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个关键流程

2019-12-08 18:11:56

  摘要:联系教学实践,遴选高中历史课堂的几个关键流程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导入;互动交流;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革新理念,注意在教学中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从他们的实际认知出发,参照教学内容特点设定符合学生发展和认知的教学方案和流程。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几个流程进行探索。

  一、吃透教材知识,明确教学目的

  有目标才有方向,教学目标就是课堂的灯塔,能有效指引同学们在知识中遨游。所以我们在教学前一定要吃透教材,然后根据教学大纲设定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要参照学生的认知层次,不能只是死板地照搬以前的经验和大纲,而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例如,我们在引导学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笔者就根据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结合身边实际来确定三维目标:①知识目标:让学生结合周边生活和影视题材变迁,讨论和学习,最终得出衣、食、住、习俗阶段性变化特征及其变迁原因;②能力目标:了解、讨论并掌握我国近代重要风俗习惯的进步,明白风俗变迁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③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近现代风俗变迁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自由的新生活。如此引导教学,才能让学生心中有数,避免了盲目学习,保障了学习的时效性,走好高效课堂最坚实的一步。

  二、巧设问题牵引,启发学生探究

  问题是牵引学生探究学习的不二法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情况,将教学内容的关键节点通过问题的形式来牵引学生思考,让同学们通过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迁移技能。例如,笔者在引导大家学习“中国特色建设的道路”这一课时,先用新闻视频和材料的形式将该段历史的信息展现给学生,让同学们对该时期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适时地提出了几个相关问题:①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什么地方?②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意义?③改革开放与清朝末年列强通过条约让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有怎样的本质区别?等等。这些问题选在学生容易疑惑或者难以承接的认知节点,这样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三、实践双边互动,鼓励发散思维

  教材是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桥梁,教材内容将师生的教和学联系起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就是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师生共同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知识建构。师生的有效互动,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利于知识的构建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有效的互动也是师生互相转换角色,贯彻新课改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历史教学需要讲述的内容很多,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也很多,所以师生的有效互动,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互动的内容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在什么时候讨论什么问题,讨论怎样的问题,老师都要在教学准备时,做充分的预测,然后才会有完美的生成。良好的互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讨论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重视文本阅读,提高应考能力

  近几年历史高考中,有很多关于文本阅读的题目,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文本阅读能力,那么高效率的学习就难以保证。历史的很多观点和史料都在教材的文本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阅读文本,善于在文本中发现和总结历史观点,善于在史料阅读中,构建历史知识。阅读中能抓住重点内容和关键句段,建构知识的图式。

  比如我们在学习“辛亥革命”时,为了帮学生巩固知识,提升阅读和分析能力,就分别给出一段“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的材料,让大家通过阅读对比这两个清末的革命有怎样的不同点。大家通过回顾和讨论,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是农民阶级;革命性质不同: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太平天国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革命纲领不同:前者是,后者是《天朝田亩制度》。这样在学习过程中让大家养成阅读和分析的好习惯,为知识迁移能力奠定基础。

  新课改以来,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探索出许多高效课堂的方式和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双边互动和探索最终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过程。所以笔者通过本文进行诠选和优化讨论课,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董健。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