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语文报·高一版》776期)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一章节,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我们如果有目的地读一读,并进行思考,就会有很多的收获。
我们先看这一节在历史中是如何记载的。陈寿在蜀汉任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在撰写《三国志》之前,魏、吴两国早已有史,蜀汉虽未置史官,没有留下过多官方记载,好在陈寿是蜀人,非常关心蜀国的史事。他少年曾从师于史学家谯周,具备了修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样《三国志》就带有了一定的色彩。
有些人对刘备、关羽、张飞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桃园结义争论不休。持反对意见的大都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中未明确记载桃园结义这一史实。“桃园结义”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演义出来的。
历史中并没有一言半词的记载,但在《三国演义》中演义成为著名的情节,并成为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一种情结,不能不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创造贡献。
这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智慧启迪呢?
这是《三国演义》小说主题的核心,也是故事的开端。那么小说的基调就在这里确定的。
“桃园结义”的核心就是“义”。但这里的“义”,很明显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生的。这个历史环境就是汉室的衰微,灵帝时宦官曹节等十常侍弄权,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所以这个“义”首先就是对国家大义的忠义,是为了兴复汉室之大义而引发的个人大义。把个人的感情升华为一种国家民族的大义。
一个人要做一番大事,首先应该具备高尚的民族大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并有恒久之心。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这“义”就是每个人努力奋斗的方向,也是产生不竭动力的源泉。
每个人的价值不存在大小的区别,每个人的价值都会有所实现。小人物要提升为历史的大人物,就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建立在民族大义的基础上。一个人的贡献大小,就看你把自己置于什么样的位置。
刘备、张飞、关羽的出身可以说都是社会最基层的小人物,但都具备有民族大义的远大追求。有实力,能持久,机遇就会自然而然的到来,苍天不会让一个贤能之才空到世界上走那么一遭的。
这从另一方面会给我们哪些警戒呢?我们很多人把自己的境界定位在哥们儿义气上,把自己的行为定位在享受娱乐上,就会适得其反,走向自我毁灭。才能是一把利器,就看你运用在什么地方。
作者罗贯中简直就是一位奇才。他能创作出《三国演义》,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他把历史上本来没有的事情,创造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情结。虽然在现实中的那些个人,甚至是豪杰壮士,不乏有的是为了自己个人的生活安逸和享受利益去努力奋斗,但在教化人们的文学作品中就必须确定正确的人生主题。他的《三国演义》确定的基本倾向是“尊刘抑曹”,那么他的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时候就必须大动手脚,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加工。
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为了主题服务的。最重要的是能满足人们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小说才是最具有影响力的。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这是一条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更是最具有效果的原则。能明白这些思想很重要,其实对人物和事件进行文字的描写倒是相对简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