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 “四诊”

2019-11-26 19:25:59

  作者:张国学

  像中医大夫行医治病需要“四诊”一样,语文科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必须适时适势、恰到好处地施用“望”“闻”“问”“切”等“四诊”。

  一、勤望

  所谓“勤望”,即多角度有目的、有意识的勤于观望。课堂上,作为普通科任教师,不仅要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还要细心地观望每一个学生。不只看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跟上教学的进程,更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特别是标志领会知识程度的心理表情:是置若罔闻、迷惑不解,还是饶有兴致、幡然顿悟、会心微笑,教师必须望在眼里,映在心头,并继之施以适当的教法。课堂下,语文教师仍然要勤望。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交往是内心需求的反映”。要观察每个学生的举止行为,看他喜欢与什么样同学(或他人)交往,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思想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二、会闻

  所谓“会闻”,即多方面多层次地有意识地听取。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听每个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解答,以检查他们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驾驭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堂下,语文教师更要会听,不仅听学生们那些天真、质朴的直接表白,更要听他们同龄人之间的心灵交流。这是因为,出由某种原因,有些话语学生不会或不愿直接说给教师听,而同学这间却能免。如果通过间接地听取,从与个案学生要好或者不睦的学生的言谈或评价中,更能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倾向、心理状态以及爱好兴趣等等,进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目的。

  三、追问

  所谓“追问”,即广泛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有针对地追问。课堂上需追问,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不问难以了解学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但问,是很有讲究的,必须在了解学情基础上,对不同的知识体系施以不同的问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问以不同的问题。难易深浅,各有区别;灵颖愚顿,截然存异。唯其如此,才能调动不同档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下更要追问:问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状况,可以了解学生的理想、志趣、性格以及家庭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师、班级以及对某些事的看法或有何不同要求等等。不过,问,绝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法官审判般的,而应是和风细雨式的。一定要以慈母般的真情,朋友般的平等来缩短师生间距离,以增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感情上的融洽。学生只有在如坐春风中,才能够,也乐于向你掏出肺腑。

  四、善切

  所谓“善切”,即善于多方位切中肯綮地施教。不同于中医的“切”,中医切脉只是为了弄清楚病情病因,班主任的“切”,是在“望”、“闻”、“问”三诊已经确切诊断出“病因”的基础上,按病症开“处方”,因病情投“良药”,以大量耐心细致、复杂、艰辛的工作,来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系统化的教书育人的实践。讲解、传授要切中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求提纲挈领、触类旁通;提问,设疑要善于切中那些容易混淆、似是而非的问题,以分辨此知识与彼知识本质上的差异,澄清模糊认识。解决思想问题更要切中问题的根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心灵世界,学习、工作不好甚至出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教师必须找到存有这种思想的根源,然后切中其实质“按穴行针,治而愈之”。

  上述“四诊”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技能。如果说中医离开了“望”、“闻”、“问”、“切”就无法行医治病的话,那么,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只有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素质教育为宗旨,适时适势、灵活恰当地把这“四诊”施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称号,才能完成一个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