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青海和西藏维持生态盈余

2019-12-05 11:46:03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近日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共同发布最新一期关于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需求状况的研究报告《地球生命力报告·中国201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1970至2010年间,中国的陆生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了一半,而中国的生态足迹却在同时期上升超过一倍,中国已面临严峻生态挑战。
  本期报告以“发展、物种和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国内首次建立起基于地球生命力指数(LPI)计算方法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脊椎动物变化趋势指数,而LPI是运用于WWF全球《地球生命力报告》中的评估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
  留鸟数量上升,其他动物种群减少
  《报告》发现,1970~2010年间,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了49.71%。两栖爬行动物种群数量下降97.44%,留鸟种群数量上升42.76%,兽类动物种群数量下降50.12%。
  《报告》分析说,由于人类活动和发展导致的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碎片化是导致中国陆生脊椎动物种群大规模衰退的主要原因。对于两栖爬行类动物和兽类而言,过度猎杀、气候变化也是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其他动物种群数量下降,而留鸟种群数量却稳定甚至有所上升,原因包括保护区的避难所效应,保护区数量增长,法律和法规的保护成效,中国鸟类数量实际上在1970年以前已经显著下降。
  为什么两栖爬行类种群下降趋势如此显著,而留鸟种群数量却在同期显著上升?
  WWF中国执行项目总监李琳解释道:“两者不同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是具有不同生物和生态学特性的动物类群在同等环境压力下的不同的适应。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两栖爬行动物种群生存繁衍的压力要大于鸟类。虽然鸟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的栖息地同样面临退缩和破碎化的问题,但鸟类可以通过迁移实现个体交流。两栖动物面临猎杀压力更大。”
  李琳指出,鸟类数量的上升,并不意味着环境的大幅度改善。
  不同省市间的生态足迹有明显差异
  WWF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说道:“人类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地球造成了巨大压力。我们消耗的速度超过了地球的可再生能力,这意味着地球将更难维持人类在未来的需求。”
  《报告》继续运用生态足迹指标,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使用状况。报告发现:中国生态足迹总量占全球1/6,排名世界第一。
  2010 年,中国人平均需要 2.2 全球公顷生产性土地,来满足环境商品与服务需求。尽管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平均生态足迹 2.6 全球公顷,但却是 2010 年中国可用人均生态承载力 1.0 全球公顷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中国的生物生产性土地,无法供应其人口消耗的可再生能源与服务。这种生态超支的代价变得越来越明显,其表现的形式包括采伐森林、干旱、淡水不足、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等。
  全球足迹网络创始人和主席马西斯·瓦克纳吉尔说,生态足迹指标可以很好地帮助中国的决策者们在制定战略和政策时纳入更多的环境考量。
  不同省市间的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有明显差异。东部省份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高,中西部省份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低。2010年中国有6个省份(内蒙古、云南、海南、新疆、青海、西藏)生态盈余(生物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但在2012年,仅有西藏和青海两个省份维持生态盈余。内蒙古、云南、海南、新疆4个省份成为新的生态赤字省份。
  《报告》指出,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对中国生态足迹的快速上升带来重要影响。城镇化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驱动人均生态足迹的上升;城市的扩张会挤压森林、湿地、耕地、草地等的生态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超越环境容量和生物承载力的中国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是难以持续的。如何以有限的生物承载力支持快速增长的经济,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首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李琳指出,希望中国能够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脱钩的主题融入南南合作、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国际战略中,从而推动全球在一个地球生态资源界限内的可持续发展。
  她建议,中国应该在合理配置生态资本、引导城镇生态足迹理性发展、提高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严控能源消费总量、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全面开展生态补偿等方面,来推动绿色中国转型。
  首次引入“一个地球”视野下案例
  1960~2010年的50年里,中国以4倍的生态压力增长支撑了80余倍的发展增长,经济系统生态效率对减缓发展的生态压力增长、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经济生产的生态效率提高赶不上消费规模的扩大,中国仍处于生态足迹增长的通道中。
  “要实现发展与生态压力的脱钩,中国还需进一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与生态资产保育。”李琳表示。
  WWF提出的“一个地球”的理念为我们在地球限度内管理、使用和分享自然资源,确保人人享有食物、水和能源安全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这一理念提倡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转变消费模式、引导资金流向、公平的资源管理等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报告》首次引入了一系列“一个地球”视野下的可持续实践案例。其中选取的案例,来自于WWF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各地正在开展的实地保护项目。
  在中国西南地区大熊猫栖息地周边,WWF为村民建起几千座节柴灶,减少薪柴使用,避免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的退化,也保护村民免于不完全燃烧气体对身体的伤害;在上海,WWF帮助一家本土知名的乳制品企业通过企业水管理项目核算并降低企业的水足迹,控制生产成本,保护水资源和自然环境;在长江中游沿岸的江豚和麋鹿保护区周边,WWF帮助当地农民通过可持续的农业项目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在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和玉米种植高度相关的县域内,WWF探索高效和健康的玉米生产模式,减少玉米生产对湿地、淡水、土地、气候和生物的负面压力,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减少农业对湿地生态和水鸟栖息地的环境影响。
  “WWF相信,更好的解决方案确实存在。倘若我们共同携手寻找这些更好的解决方案,就可以扭转现在的局势,使中国的发展不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马可·兰博蒂尼说道。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