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019-10-27 09:44:00

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是外因,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是内因。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培养,也要靠感染,才能诱发出来,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激发学生学习思品兴趣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应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把思想品德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二、以形象幽默的漫画激发兴趣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大量的漫画、图片,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漫画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融知识点于漫画分析之中,透过漫画生动的形象揭示出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  中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从教学方法上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初三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把原来“基本要求”中的“运用”内容改为了“活动”内容,并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百分之二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课形式,把实践活动作为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让学生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资料;让学生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活动;让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归纳和分析;让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通过实践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及社会现象。如我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和学生所持的观点,把学生分成甲乙(正反)两组,举行以“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为主题的辩论会,从法律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自立的必要性: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在成年后,如果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父母不再有抚养他的义务。青少年要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告别对父母的依赖,逐步走向自立。  四、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荀子曾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思想品德教师应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制作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注意自己的教态语言,把学生思维带到情境中。如在讲授八年级思想品德《我爱你,中国》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我爱你中国》的插曲,又制作了一些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幻灯片,在讲课中陆续呈现,效果良好,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起来了。这样大家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并融入有声有色的教学意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做到以上四点,我认为今后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熟悉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使之爱其师方能好其学。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讲大道理、讲空话、为需要而进行宣传教育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往往是对学生宣传“假大空”的套话,进行机械式的灌输。这种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育效果收效甚微,人人对课望而生畏、昏昏欲睡,甚至教师也成为迂腐、守旧、顽固的代名词。学生期待风趣有学问的老师走进课堂,也期望思品课不再只是一首让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建立在案例情景中或在听歌曲陶冶情操中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兴趣自然也会油然而生。  总之,很多方法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恩格斯所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努力地去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