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最年轻的院士

2019-09-25 10:16:51

  他喜欢登山,家乡东阳的山是他小时最好的玩伴;他喜欢爱因斯坦,以前同学就把爱因斯坦的姓“阿尔伯特”作为他的绰号,或者干脆简称他为“伯特”;他喜欢量子,他希望通过对量子纠缠的进一步研究,揭示出自然界一些为前人所不了解的特性。他就是今年新当选的最年轻院士——潘建伟。

  作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潘建伟的交谈言语中无不透着科学家特有的质朴,一谈到他的量子物理,又显得特别健谈。

  潘建伟曾经有一个实验做了整整4年,期间,无论是他的小组成员还是他自己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最后成功了,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网站上。《自然》的审稿编辑称这篇文章是“英雄式的文章”。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英雄式的耐心”。

  潘建伟说,在从起点到达终点的过程中,谁都不能预料到结果如何。他们每一个阶段能做的,就是寻找到下一阶段的正确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有无数的岔路,而能不能走到下一个目标,只能一条路一条路地尝试。在这个尝试过程中,知识是必须的,耐心也是必须的。

  或许是命中注定吧,在大学时期学到他现在所从事的量子力学的时候,潘建伟一度对这个充满矛盾和诡异的量子世界沉迷,不能自拔,以至于差点因疏于做习题而挂科。如果说成功需要准备也需要机会,那么这或许是潘建伟日后在量子领域成功抓住的机会之一。

  机会确实一直有,但是却不是守株待兔能等到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准备得是否充分。每个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圈,圆圈越大,接触到空白的地方也就越多。当潘建伟把量子这个圆圈越画越大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更多挑战。

  “因为我喜欢。喜欢做一件事自然就有耐心。在这个领域,智力没有太大的差别,成功与否就看耐心。有耐心就不怕失败,失败可以再来一次,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愉快的。当然,最终的成功还需要一些幸运,其实,幸运也需要耐心。”

  有一次,潘建伟的团队把实验设计好,结果发现,根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信号。潘建伟就像剥洋葱一样一点点地筛除各种可能性,剥到最后,竟什么也没有。每到这时,团队难免会有些茫然于方向。

  “如果你没发现这个实验是理论上被证明不可行的,问题在实验中十有八九能被解决。”潘建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经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比如从思路的原点再一次进行梳理,最终发现,实验过程出现了一个相位补偿的简单错误。调整之后,期待的所有信号都出现了。

  潘建伟并不是生来就是学习实验量子物理的,作为一个理论物理专业的硕士,在博士期间要想很快进入实验量子物理的前沿,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为了尽快掌握实验方面的知识和要领,他几乎整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在科大训练出的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对于他迅速理解和掌握实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几个月后,他和实验室的同事就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光子的量子隐形传态。当实验结果完美地呈现时,他就知道,他完成了大学时就梦寐以求的事情,即与量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他们的工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被认为是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端,同时被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进展,并被《自然》杂志在其特刊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至今,这篇论文仍然是量子信息科学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