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贵州省贵阳市通往毕节市的车上,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急切地向同车人介绍。随着毕节的临近,随处可见的嶙峋、裸露山石缝中顽强出头的玉米,印证着熊康宁的这番话。
这就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所要试图解决的难题——在历史欠账和人口的双重重压之下,探索出治理喀斯特退化、脆弱生态系统的技术和模式。
在课题示范区毕节鸭池大苗寨村口,65岁的村民王道成回忆起儿时这里的环境:“小时候,山上的树多得很,人都进不去;唉,1958年炼铁,都伐 啦……”记者问及课题组在这里推广的石漠化环境水土保持与混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模式的情况,58岁的彭先玉表示,不少村民都按照专家的意见间种了核桃树,也 有种桃树的,还有石埂坡改梯田的。如果销路没有问题,收益肯定比种玉米要强许多。
在起伏的山田中穿行,不断看到农作物中挺立的核桃等经济植物。作为课题负责人的熊康宁告诉记者,示范区农业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88人,人 口压力巨大,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占到1/4,产业结构单一,水土流失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纯粹的生态措施很难实行。因此,他们实施了在保障粮食生产安 全的前提下,调整种植结构,提高耕地质量,蓄水保土的坡耕地综合整治技术体系。争取在三五年内使这里以粮食收入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经济林收入为主的绿 色生态农业。
具体做法不同,但有着改善岩溶峰丛山地脆弱生态这一相同目标的课题,在广西平果县果化示范区的龙何屯也实施了4年。知道验收专家来,何老汉把成 筐的红皮红瓤火龙果摆在山路旁款待来客。课题负责人蒋忠诚研究员介绍说,这里虽属热带气候,但干旱缺水,石漠化严重,人地矛盾尖锐。针对岩溶石漠化区水土 主要通过地下漏失的特点,课题组专家除了在示范区采取了植物篱笆、草被等生物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外,还在此探索建立可持续利用的高效复合农林经营模式。
村民潘梦花在科研人员指导下种植火龙果同时套种菊苣、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并养殖兔子。果树—经济作物(草)立体种植,使果树行间3至9月均有植物覆盖,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反过来又减轻了人为对生态的干扰和压力。
8月以来,记者随专家验收组跑了一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脆弱生态修复课题实施地,总能听到专家们有关是生态项目还是农业项目的议论。这似乎是个 困境——重建生态环境不结合农业,许多生态脆弱区现实的人口压力,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就难以解决,生态恢复工作也难以得到当地农民的支持;与农业结合得太 紧,又常常给人走味的感觉。
在龙何屯崎岖的山路穿行,验收组来自北大的蔡运龙教授感慨说,实际上不少生态脆弱、退化区,如果能够避免或大大减少人为活动,经过较长时间,生态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自我修复的。当然相应的科技手段能够加快、提高修复的过程和质量。
在毕节鸭池王婆岭,课题组针对这里强度石漠化环境,采取了封山育林和防护林建设与人工辅助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治理手段。但记者远远望过去,发 现封山育林区坡度不小的山坡上,仍有大片玉米,课题组的一位专家无奈地表示,这样需要政策扶植的问题,他们也无法解决。有些生态问题,必须要用真正的生态 工程,生态手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需要国家、政府层面来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