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秘密封存切尔诺贝利事故一切资料 至今未公开
2019-08-10 20:56:23
核心提示:当时前苏联官方宣布,这是由于电站工作人员检修时违规操作而引起的。事发后,前苏共中央下令将有关的档案、文件、照片等全部资料调往莫斯科秘密封存,至今仍未解密。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世人谈“核”色变,再度对核电安全问题提出质疑,并情不自禁地联想到20多年前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应该说,一个是人祸,一个是天灾加人祸,二者既有所不同,也有某种相似之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及其后果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又应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虽然其中有的还是谜中之谜,但不妨将笔者亲眼所见的一些真实情况和切身感受同读者一起分享。
第聂伯河畔明珠蒙上阴影
意为“边陲之地”的乌克兰,处于欧洲腹地,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著名的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流经白俄罗斯,纵贯整个乌克兰中部后注入黑海。乌克兰首都基辅位于第聂伯河中游两岸。基辅市始建于公元5世纪下半叶,是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文化中心之一。相传在很久以前,斯拉夫部落传奇式的英雄基、谢克和霍利夫三兄弟沿第聂伯河驾舟而来,在河边建了一座城市。为纪念其兄长,将此城命名为“基的城市”。9世纪末,基辅罗斯定都于此。随着基辅罗斯崛起,美丽的基辅被誉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都”。基辅罗斯奠定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东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根基。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俄罗斯历史的发端,基辅明珠也被称为“俄罗斯诸城之母”。
基辅市内有数十条林荫大道和数百个街心花园及草坪。5月的基辅鲜花竞放,尤其是满街的一串串栗子花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10月,市区处处可见金色的栗子果,景色如诗如画,当地人称为“黄月”。城内11世纪的名胜古迹众多,一幢幢古老建筑和现代大楼交错掩映在绿树花丛中,城市外围还有好几处森林公园,基辅因此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名。
1980年,我在驻前苏联工作时,曾访问过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早就听说,该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是黑钙土,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黑土都集中在乌克兰这块宝地上。在参观集体农庄时,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黑钙土。那是一种油黑、松软的土壤,有一米多深,土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包括大量的钙以及氮、磷、硫、铁等矿物质,最适宜于种植农作物。由于土壤肥沃,乌克兰创造过人均生产1吨粮的纪录,素有欧洲“粮仓”盛名。据许多乌克兰人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和“二战”中德军占领乌克兰期间,德国人用整列车皮将这里的黑土运往德国,可见其多么珍贵。
不幸的是,就在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核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辐射量的100多倍。前苏联时期的这场人类悲剧,成了永远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
乘车进入“死亡区”
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我曾随同代表团访问基辅,商谈有关两国建交事宜。7年之后,我被任命为驻乌克兰特命全权大使。
2000年初的一个星期天,乌克兰组织驻基辅外交使节参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据介绍,这是多年来首次安排这样的活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团,巴不得能有机会亲眼去见证一下历史。我是使团中报名最早者,并最先抵达乌克兰门口集合地点。礼宾司的官员说,使团中原报名参观的有近40人,最后实到仅为一半。
2月8日清晨,我们乘坐一辆大巴向基辅以北的方向驶去。切尔诺贝利离基辅的直线距离只有90公里,而汽车的路程为130多公里。出城后,一路上很少遇到过往车辆。当我们经过一个名叫伊万科夫的城镇后,道路开始颠簸,不时可以看到被废弃的住宅、厂房和杂乱的建筑材料,给人一种莫名的凄凉之感。
