雄视千古,睥睨群雄,把自己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相比,一种集圣贤与豪杰于一身,文治武功并举的宏伟抱负油然而生。由此,根据“风流人物”喻指那些建立丰功伟绩并对社会引起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人,而上文列举的又都是个体,可见这里的“风流人物”只能是而非群体的人民大众。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
  
  朱则光《藤野先生》
  
  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指出: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一位医学教授,自鲁迅先生离开日本弃医从文后就再未与他相见,可是二十多年后鲁迅先生却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投影显示倒数第二段,生齐读)问:一个普通的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但是却被学生颂扬为“伟大”。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接着,用以下三个问题引领:文章写了鲁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些事情?初识藤野先生,留给作者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从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情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在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教师引读:难怪,作者与他离别二十多年后还深沉地感叹:“但不知怎地……”(生读倒数第二段)
  
  在此基础上,又问:除了这些材料,还有很多材料似乎和藤野先生并无关联,这些材料和写藤野先生究竟有什么关系?通过研读,学生认识到:“在北京”,是作者在表露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严谨高尚的藤野先生一往情深;“往仙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度失望后侥幸的鲁迅;“初到仙台”,再一次让我们体验了“物以希为贵”的辛酸,此时鲁迅的心灵也冰到了零点——正是这时,藤野先生带着尊重和鲁迅的全部所需,走进了鲁迅的视野,事业,生活和生命。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引读: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这样的人,难道不“伟大”吗?那是永不坠地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正像作者写的那样:“但不知怎地……”(生读倒数第二段)
  
  这样组织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对藤野先生的评价——“伟大”一词展开,将倒数第二段置换于同一文本的不同的上下文之中,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感受到藤野先生“伟大”的温度、深度和厚度。
  
  ②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种类型中
  
  Ⅰ识字教学。识字教学可以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分散识字教学。如在初读课文时,认识生字;在精读课文时,理解生字词;在复读课文时,学写生字词。
  
  也可以利用字形的上下文、字义的上下文和字音的上下文进行分类集中识字、字族文识字和韵语识字;
  
  在写字教学中,可以将生字融于词语、短语、句子的训练中,采用组词、填空、选择、改错及造句等形式学写生字,而不是脱离上下文语境单一布置抄写生字。
  
  Ⅱ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强调要熟悉整篇课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具体学习课文,做到课文不熟不开讲;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联系文章的整体来体会词句的意思,努力把语段放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根据特定的语义场解词、释句、解段,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Ⅲ写作教学。写作教学首先要分清语体,根据语体的有关要求来决定和选择文体、话题及用语风格,然后再选择素材、结构方式及表现手段,最后还要注意语音的上下文、语词的上下文、语法的上下文、语段的上下文和篇章的上下文的前后制约作用,恰当选词择句,避免前后矛盾和不协调。
  
  Ⅳ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根据对“前言”的理解决定“后语”的表达走向,注意克服“抢话”、“插话”现象。
  
  ⑵确立上下文意识。
  
  上下文意识就是指自觉地利用上下文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或学的观念。教师要加强上下文理论学习,提高上下文理论素养;加强上下文教学实践,提高实践水平。
  
  教师不仅在备课时要有上下文意识,注意根据上下文理解课文;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时刻提醒学生,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言必有据,从课文本身找出依据。
  
  【例5】黄厚江《阿房宫赋》教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专题第一个板块的第二篇课文《阿房宫赋》。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文时,提了很多问题。但是大家提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解决,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一个一个地解决。因为很多问题,只要把注释用心地琢磨一下,把上下文结合起来想一想,就能够自己解决。在这里,我们一起研究几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比如课文第一小节,有同学问最后一句话“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课文没有加注,实际上大家用心想一想上文的意思,这是能够理解的。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为提这个问题的同学做一个回答?
  
  生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地方不同而气候不同,是强调宫很大。
  
  师:哦,是强调宫很大,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理解的?
  
  生2:我觉得这句话从下文来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应该是说秦始皇对一些妃嫔的偏爱或者冷漠……
  
  师:哦,两位同学的理解不一样。一位同学从实处来讲,是说阿房宫太大了,就像经历了四个季节。一位同学是从主观上讲,宫廷里头不同的宫女受到不同的境遇而感受不一样。都有道理,但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你看上文,“歌台暖响,舞殿冷袖”,这个“暖”和“冷”,主要是主观的,写感受的。——大家看,把两个同学的理解一结合,这个问题解决得多好啊!
  
