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的理解方略与答题技巧

2019-11-13 06:32:39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有一种越来越强化文学性的趋势,因此,在现代文阅读复习时,就有必要强化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的复习。文学作品的语句常常带有含蓄性、多义性和情感化的特点,常常有夸张、修饰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就必须注意语句的多义性,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原文说什么就是什么,而需要阅读着能联想生发开去。比如《报秋》第一段“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从字面看交代了时令的变化,但文中还透露出时间流逝之快的惋惜。在这简单平实的交代中包含着作者无限感慨。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语段时,一定要从文学作品的体式特征入手去理解分析鉴赏。
  散文形散神不散,这“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事物发展的片断或一些场面或景物组成。由此鉴赏散文时准确把握散文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要辨明是以什么为线索,是时间、空间、思想感情、某种具有特殊含义的物、某个人某个动作细节还是一句格言或一句诗等。尽管近几年没有直接考查文章思路的整理,却有不少题目,只要理清了文章线索解答就迎刃而解,间接的考查了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
2000年高考现代文语段《长城》第21题(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这道题实际上涉及到对全文的层次脉络的整理划分问题,因此阅读答题之前须得先对文章的层次脉络有个整体把握。而划分层次的外在依据就是文章的语篇指示语,因为它明确告诉了这篇文章的层次脉络,像《长城》里的语篇指示语有:
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现在你敞开胸襟了。
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把握住这几句话后就可发现选取长城作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赋予长城以象征意义,来反思历史,评说现实,展望未来。文章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中间是对现实的评说,结尾是对未来的召唤。把握住了这些外部依据的句子,理清了文章演进顺序,就可以根据作者回顾反思历史这部分的语篇指示语加以择要整合,即可以归纳出,那就是:作者认为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是民族封闭的象征,是文化愚钝的标志。
但是有不少语段往往是没有这种明确的语篇指示语,所以在阅读时更多的得依据文章内在的依据,那就是文章的内容或表述手段在文章中所占的分量、所处的地位。像《世间最美的坟墓》就直接考查了对该文第一语段层次脉络的分析。其实这一语段的脉络很清晰,关键是要找到它组织段落的依据。通观全文我们知道,这一段的第一句不仅仅管着这一段,而且管着全文,是对全文的总说,全文的中心句,这就和其它内容构成了主从关系。这段下面的七个句子,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第二三两句介绍坟墓的形态、环境,下面五个句子,倒回去追述这树的来历,交代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从这两层的组织依据来看,是按事物的顺时发展来叙述的,只不过在叙述的时候,先说果后说因,先后倒置而已。
  高考现代文语段有时直接考查考生对文章层次脉络的把握,有时不直接从这方面去设题,但是无论解答什么问题之前,有了对文章这一“竹”的内在依据的了解,解答也就势如破竹了。
从整体上把握住散文的整体脉络之后,还需根据散文的特征从微观上去下手答题。散文在情物关系的处理上一般有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三种方式,因此在阅读时要注重细细品味语言并由此去体会作者营造的意境。
  (一)由言及境的开掘
  这个“言”也就是命题者选中的句子,要理解这个句子,当然离不开句子本身,而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有着多义性、含蓄性、情感化的特点,这就需要由句子本身这个“点”连及语境这个“面”,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挖掘领会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
   如《长城》第23题,问:最后一段文字“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的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啊,长城!”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孤立地看,可以理解为长城很伟大,还可以由此引申出对其建造者勤劳、智慧、伟大的赞颂,但放进文章里就必须看到,这一段是对上文“哦,长城!······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这一叩问的委婉含蓄的回答。再联系前文对民族封闭传统的沉重反思,就应该看出作者对面临新冲荡的中华民族的忧思与期望。可见作者的感情是那样的丰富复杂,他思及历史又念及未来。面对这些繁杂的内容,就要善于抓住作者这一深沉的思想感情中的精髓,解答自然化繁为简了。所以这段的意思应是:中华民族,你曾创造过伟大的奇迹,相信(或期望)你能承受冲荡,再创辉煌。
  (二)由事及义的联想
  这个“事”就是与语句理解相关的种种事实,要理解文义就需要这样的事实。而文章本身又常常没有提供这样的事实,所以,要么在文章之外提供若干参考的材料,要么就要读者自己去查书、去问人,或在自己的知识积累中去提取有关的背景材料。从命题情况看,也有这样两种情形,一是命题者在文章之外另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或注解;一是命题者不给你参考材料,不加注解,而这一般是命题者以为考生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就不再给出,要求我们自己去理解,这实际上是利用文外信息,去达到理解语句的目的。因此,不管哪一种都需要我们去联想储备的背景知识,去关注提供给你的有关之“事”,从而读解出文句的丰富信息。
像《世间最美的坟墓》里有一个题: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而文中特别注明了托尔斯泰的生卒年代。给了这样一个注解,其实就是提供一种背景,让你去理解所谓特殊的日子的特殊含义是什么。因此根据这个注解就应答为:这是托尔斯泰一百周年诞辰。