大约过了两小时,我们来到了一个有武装卫兵把守的检查站。陪同人员介绍,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政府做出决定,以切尔诺贝利为中心,将方圆30公里的区域划为“核隔离区”,亦即所谓“死亡区”。周围筑起两米多高的铁丝网,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入内。
进入“死亡区”后的第一感觉是,这儿并不像原先听说的那样可怕,路旁的草木依然茂盛,并未发现什么畸形的动植物。据说,两年前17匹蒙古野马找到了这块没有人烟的地带,并在这里繁衍后代。隔离区内目前有400多种动物,包括280种禽类和50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在远处,居然还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民宅和耕地。经询问,虽然政府严令当地居民疏散外迁并予以妥善安置,但一些老人不习惯易地生活,又陆续回迁,目前大约住着200来户土著居民。
临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时,又经过了一道岗哨的严格检查。与此前不同的是,这儿多了点人气,可以见到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按照指定路线,我们先去参观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居住生活的普里皮亚季城。这个小城离核电站不到5公里,原有约5万居民。基辅的一位作家在书中这样写道: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普里皮亚季城生活、娱乐设施齐全,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然而,它也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城市”。如今,普里皮亚季成了一座再也不能复生的“死城”。在进入小城之前,陪同人员就交代,要把所有玻璃窗关严,任何人不得开门下车。车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当汽车缓缓地开进一片杳无人烟的街区时,我们被满目疮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街道两旁的商店、旅馆空空荡荡,职工宿舍楼破烂不堪,幼儿园、文化宫一片狼藉,废品、垃圾堆积如山,被遗弃的公共汽车还敞着车门停在路边……废墟四周死一般的寂静。突然,一阵寒风刮起,从阴森森的断壁残垣内传出嘎吱嘎吱的碰撞声,令人毛骨悚然。
一改过去使团旅行时的欢声笑语,大家谁也没吱声儿,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车窗外闪过的一个个只有在电影里看到过的恐怖镜头。待汽车驶离这片生命禁区,陪同人员才继续进行介绍。这里很少有人前来参观。城里的核辐射量比以前要少多了,据专家测试,从几百微伦琴到几十伦琴不等。这种辐射量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当然,停留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碰摸这里的任何东西。
没过多久,我们来到了由一座办公楼和四个核电机组联为一体的乳白色建筑群前。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参观前苏联列宁核电站
主楼前屹立着一座列宁雕像,楼门上方依然保留着前苏联国徽,一块铜制门匾上刻有“苏联原子能部切尔诺贝利列宁核电站”的字样。这里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14年前的情景:1986年4月26日1时23分44秒,就是眼前这座电站综合体另一端的4号机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反应堆内的8吨多放射性物质外泄,给核电站附近的员工和居民,给国家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灾难,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惨痛的悲剧。
国际上最先报告核泄漏事故的是瑞典核电站的监控人员。前苏联官方于28日21时才公布了有关消息,事故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忙撤离,5月1日还照常在基辅市举行盛大的节日游行。
据统计,欧洲地区遭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的区域达20万平方公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遭污染土地约14。5万平方公里,受灾人数为650多万。核辐射直接导致27万人罹患癌症,其中9。3万人很快死亡。参加救灾的60万人中,有7000人在5年内相继死亡,其中包括一些核科学家和核工作者。因核灾难而致死人数总计约50万。乌克兰有近5万平方公里土地遭核污染,13万居民被迫迁移,受灾人数达300多万,特别是儿童患放射性疾病的比例急剧增高。俄罗斯受污染耕地为2900平方公里,森林达98万公顷,至今仍有4300个村镇、近150万人未能撤离污染区。受灾最重的要数白俄罗斯。由于当时正好向西北方向刮风,并下了一场暴雨(据说是人工降雨),大量含有核放射物质的尘埃飘落在位于切尔诺贝利北部的白俄罗斯境内。白俄罗斯23%的国土被污染,400多个居民点变成无人区,另有200万人包括47万名儿童至今生活在污染区内。