  有很多同学问第三小节“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个句子怎么理解?我们把这个问题一分为二,有哪位同学能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怎么理解?这个句子有难度,有没有人愿意尝试?请这位同学——
  
  生3:“如果一天没有的话,就再把它抢过来。”
  
  师:哦,是“如果一天没有的话,就再把它抢过来。”(生笑)很好,这是一种说法。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主语,大家想一想,根据上文来看,这句的主语是谁呢?
  
  生全体:六国。
  
  师:对,是六国。这个“一旦”,你体会下来和我们今天说的“一旦”是同还是不同?倾向于“不同”的举手。不要讲理由,凭感觉。有觉得不同的吗?
  
  师:你(举手者)说说看。不同在什么地方?说得出来吗?(生摇头)哦,说不出来。我说过,不一定要说理由。从具体的背景看,从上文看,六国已经亡了。六国亡了,珍宝来了王子皇孙——公主们也都来了,应该说“一旦”和我们今天的用法比较接近——六国一旦不能再享有这些东西;“输来其间”呢?那位同学说“就再把它抢过来”,当我们认同主语是“六国”的时候还同意这种理解的同学请举手。“输来其间”是说宝物都被秦国运到阿房宫来了。
  
  黄老师一再强调“把上下文结合起来想一想,就能够自己解决”、“大家用心想一想上文的意思,这是能够理解的”、“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你看上文……”,“有哪位同学能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说说怎么理解?”、“根据上文来看,这句的主语是谁呢?”,“从具体的背景看,从上文看”等等,足见黄老师的上下文意识非常强。
  
  其次,帮助学生确立上下文意识。注意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运用演绎、归纳和比较等方法,将上下文知识和操作方法教给学生;注意提醒学生,要求言必有据,从课文本身找出依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联系上下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联系上下文、依托上下文分析文本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起对上下文的敏感。
  
  在学生对有关问题回答存在困难时,教师提供上下文线索也有助于学生形成上下文意识。
  
  【例6】黄厚江《季氏将伐颛臾》:
  
  师:文章的第三小节,有人指出这里表达上有一个疏漏。我来读一读,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
  
  (师读第三小节)
  
  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否则前后的逻辑就不一致。
  
  师:为什么呢?
  
  生:我是根据后文推测的。因为下文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否则前后的逻辑就不一致。
  
  师:很好,你这样理解课文,就很深入了。很多人指出这里应该把“寡”和“贫”的位置相互交换一下。因为“贫和“均”都是指财富,“寡”和“安”是指人口。一些做学问的人不仅从前后文关系进行分析,还找了许多资料加以证明。大家有兴趣,课后也可以搜集有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究。
  
  思考:有学生认为《卢沟桥的烽火》中“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宣扬了一种血腥、暴力行为,表现了一种仇日思想,不好。你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例7】严华银《荷花淀》片段
  
  生:我认为第十七段水生嫂的话是反语,表面上是赞水生“很积极”,实际上是埋怨责怪水生不顾家庭。
  
  生:既然这样,十九段的对话又怎么理解呢?
  
  师:争论得好。特别是注意到联系上下文语境,能够瞻前顾后,更可看出大家阅读的层次了。我们来看十九段,还请你继续说下去。
  
  生:这里水生嫂的话是很有分量的。“你去,我不拦你”是虚晃一枪,故作姿态,“家里怎么办”她这里想来要挟水生。
  
  师:曹操当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水生嫂怎么样呢?
  
  生:(齐)挟父子以令水生。
  
  师:真的如此吗?
  
  生:我认为完全不是。这句话恰恰表现了水生嫂懂事明理,识大体,顾大局。前一句话先表明自己的主要观点。后一句是摆出客观的困难,水生嫂这样问,是无可指责的。如果像刚才那样理解,我看水生嫂就有点像王熙凤了,与前面的分析就一点也不协调了。
  
  生:而且后面水生嫂的转变也就不真实了。
  
  师:我觉得这两位同学的分析,全面而且有力量。只是有一点,说水生嫂的问话是向水生摆出客观的困难,我仍有保留,既然是摆出困难,就仍是向水生发难啊,水生要是不能解决,走还就真困难了。水生嫂的真意是这样的吗?请认真阅读下文,好好体会。
  
  生:从二十一段可以看出,水生嫂原来是想借此赢得水生的安慰。
  
  师: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说的什么?
  
  生:理解万岁!
  
  师:这样,我们再来读第十七段,水生嫂当时的主要意图就显而易见了,说反语可能就站不住脚了。
  
  师:讨论到这里,我们可以给水生嫂的形象作一个概括,谁能说得最完整?
  