  又如2000年高考题《长城》第24题d项:“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这句话形象写出了作者对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每每遭受失败的痛惜和反思。这其实考查的就是对“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一句在文中含义的把握,要从形象的表述中概括出理性的意思。“幽魂”“归来”孤立的从字面上看,解为远嫁的公主思乡情切能说得通,解为和亲政策的失败也不无道理,但如联想到和亲以缓解的背景知识,再结合以上下语句,长城封不住入侵者的铁蹄,战火依旧烧到了腹地,那么这一句当解为“封闭也不能使的激化得以缓解”较为确切。在这里,以“幽魂归来”表示的激化,文思才连贯顺畅。
因此,在解题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文章提供给你的注解,另一方面又要善于联系已有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以虚化实的理解文意,进而解出文题。从近两年的高考题看,相关知识的联想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这在2000年的春季高考题中尤为典型,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三)由景及情的揣摩
  我们知道散文在情物关系的处理上,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高考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像《世间最美的坟墓》中有一题:“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的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b. 象征伟人将与大自然一样永世长存,更显示了他人格的崇高。
c. 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d.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
这道题实际上就是要考生通过对景的感受去体会作者蕴于其中的情。联想所学课文可知,一般景物描写在散文中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表达感情等等,顺着这一思路思考,再结合以文章描写重点的把握,就可发现这一景物描写是用声音来反衬墓地的宁静,用墓地的自然景观来突出墓地朴素的底蕴,由此自然推断得出b项中说这一景物描写有象征作用是一个错误的理解,这一方法可谓之联想推断。
  (四)由情及旨地体味
  一篇散文它的情感始终贯穿全文,作者常常在字里行间流溢出他的或喜、或忧、或悲、或思的情感,通过这情感倾向的宣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在答题过程中通过对散文情感的体味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就不容人忽视,在高考中这种题目也屡有出现。因此,需得学会在阅读过程中由体味作者的情感进而准确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
像1998年高考题《报秋》第一段“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问:“作者为什么怅然”。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这是紧接着“吃惊”产生的更深一层的情感。这在第一段中找不到现成语句来回答,这也是一般散文见景生情的关键所在。通观全文,作者直接抒发“怅然”之情的句子,是“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不安和焦虑”便是“怅然”引起的,由此就认识到作者为什么怅然了,是因为时光飞逝自己却一事无成,是对人生该有所为的期望,而这也恰恰是该文的主旨所在。把这些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加以归拢整合,即可分析出作者怅然的原因为:“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同样的在《创造宣言》中也有类似的题目,题目要求回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结合全文可见,作者热情讴歌了创造之后有个明确的结论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于题目要求中有字数的限制,对此句归拢整合后得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五)由法及文的分析
  从历年高考散文阅读看,对作品方法技巧在文中运用的考查从没放松过,这实际上是考查文章表达手法、表达技巧分析鉴赏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对文章方法技巧的分析去体味文章的意境,领会文章的主旨。这种题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从表达手法、表达技巧所在句的内含的理解角度入手考查。对这种题型只要把握住这些手段的基本效果,从字面意思的理解入手,联系上下语句和全文的情感主调,自然能较容易的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
《报秋》题28、29都是考查这方面内容,如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文中的6个“便”和5个“领取”,运用的是反复修辞手法。第(1)题“便”字连用,且不点标点,从形式上就造成一种动态的紧迫感;从内容上看,它连接了一连串的节气,当然,这紧迫感是来自时间的飞逝;从读后的效果看,就好像一个个节气从读者面前一一掠过,由不得人不心焦。解答此题的着眼点,应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因此“将一个个节气紧凑的衔接”和“强调时光飞逝”这两点缺一不可。第(2)题,也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从形式上看,5个“领取”连用,读起来便造成一种气势;从内容上看,“领取”所支配的对象是一步步扩大,由“领取自己那一份”,到“领取秋”、“领取冬”,到“领取四季”,到“领取生活”,表明了作者那种坦然的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答案中“铺开扩大”和“强化主题”显然就必不可少。
再如《创造宣言》题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是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该句在文中是一个重要句子,作者连用了好几个比喻,十分形象的说明了教育方法(创造技术)的重要。答题的关键是弄清比喻的是什么;弄清了比喻的内容,也就理解了句子的含义,根据上文可知,作者把教育者教育学生比作集体塑像,就可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教育者成才。”
综看这两种题型,可发现它们都是以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一个具体的道理,因此答题时要抓住这一形象语言的表面再深入下去化形象为具体。
总之,为了使学生在答题时不至于因为无章可循而手足无措,在现代文阅读复习时,不能放松对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的复习,对学生引之以路,导之以法,才能使学生在答题时尽快找到感觉,看准路子,准确表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