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提问不仅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更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思维。但如提问不当也会产生负效应。我认为提问要注意“六要六忌”。
一、“六要”
1. 提问要有启发性和灵活性。课堂中所设置的问题,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通过提问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尽量避免“什么是××”,“××定律内容是什么”式的枯燥无味的提问,这样的提问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如果设置的问题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会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原话“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读一遍,这样的提问就没多大意思了。如果设置为下面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效果就好多了:(1)要使物体运动一定得有力作用吗?(2)我们如何才能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或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3)我们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呢?(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你认为这两句话哪句是正确的呢?通过以上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2. 提问要有实践性和趣味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抓住这一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时要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自然现象中寻找素材,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3. 提问要有重点性和针对性。通过提问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一节课时间有限,不可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展开详细的讨论。因此,提问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学生认识模糊,易疏漏、易混淆的地方,有针对性地提问。如在学习电场强度时,我提出这个问题:由公式E=F/q可知,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成反比,与电荷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这句话对吗?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对电场强度的意义更加明确了。
4. 提问后要有评议。学生回答问题后,特别是有不同意见时,老师一定要有评议。
首先要明确说明正确的答案;其次,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指出错误所在,帮助学生纠正;第三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解决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对个别学生特别是差生回答不上来时,要设计台阶,并进行启发,尽可能帮助他们得出答案。
5. 提问后要留适当的思考时间。
提出问题后,要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考虑,不能一提出来,就马上提问。所留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要顾全大局,做到“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6. 提问要注意因人而异。提问要有全面性,提出的问题要使优差生都参与到教学中。
如果问题太难,差生常常坐冷板凳,或“出丑”,反而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提问要因人而异,设问难度有梯度,并把不同难度的问题留给不同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就可以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至于“掉队”。
二、“六忌”
1. 忌先指明后提问。课堂提问是供全体学生思考的,因此,一定要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如先指名后提问,其他学生就不当回事,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
2. 忌偏爱式。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如经常提问个别学生,会使其他学生有被受冷落的感觉,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造成对立情绪,从而影响他的学习。
3. 忌挖苦式。对于差生或答错的学生要耐心地指出其错误所在,帮助他纠正错误,掌握知识,并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好这门课。决不能冷嘲热讽,这样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疏远师生关系,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及坏的影响。
4. 忌排位式。教学中有的老师常常按座位顺序依次提问,这样在每次提问前,学生就知道该谁回答这个问题。于是,被问者积极准备,而其他同学可能会事不关己,不理不睬。
5. 忌喧哗式。课堂提问中集体回答也是常用的一种形式,但是对于较难的或叙述过程较长的问题,则不适于用此形式。不然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会使课堂秩序哄乱,同时也影响其他学生的思路,对教学不利。
6. 忌不理不睬式。学生回答完毕后,老师要有鼓励性的评价,且具体分析其回答的内容。切不可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不加任何评价,特别是学生所答内容有创意或出现代表性问题时,更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分析并进行鼓励。
课堂提问恰到好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今后,还要不断探索,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