  生:我认为,水生嫂是一个美丽、勤劳、贤惠的农村妇女。
  
  师:关键一点丢了,哪一位补充一下?
  
  生:识事明理,思想比较进步。
  
  师:联系结尾看,作者强调水生嫂的这些品性有什么用意?
  
  生:为她后来的成长为战土作垫。
  
  师:很对。大家今天的研讨非常热烈,非常成功,总结一下,这里是否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
  
  生:要仔细地读,抓住每一个细节。
  
  师:不错,但还要看是什么样的语段。该细则细,该粗则粗。还有呢?
  
  生:要联系上下文,孤立地抓住某一点会把意思理解错了。
  
  师:说得太好了。今天就到这儿,还有一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分析策略
  
  自上而下的活动方式是从上下文出发,瞻前顾后,由大到小、以大观小、从整体到部分、从抽象到具体;自下而上的活动方式是从上下文出发,在理解有关语句的时候,将小的语句单位的理解放在大的语言单位中,结合大的语言单位来理解。
  
  运用该策略的目的,是要求做到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树立全局的、联系的和整体的教学观。如在阅读教学中,强调首先要熟悉整篇课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具体学习课文,进而指导学生学会根据特定的语义场解词、释句,避免脱离课文随意分析的倾向。
  
  ⑷认识文体语境对教学内容的限制作用
  
  如散文文体特征
  
  ⑸正确处理好上下文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只有那些符合汉语规律、与课文实际相切合的方法,才能算最好的方法。
  
  上下文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汉语语义规律,因而在阅读教学中,一般要优先使用它。只有在上下文教学法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将其它方法作为其必要的补充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确立以“上下文教学法为主,以其他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关系观。
  
  4.价值
  
  ⑴有助于确立文本回归意识,使语文教学回归到语文自身的学习和运用上来。
  
  在阅读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课文本身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和整体领悟,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课文的上下文展开活动,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本身的吸纳、积累、领悟和内化。
  
  在写作教学中,有助于确立多样语体回归意识,使作文教学能够根据多样的语体,训练学生多样语体中的各种文体表达能力,而非单一的散文体。
  
  【例8】利用上下文备课举例:《师说》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目标的相关要求,运用例文理论,根据文体特点确立重点教学内容,兼顾对课文的思路和难点词句的读解。在方法上,运用语境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读、悟、思来体验课文的内在价值,强调问题的设置要有内在张力和能够激活学生思考与阅读。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师说》,掌握“说”体的特点,并能在写作和鉴赏中运用。
  
  2.掌握“师”、“之”、“其”在文中的用法;了解“师、耻”的意动用法;“学者、所以、从而、小学”古今异义现象和“受”、“不”的通假情况。
  
  3.背诵课文。
  
  4.理解树立从师风尚的必要性。
  
  三、重点难点
  
  根据《师说》,掌握“说”体的特点,并能在写作和鉴赏中运用。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㈡引导释题,熟悉课文。
  
  1.“师”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声读课文,根据课文解释。
  
  ⑴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注释、查字典,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检查生字词认识情况,出示生字,由学生加拼音。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多音字读音要根据词语上下文确定的道理。
  
  ⑶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节,其他同学注意听,看有否读错的地方并纠正,教师酌情范读相关句段。
  
  ⑷提供“师”的六种解释,要求结合课文的上下文,选择出题目中“师”的义项。
  
  2.由学生回忆以“说”为题的古文并归纳文体“说”的特征。(议论性、情感性和针对性)
  
  ㈢提出问题,自读思考。
  
  本文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极富针对性,那么,作者究竟是针对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来写的呢?文章究竟是写给哪些人看的?请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㈣检查思考情况,弄清启示。
  
  回答作者在哪几节暗示了什么样的写作背景?写作对象是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对写作有什么启示?
  
  要求明确:第二、四两节暗示了写作背景、读者和目的。明确写作是为生活需要服务的,要有针对性,要有明确的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
  
  板书:
  
  写作背景师道不行有惑难解
  
  读者对象李蟠士大夫
  
  写作目的嘉行古道力倡从师
  
  ㈤拓展强化,进一步了解背景。
  
  引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曰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说明作者写作处境和效果,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为进一步体会本文的针对性特点,要求学生齐读第二、四两节。
  
  ㈥拓展迁移,掌握规律。
  
  回忆柳宗元《捕蛇者说》,谈谈说体针对性特征在文中的体现。
  
  学生回答,评价学习情况。
  
  ㈦教学小结。
  
  要点:本课时通过自主学习,运用上下文学习法、诵读法等,熟悉了《师说》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说体的针对性特征。
  
  ㈧布置课后作业。
  
  1.以“×××,你不能(可以)这样做(说)”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注意写作的针对性。
  
  2.将全文读5遍。
  
  第二课时
  
  ㈠齐读全文
  
  ㈡学习第一节,理清思路
  
  1.请同学提出在句子翻译方面的问题,尽量由学生自己相互解决。要求注意几个古今异义的词语,如“学者”、“所以”、“从而”;注意“师”的一词多义现象。
  
  2.理清结构。见板书:
  
  是什么?古之学者必有师提出本节论点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指出教师功能
  
  为什么?
  
