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错误”在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2019-11-06 16:34:05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有道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所犯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获得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错误不过是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它只能反映学生在科学学习的某个阶段的水平,而不能代表其最终的实际水平。

  此外,正是由于这些假设的不断提出与修正,才使学生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因此,揭示错误是为了尽量减少错误,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的这一尝试修正的过程,是与学生独立解题的过程相吻合的。因而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正确的结论,而且领略了探索、尝试的过程,这对学生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有益的影响。这一过程也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自我解剖,自我修正,自我反思。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粗略地谈谈“错误”在教学中几点用处。

  一、 以错误设置悬念,妙引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莫过于对新学材料的兴趣和热爱。”善于导入,导入的新颖活泼,是所有优秀教师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对于生动有趣的导言,能在瞬间把学生从离散的自由思维状态引到恰当的教学气氛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错误引课,就是有意让学生出现与本节课相关的典型错误,而后让学生产生疑虑,为引入课题打下伏笔。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也大有裨益,而且可以预防学生重蹈覆辙。

  二、以错误妙设问题,适时质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能产生认知需求,才能产生积极的的思维,以错误设疑,既使学生在深刻审视错误中幡然醒悟,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解惑释疑中自觉地辨明正误,促其反思,这样,学生在教师以错施错的设疑——质疑—— 释疑的过程中,消除了疑惑,也加深和巩固了知识,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设陷阱,尝试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布设“陷阱”,借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以错误陷阱这种尝误训练,可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并引导学生自我诊治,深刻辨析,从“陷阱”中挣扎出来,走出误区,吃一堑长一智,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力的锤练与提高。

  四、妙以错误,设置惊诧情境,促其反思

  惊诧产生于意外,意外之事一旦发生就更加引人注目,促人思索。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编选一些用常规方法解题会致错的题目,解后告诉学生这个解法是错误的,使学生产生“竟有此事”之惑,从而促其积极反思,为诊治学生掌握概念、定理、法则、数学思想方法中的纰漏敲响警钟,以奇制胜,不仅破除了思维定势的干扰,而且有力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五、以错误创设愉快情境,寓错于乐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失时机地通过多途径创设寓错于乐的愉悦情境,使学生在娱乐中尝试错误,体会尝试错误的愉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例如可以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有目的地编选一定数量的错例,借鉴一些电视节目中的一些活动形式。演示,实验题,教师可边操作边进行“快速抢答”,“找错”,“改错”等活动。也可以根据青少年好胜心强,喜欢怀疑争辨,敢于发表意见等特点,组织并指导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或有争议的解答,证明进行鉴别,开展讨论,对隐蔽的错误进行辩驳;也可以抓住典型的错题伪解(证)或数学诡辩题,在黑板报、墙报上开辟问题征解园地。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辩别正误,引起注意,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同时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了解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六、以错误断课,留反思余地

  一堂好课还应有一个好的结论。以错结尾,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以错结尾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混淆易错知识点;或以错蕴含下次课的主题,为后续课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使学生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为何出错,如何纠错等),且听下回分析”的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这样断课,比正面强化更能引起学生的深思,并能使学生在知错,改错,防错中引以为戒,从错误的实质的导因上消除隐患,进而有效减少出错率。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错误”,并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正确的诱导,不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消除学生对待错误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合理地利用“错误”教学,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