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应当充分展示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物理活动的真实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应该改变教材从概念到概念、从定理到推论、处处强调逻辑演绎的严格性的局面,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使他们有机会自己决定学习的目的、制定学习方案,独立收集资料,独立发现有效信息、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自己的物理活动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使他们领悟物理概念、定理等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物理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讨论中,领悟寻找真理和发现规律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教学案例
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按照人们对力的认识过程逐步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演示: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逐渐在桌子上停下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几分钟后,教师可提示:历史上有两种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因为小车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伽里略的观点正好跟他相反,认为小车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学生讨论出摩擦力是让小车停下来的原因后,教师可提问,摩擦力变小,小车是不是会走得更远一些呢?学生猜测后,教师实验验证。
3、教师提示学生:摩擦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假设能找到一个特别光滑的水平面,小车会怎么样呢?学生得出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的结论后,教师可举一些事实来说明,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发动机早已关闭,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可一直运动下去等等。
4、最后,学生讨论: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怎样运动?。
5、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上述教学模式,打破了教材演示完三个实验后,让学生再总结规律的教学顺序,而是从是什么让小车停下来的原因谈起,符合人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在模拟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来认识物理规律,不但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而且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伴有直觉、猜想、试验等思维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