  惑而不从师,终不解也分析从师必要
  
  怎么办?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说明从师标准
  
  ㈢学习第二段
  
  1.齐读,请同学提出在句子翻译方面的问题,尽量由学生自己相互解决。注意“其”的用法,注意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等句子。
  
  2.齐读,思考本节论点是什么?
  
  3.作者如何运用对比论证法来论证的?其态度分别如何?比较“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等句的语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节。
  
  5.总结:情感性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进一步领会“说”体的特点之二:抒情性。
  
  情感性的体现:对比手法;句式变化;虚词运用。
  
  6.指导背诵。根据板书背诵本节。
  
  ㈣课堂练笔
  
  针对现实中的不良现象,仿写第二节的对比论证法。如以“嗟乎,XXX之风不盛也久矣,欲人之XXX者难矣!”这样类似的语句开头,要求突出情感性和针对性。
  
  ㈤作业
  
  背诵1-2节。
  
  第三课时
  
  ㈠背诵1-2节,齐读3-4节。
  
  ㈡学习第三节
  
  1.齐读,思考本节论点到底是“圣人无常师”还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为什么?(提示:是前者。原因之一:结合上下文可知,其他各节都是写从师;其二,后者是对孔子从师一例的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对“如是而已”进行体验,结合文本理解这里的“是故”,意为“这原因(是)”。)
  
  2.本节思路是什么?
  
  ㈢学习第四节
  
  由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明确作者写作本节的用意。
  
  ㈣总结全文
  
  1.重点理清思路及节间关系。思考“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否是全文的论点?为什么?(提示:不是。结合上下文,理由有二:文章是针对现实而写;文章二、四节写现实,但不是为了以今衬古。全文的论点应该是“学者必有师”。)
  
  2.各节论证方法。
  
  3.概括全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破立结合对比有度
  
  整散结合气势充沛
  
  ㈤进一步领会“说”体的特点之三:议论性
  
  ㈥积累整理
  
  1.说说有关句中“之”、“其”的用法;“师”、“耻”的意动用法和“受”、“不”的通假情况。
  
  2.当堂指导背诵。
  
  ㈦作业
  
  试结合本文文体特点,写一篇关于《师说》的赏析文章。
  
  附:板书设计学者必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理论论证破立结合对比有度
  
  今之师道不传对比论证
  
  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作《师说》贻李蟠事实证明整散结合气势充沛
  
  ⑵有助于纠偏。
  
  上下文教学法有助于纠正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偏颇不当作法,促进非语文、泛语文等不良现象的顺利解决。这些不良现象主要有:
  
  ①抓住一点,逸出文本。②无视文本,逆向批判。③脱离文本,死抄硬背。④以个人经验代替细读。⑤不顾整体,任意选学。⑥无厘头戏说课文,消解文本价值。⑦弃置文本,设境虚假。⑧只见树叶,不见森林。⑨层层肢解,偏重内容读解。⑩
  
  造成非语文、泛语文的原因:
  
  一是一些老师没有确立上下文意识,遇到有关问题总是就事论事,结果脱离了上下文。比如,学生的回答或提问脱离了课文,教师就没有意识到要提醒学生联系课文本身来解决问题。
  
  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上下文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上下文教学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应优先采用,教师看不到这一点,很容易出差错。
  
  三是没有正确理解文本制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语文教学当然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探究”、“创新”,而是要根据文本,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的。
  
  如果把创造性阅读理解成不顾作品的基本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进行解读,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过度阐释”。
  
  四是不了解选文的多样形态,将选文类型单一化。选文至少有四类: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但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强化人文教育,突出动态生成,简单地将课文处理成样本或用件,一味地顺着自己的思路走,或顺着学生的思路走,顺着文中的某一点内容走,结果就游离了文本。其实,无论是对哪一类选文的学习,都不应游离文本的上下文——包括处理成样本或用件类的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