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刘春文
余光中的《乡愁》,以其情感的真挚、比喻的独特成了“乡愁诗”的一张名片。今日上午观看了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邱慧老师执教的《乡愁》。这里笔者就从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师的课堂驾驭上,来简单地说一说。
一、多种朗读,一以贯之
“文章不厌百变读”,诗歌教学更是如此。邱慧老师引导学生通读诗歌,在不断朗读中将课堂推向纵深处。如开篇教师的配乐范读,接着学生的自由朗读、自己悟读、全班齐读等,环环相扣,缓缓推进。屏幕出示文字的方式既有全诗的呈现,也有重点小节的出示,更把几个意象用红色醒目地标注,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多种形式的朗读使课堂逐渐升温,最后达到沸点。
二、巧用比较,领悟诗境
读出诗的节奏,但如何品读诗的意境呢?教师步步追问,渐入诗的意境。“诗人笔下乡愁化为了什么呢?”邱慧老师这么一问,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教师继续追问,引出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几个修饰语。那么此时如何再深入呢?屏幕出示两个并列小节的对比:“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教师让学生反复对比朗读,尤其是引领学生将“小小的“三个字的语调放慢拉长,读出诗句中包含的绵长的愁绪。在齐读之后,教师追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传递出的愁绪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在讨论之后回答,前两者是能联系上,后两者不能联系上,被隔开了。此时教师板书“距离”两字,课堂推进到了第三个环节。
三、借助“自述”,深度解读
明晰了意象和诗境,课堂如何继续推进呢?邱慧老师借助余光中对《乡愁》的自述,设置了读写结合和朗读品味的环节。首先是板书上呈现的“乡愁是一种距离”,出示了自己撰写的第一个想象型环节“端详邮票”。接着让学生任选其他三个意象仿写,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让其朗读相关的小节。此环节推动比较成功。但邱老师趁势再推一把,屏幕出示余光中的“乡愁既有横的时间感,也有纵的地域感……”,接着再出示余光中的“如乡愁只有距离感,没有沧桑感是单薄的”,引导学生“从哪里读出了沧桑”?课堂由找意象到品诗境,从个人的生离死别上升到了回归祖国的渴盼。此时,学生已经触摸到了诗人跳动的情感的脉搏,即“诗脉”。
四、链接资料,拓展厚度
“乡愁”难道仅仅只是余光中一人的乡愁吗?这是当时一代无根诗人共同的愁绪。屏幕出示诗歌背景:“1949年,近一百万人因内战挑起,丢到了一个从未去过的海岛——台湾……”无根诗人的内心世界如何呢?课堂链接了龙应台的《我的中国梦》、于右任的《望大陆》,还有姜思章的渴望回归祖国而四处奔走的画面,最后用余光中自己的话:“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诗人’;在台湾,被称为‘大陆诗人’。”此时,学生再次朗读,深度感受诗人笔下的“乡愁”的味道。教师完善板书,在“距离”与“沧桑”之间补上了“无根诗人的思乡梦”。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将课堂推向了最高潮。
乡愁是抽象的,诗歌是有意境的,诗人的情感是有背景的。如何读诗?如何读出诗味?如何去触摸诗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这就是课堂需要探索的内容和艺术。邱慧老师以朗读为经,以情感为纬,借助资料链接,串起经纬两线。在意象解读、诗境体悟中,丈量出“乡愁”的距离,体悟一代诗人的历史沧桑感。既有点的切入,又有面的铺开,更有线的纵深度的课堂当然也就有了深度与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