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请调考试卷的命题人、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教研员(部分教研员将参与中考命题)对各科试卷进行分析,并对考生提出复习建议。今天先刊发语文、数学、思品、历史与社会的试卷分析,科学、英语的试卷分析明日刊登。
语文:网友讨论入题注重知识积累
□解读:武汉市教科院语文科专家 整理:本报记者郭会桥
此次4月调考试卷对考生有3点启示:
学会“品味”语言
与往年不同,此次试卷选材课内外兼顾。词语填空、语段逻辑关系、古诗文填空都源于课本,阅读、写作素材来自于课外,覆盖面广。
这一特点提醒考生:平时要学会“品味”语言,在细节品读和咀嚼中学会“用”语言。考生平时除了读懂文章外,更要借此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阅读分值大 注重知识积累
学好语文,静心阅读比大量做题,效果要好得多,此次调考就透出这种导向。试卷中“纯阅读”题有40分,50分的作文也是材料提示题。学生对材料提示的理解,直接会影响作文的质量。
其次,更注重考学生读“懂”材料。比如,文言文阅读材料短小,词句的难度不大,但学生读文要细致。现代文阅读一篇重实用性,一篇注重文学性。虽难易不同,但均要求考生读“懂”材料。
第三,更注重“读后思考”。现代文阅读一的第13题,既要读“懂”,还要有所思考和判断。
天涯社区网友讨论入题
第6题选用“天涯社区”4名网友的留言贴子,以“武汉的发展”的大讨论为载体,通过这一热点话题引发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此题考查学生处理材料、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数学:强调基础知识难题也能得分
□解读:武汉市教科院数学科专家 整理:本报记者郭会桥
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组成。答题时,每题均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作答方有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全卷满分120分,有三大题共25个小题,第一题选择题共12小题,第二题为填空题共4小题,第三题为解答题,共9小题。每一大题基本上都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
动笔容易 基础性强
很多题目源于教材,不回避教材中的原题。基础知识覆盖了数与代数、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统计、概率等内容,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较灵活。
“购物抽奖概率”入题
试题注重对几何图形变换和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在图形的运动变化、动静结合中,能把图形“变与不变”的关系进行运用,考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注重对数学应用的考查。试题涉及“小区用水量”、“绿化面积增长率”、“商场购物中奖概率”等,考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要求:考生平时要留心身边的生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答身边的数学问题。
知识点交汇处命题
试题的第15、23、24、25题等,就是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代数与几何的综合,体现学科内自身的基本联系与综合。这要求:考生知识点要成“网络”,构建知识体系,并善于从试题中提取相关信息,再结合知识点灵活作答。
难题辅题多
此次调考一大特点是:少数题有一定难度,但辅题多,都有几问,难度逐步提高。这样,尖子生、中等生都能动笔。因此,中等生不要“惧难”,能做一道,就解答一道题,不要轻言放弃。
思品:时代特点浓郁热点悉数入题
□解读:武汉市教科院思品科专家 整理:本报记者王华芬
本卷部分是开卷,总体难易适当。与中考样题相比,4月调考的试题题型、题量、主客观题的比例等均保持稳定,体现了中考命题稳定为主的原则。但试题贴近生活,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
与时事联系紧密
试题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让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如扩大内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北京奥运、神七飞天、流浪未成年人社会助养、个人所得税调整等热点悉数入题,体现出试题的导向功能。
另外,33题“关注家乡建设”,把镜头对准家乡武汉,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紧扣时代脉搏,又有地方特色;34题“解读‘两会’报告”,“话说民生”、“关注环保”等也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判断“让座日”意义
命题的最大特点是贴近生活,有教育意义。比如,单选题中有一题以武汉市文明委三月份提出的“四倡五治”为背景,要求学生判断“让座日”、“排队日”的意义;试卷中还出现了“啃老族”——对那些主动放弃就业,依赖长辈生活的“啃老族”,考查学生是否有正确的价值判断。
问答题第33题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建立人才特区,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为题材,要求学生谈重视人才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等;第34题考查面更广泛,与现实的结合更紧密。今年的“两会”、金融危机、环保节能减排等都成为考查知识点的载体,其中,最后一问开放性更强,要求学生围绕去年中国取得各方面成就的原因,自己设置一个研究性课题并加以探讨。
结合热点考基础知识
从调考卷来看,思品部分的现实性将更强,结合时事热点,考查基础知识。下一阶段要注重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按考试说明对初三知识点进行梳理。围绕时事热点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要查漏补缺,加强审题训练,要求读懂题目,全面把握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重视主干知识 考查本地历史
□解读:武汉市教科院历史科 整理:本报记者 王华芬
本卷历史部分是开卷,难度比较平和,学生都能动笔。今年,“历史与社会”首次取代“历史”进入中考,所以,试题中融入了一定“社会”的成分。
按文明史考主干知识
按要求,4月调考主要涉及的是工业文明时期的内容。对于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涉及了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应对挑战的选择。既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注意综合课程的特色。
试题紧扣教材
部分试题直接取自教材(第16题),部分试题选取教材资源(第19、26题),部分试题整合相关内容(第31、32题)。因此,考生对教材要明白大义,用好资源,并合理延伸。
“本地化”试题关注武汉历史
调考出现“本地化试题”,选择题第20题考查对武汉市地理位置的描述,第21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大型钢铁厂——汉阳铁厂的了解。
时代性特征明显。第32题是压轴题,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结合上世纪30年代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学生据这些历史知识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从试卷中不难看出,对于金融危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方地区干旱等近年来的社会热点,考生都要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