核电站的总经理和工作人员在门口迎接我们。基辅市市长特地赶来会见使节参观团。市长对我们来切尔诺贝利表示欢迎后指出,最近某些媒体散布谣言,称电站3号机组又出现了核泄漏。因此,使节们是冒着“风险”来参观的。同时谈到,他希望西方国家尽快兑现提供财政援助的承诺,以便乌克兰政府能如期安全关闭核电站。总经理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现有职工5000多人,居住在距切尔诺贝利50公里的新城——斯拉乌季奇市。电站始建于1970年,共有4座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的石墨型核反应堆,是前苏联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1号、2号、3号、4号机组分别于1977年、1978年、1983年、1984年并网发电。没想到,最新的4号机组检修时会出事故,爆炸引发的大火浓烟整整持续了10天。当时十万火急,消防人员根本无法靠近,只能派直升机从高空向燃烧中的核反应堆抛投沙袋、水泥和钢筋,以便构筑一个厚达几米的保护罩,形成封盖反应堆的“石棺”。
乌克兰煤炭资源丰富,但严重缺乏清洁能源,在切尔诺贝利兴建这座大型核电站正是出于弥补清洁能源不足的考虑。1986年4号机组发生事故后,因乌克兰供电紧张,其他三个机组不得不冒着极大安全危险继续运行。2号机组1991年又发生火灾事故,此后一直处于非工作状态;1号机组运行到1996年关闭:3号机组按计划应于2000年底前关闭,可经过几次检修后仍在运行。迄今,专家们对“石棺”内残留的核燃料状况知之甚少,估计可能还有100吨左右。在雨水的长期渗透侵蚀下,“石棺”已出现裂缝,其顶板有坍塌的危险。而且,核燃料也会产生某种自然反应。因此,彻底改造“石棺”成了最紧迫的难题。1997年,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要求乌克兰政府完全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并承诺筹集10亿美元的资金,帮助建造一个重达1。8万吨的巨大钢棚,用以屏蔽整个“石棺”,保护核电站周围免受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但改造“石棺”所需的大量资金远未到位,核电站能否如期关闭也成了问题。
听了电站负责人的介绍,使节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大家未提任何问题,都默默地跟在主人后面,参观了展厅中的核电站模型和3号机组控制室。自4号机组发生事故后,与3号机组相邻并连接在一起的通道已被封堵。我们顺着一条长廊返回主楼的门口,坐上汽车前往参观4号机组。
令世人惊愕的“石棺”
不一会儿,一座造型奇特的巨大灰色建筑体呈现在我们眼前。四周有围墙和铁丝网,戒备森严,一看便能猜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石棺”。“石棺”高75米,宽110米,长160米,里面掩埋的就是4号机组核反应堆。为扑灭反应堆爆炸而引起的熊熊烈火,政府动用了军队和直升机。抢险人员当时毫不知情,身上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经过200多个昼夜奋战,投入5000多吨钢材,浇注了36万吨混凝土,才构筑起这座“石棺”。
紧挨着围墙处有一个专门为进出禁区而建的二层小楼,楼上设有观察“石棺”的瞭望台。据介绍,来这里参观的代表团一般都是到瞭望台上看一眼“石棺”,或拍一张照片即匆匆离去。因为“石棺”周围有核辐射,通常不安排到实地参观。当然,考虑到逗留时间很短,并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一般不会危及人体健康。在陪同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在更衣室换上洁白的衬衣、衬裤、线袜和工作服,穿上黑色棉外套和高筒套鞋,并戴上防毒口罩、白帽、手套和头盔。最后,还发给我们每人一支放射性剂量测试笔。电站工作人员一再提醒说,进入4号机组控制室时,要一个紧跟着一个,不许停留,不许接触任何物体。
一踏进潮湿昏暗的控制室,我仿佛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与刚才参观3号机组时看到的宽敞明亮的控制室大厅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密仪表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控制台上密密麻麻的仪表都已拆得七零八落,残存的设备也尽是锈迹斑斑,油漆剥落的墙壁上还隐约可见抢险人员签名留念的字迹……可能是担心掉了队,谁也没顾得上细看,只觉得一股股阴冷的潮气迎面袭来,只听见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在耳边响起。我们在里面总共也没呆上几分钟,但似觉过了好长时间。
参观结束时,电站人员认真查看了我们身上携带的测试笔,并告知一切正常,所受的辐射量只相当于在医院进行一次X光透视检查。大家脸上的紧张神情也都随之烟消云散了,但围绕那场核灾难的重重迷雾阴霾却还一直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核事故依然是个未知数
