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四)

2019-11-28 09:51:09

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二册)
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通假字
《谏太宗十思疏》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滕王阁序》
2.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治。
3,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散。
4.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师说》
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六国论》
7,暴霜露,斩荆棘 暴,通“曝”,冒着。
8,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9,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游褒禅山记》
10,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石钟山记》
1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
12.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13,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
14.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通“拷”,敲打。
《项脊轩志》
15.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你的。
《五人墓碑记》
16.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财,钱财。
17,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18,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通“搢”,插。
《登泰山记》
19.须臾成五采 采,通“彩”,彩色。
20.石……多平方,少圜 圜,通“圆”,圆形的。
古今异义
《谏太宗十思疏》
1.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路人;今:走路。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树木的根部;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3.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放纵自己的情思;今:尽情。
《滕王阁序》
4.千里逢迎
古:迎接;今: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5.俨骖騑于上路
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上轨道。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困厄,处境艰难;今:没有钱,穷困。
《师说》
7.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8.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他)并且……;今:表因果的连词。
9.无贵无贱
古:无论;今:没有。
10。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人。
1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尚;今:道路,道德。
12.小学而大遗
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13.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阿房宫赋》
1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1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16.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17.齐楚之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1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六国论》
19.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20.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终究,到……结局;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21.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谋和力量;今: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22.后秦击赵者再
古: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23.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先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游褒禅山记》
24.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十分之一;今:数词。
2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不平常,不一般;今:很,十分。
2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到;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27.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
今:合用为连词。
《伶官传序》
28.岂非人事哉
古:人力所及之事;今:指有关人员录用管理等事宜。
29.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属官,下属;今:做某种事。
《石钟山记》
30.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31.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32.与向之噌咳者相应 .
古:先前;今:方向,相对。
《项脊轩志》
33.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一丈见方;今:寺院主持。
34.墙往往而是
古:处处;今:时常,经常。
《五人墓碑记》
3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古:行,品行;为,成为。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
的活动。
36.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党羽;今:个人,非公家的。
37.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痛恨;今:极端伤心。
38.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头颅,脑袋;今:指领导者。
39.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古:脸色;今:颜料或染料等。
《登泰山记》
40.石苍黑色,多平方
古:平滑方正;今:称一个数自乘。
常见实词归类
《谏太宗十思疏》
l.信  
①信者效其忠 (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④忌不自信 (相信)
2.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请求)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追求,要求)
3.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 (惩治)
《滕王阁序》
4.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没,干)
③则智者尽其谋 (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 (完,尽头)

5.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于,是)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在)

6.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则)
《师说》
7.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8.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必退 (军队)

9.从 
①从惑而不从师(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
《阿房宫赋》

10.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11.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欢)
12.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着,助词)

13.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家族)
《六国论》
14.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④谪戌之众,司》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没有)
 
15.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
②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③诚不得已(能够,可以)
④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读dei,必须,应当)

16.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形势)
②其势弱于秦 (势力,力量)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形状)
《游褒禅山记》
17.道  
①有碑扑道(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18.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则吵矣 (大概)


19.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章)
④文过饰非 (掩饰)
《伶官传序》
20.归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归附,归依)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
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④若水之归下也 (归聚,汇聚)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返回)

21.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容易)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③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 (容易)

22.告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祷告)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上报,报告)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祷告)
《石钟山记》

23.鼓  
①微风鼓浪 (振动)
②噌吨如钟鼓不绝 (一种打击乐器)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击鼓)

24,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②郦元之所邮闻,殆与余同 (大概)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通“怠”,懈怠)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几乎,近于)

25.发  
①而大声发于水上 (发出,发生)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发射,射出)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出发)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启用,被任用)
⑤发闯左遗戍渔阳九百人 (征发,征调)
⑥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拿出)
⑦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动)
⑧而又有剪发杜门,佯挂不知所之者 (头发)
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抒发)
⑩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发送)
《项脊轩志》
26,顾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勒草庐之中(拜访)
③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27.稍  
①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公家给的粮食)
②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逐渐,渐渐)
③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稍微,略微)

28,置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安放)
②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
③沛公则置车骑 (放弃,丢下)

29.去  
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离)
②比去,以手阖门 (离开)
③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除掉,去掉)

30.归   
①后五年,吾妻来归 (旧时女子出嫁称为“归”)
②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回来)
③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归附)
《五人墓碑记》
31.盛  
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期莫能与之争(兴旺,旺盛)
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把东西放在器物中)

32.卒  
①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士兵)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死)
③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终于)
④五万兵难卒合 (通“猝”,仓猝)

33.徒  
①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
②故予概念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34.私  
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自己)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了民(偏爱)
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私下,偷偷地)
《登泰山记》
35.阴  
①其阴,济水东流 (山的北面)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天)
③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暗中,暗地里)
36.始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开始)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
③余始循以入(开始)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才)
37.望  
①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远看)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盼望)
③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声望,名望)
④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阴历每个月的十五日)

38.坐  
①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坐在)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座位)
③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④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因为)

39.视
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看)
②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比较)
③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看待)
《病梅馆记》
40.使
①又不可以使朋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让,命令)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这被逮所由使(主使)
③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驱使)
④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命令)
⑤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

41.病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疾病,重病)
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有病)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病)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
⑤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担心,忧虑)

42.解
①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
②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③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明白,理解)
④太后之色少解(缓和)
43.本  
①予本非文人画士 (本来,原本)
②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根本)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考察,推究)

44.穷  
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使穷尽,用尽)
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完结,终了)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
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