刚来乌克兰时,外交使团中有关核污染的传闻很多,一谈起这个话题,大家都感到郁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第聂伯河上游,河水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不能直接饮用。自由市场上的东西也不能随便采购,因为很难保证没有受污染。有的使馆还请国内专家来测试所在地区的核污染情况。
我到任不久,组织全体馆员进行体检。结果部分同志查出体内放射性物质铯含量偏高,虽然还在正常值范围内,但引起馆内某种恐慌情绪。领导非常关心馆员的健康,很快派来工作小组进行慰问,并宣布采取包括每年均可回国休假等一系列预防措施。记得5年前访问摩尔多瓦时,听主人说,该国生产的干红葡萄酒有助于排出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当年邻国乌克兰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摩尔多瓦人由于长期饮用此酒,奇迹般地安然无恙。经我一宣传,连平时不爱喝酒的同志也表示有兴趣尝试一下。于是,我们使馆定期派车去邻国摩尔多瓦采购解百纳干红。馆员们喝了摩尔多瓦葡萄酒后普遍反映很好。一瓶名牌干红还不到两个美元,真是物美价廉。三个月以后,我们使馆又进行了一次体检,结果全体馆员的所有核辐射指标都属正常,大家心情也都放松了。这里,恐怕也不无摩尔多瓦葡萄酒的一份功劳。
在“石棺”前合影留念后,我特意向核电站的管理人员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1986年的那场核事故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对方称,当时前苏联官方宣布,这是由于电站工作人员检修时违规操作而引起的。事发后,前苏共中央下令将有关的档案、文件、照片等全部资料调往莫斯科秘密封存,至今仍未解密。第二个问题是,这种放射性污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消除?一位回答说,至少100年。另一位则表示,从自然规律看,核辐射会逐年衰减,但实际上这儿(他指了一下“石棺”)恐怕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
2012年4月,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6周年前夕,乌克兰总理表示,希望恢复和开发核电站周围的禁区,相信这一地区会获得重生。据透露,政府计划在那片被废弃的土地上种植油菜籽,用来生产工业生物燃料。
人类不能因噎废食
核能技术是一门深奥的高端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逐渐开发掌握并加以和平利用。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内原子核的可控链式裂变反应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后果是惨重的,但人类并未因噎废食,而是从中总结汲取教训,更加注意科学、安全地运用核技术。
经过20多年的协同努力,如今的核电技术及电站运行方式日臻完善。据统计,目前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核电站,共有440多座核反应堆在运行,总净功率为40多万兆瓦。正在建造的发电反应堆有30余座。核电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左右,预计今后这个比例还会增加。
日本核泄漏事故给和平利用核能带来致命性打击,世界核电事业再次陷入低潮。但是,核能是一种经济清洁能源。据报告,目前因利用核能发电,每年可减少约2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安全利用核能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忧虑不断加深,生产成本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少、安全性能相对较高的核能优势愈益突出。从长远看,经过一番曲折之后,核能的安全利用必将更加发展。
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核电技术安全系数的同时,切实加紧研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核事故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真正确保万无一失。愿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泄漏灾难警钟长鸣,让和平利用核能的事业为全人类造福!
相关推荐
- 高考英语口语:如何使用口语惯用语So what? 2019-11-30 09:01:45
- 揭秘的商业头脑:重诚信 按读者口味开书店 2019-10-08 21:33:48
- 2016高考全国卷将分为甲乙丙卷 2019-11-13 14:29:11
- “直播杀人”再掀美国控枪争论 民众呼吁要停止“” 2019-09-29 08:37:08
- 深入浅出的意思_深入浅出的成语解释 2019-11-15 16: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