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作文选材方法的研究

2019-12-06 09:15:47

  【摘要】:“生活化”,在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又有多少学生能够真正去写自己的真实生活?所以时 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学业重作业多,整天应付着做不完的题目,哪里还有生活?学生写作是靠基础的,老师哪能教得出来?如果学生一味地写真实生活没有“八股”式的作文套套学业考试怎么拿得了高分?……学生呢?从入中学起就开始考试作文模式化训练,学会无病呻吟,学会在作文选中抄袭套用……。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积累、选取材料,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是现阶段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此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初步总结出几点在作文选材过程中的原则。

  【关键词】:生活化;选材新、真 、小、 熟、深

  我发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课文、轻写作的现象。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去上写作课,学生更是一提起写作文就长吁短叹,往往一节课下来,作文纸上依然是一片空白。如果这种现象继续持续下去,那语文课也就失去了她本来的内涵。作为笔者的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同样存在着诸多难以把握、理解的问题。我也试着在学生中间做过调查,两个班的学生共80人,在问到写作文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时,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的答案几乎是一样的,那就是写作中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些什么事情。学生写作中遇到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有关作文如何选材的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快速而恰当的选择适合作文主题的材料成为我此次课题研究的方向。

  我确定的研究课题:

  有一句广告词说的好:“药材好,药才好”。没有好的药材,是很难造出好的药来的。写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一篇文章留给读者的印象如何,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与它的内容。要使文章内容充实、新颖、生动、有趣,就要在材料的选择方面独具慧眼,尽量选择新颖、真实、有趣的材料。因此我此次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寻找一个如何让学生积累、选择生活素材的方法,在写作过程中不至于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使学生在作文选材方面能够达到新颖、真实、生动。

  我进行的研究工作

  要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生活化作文,最为重要的是让读与写回归生活,注重学生阅读生活的积累,强调学生的生活实践和体验,并以此作为作文教学的理念和源泉。

  以此为原则,我在课堂上有意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一事一物,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作文课上,让学生去观察同学从家中带来的各种花木,起初,很多同学对此很不感兴趣,认为普通一种植物,没有什么值得写的。针对这种现象,我给同学们又讲了曾经学过的《紫藤萝瀑布》,让他们懂得美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人和事才是美的,身边的一些平凡的人和事也是具有美感的。这样,很多学生开始认真细致的观察起身边的各种花木,我适时地提醒大家把感受记录到笔记本上,让一霎那的灵感永远存留下来。另外,我在两个班部分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是在选材方面的存在哪些问题。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一、平时没有积累材料的习惯;二、对生活缺乏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三、收集的材料难有新意,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四、材料很多,却没有能力将其提炼整合,形成一篇有生命力的文章。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我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何为选材,选材的依据又是什么?对于这两个问题,很多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可以看出,学生并不知道选材还要依据什么,而是在作文中想当然的选择材料,仅凭感觉而已。其次,让学生明白材料的来源又是什么?生活,这是学生的第一反应,确实是生活。文学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这样的回答又太笼统,我又试着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细化,我们在学校中是学校生活,同样还有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明确了这三点,下面就该解决如何从这三种生活选择提炼有价值的材料呢?这也是我此次课题研究的重点。

  我的研究成果:

  要使学生远离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病态作文,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生活化作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新。常言道:“文贵创新”。就是用与众不同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新材料可以是来自生活和与生活同步的新人、新事、新物,也可以是司空见惯却被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经妙笔点燃就可焕发奇光异彩的材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隔夜好茶不好喝,干花不如鲜花美,作文材料如果老是陈谷子旧芝麻,谁会喜欢呢?“至今已觉不新鲜”,怎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听唱新翻杨柳枝",才会给人带来惊喜!

  1.选新人新事,只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和事,才能贴切的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特征。

  2.选不被常人注意的人和事,有些人和事,看起来很熟悉,却常被人们忽略。因此这些材料如果经过艺术加工,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用新角度挖掘旧材料。有写材料,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如果从新的角度挖掘,就很可能翻出新意来。比如以“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全班40多个学生,除了少数学生写的是当老师之外,其他写得都是成为了官员、老板、经理等,为的是坐豪车,住高档别墅,可以更好的孝敬父母等。这显然落入了选材的窠臼。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的身份为人们四处奔波寻找淡水,从而唤起人们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危机意识,这样写就深刻多了。

  二、真。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就是说选材要从实际出发,要有事实依据。写人要“确有其人”,写事要“真有其事”,写物要“实有其物”,切不可脱离生活的原形而主观臆造。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是实现生活化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生活积累主要来自直接生活经验和间接生活经验两条途径。要引领学生读无字之书,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中获取直接经验,从而完成生活作文中最为关键的原始积累。坚实的基础生活化的阅读是学生获取间接生活经验的主要途径。所谓生活就是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阅读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阅读丰富日常生活,学生通过博览群书、背诵吟读,获得大量的间接生活经验。如平时同学们写人记事,所写的任务都很优秀,所写的事情都很感人,但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这样的人和事,如何让你写的人和事具有真实感,就必须要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真人真事。只有选材真实,你笔下的人物才会活灵活现、物才会栩栩如生、事才会生动感人。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可造之“材”,也要用实际行动告知学生:作文素材其实无处不在,只是如何发现的问题。平时注意观察既仔细又要讲究方法。因为没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指导观察、看图、看录像,朗诵欣赏好词好句,在课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接触大自然等多种形式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指导学生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能用形象、准确地语言把事物描绘出来。例如让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参观、访问、游览等形式,这些都是作文的铺垫、源泉。

  作文就是写生活,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就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我在一个下雨天指导学生即兴作文时,让学生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凝视着窗外飘落的雨滴。观察了五分钟,然后让学生以《雨》为题写一篇短文,描写雨中的景色,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古今中外,历代的作家诗人写了不少赞美雨的诗文,但诗人与孩子的感受不会相同,学生们各自的感受也不会完全一样。有的学生写雨滴自由自在地飘落在空中,希望自己也能像雨滴一样自由,不受拘束,不用再上补习班、辅导班;有的学生写雨滴落到地上,像回到家一样,找到了归宿;有的则由雨想到了那些纯洁如水的人;还有好动的学生希望雨快快落,多多地落,好出去打水仗;……。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景物,学生们观察后却有着不同的感受。由于这些都是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因而每篇文章也都真实感人。

  三、熟。就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情。中学生不可能是"百科全书"似的人,什么都懂。人们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千差万别,知识积累自然就不完全相同。选材时要有"自知之明",避开自己陌生的材料,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只有了解的全面透彻,才能把握住事物的内在联系,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在你周围有很多的人和事,但你未必对他们都很了解。如果硬写你不熟悉的人和事,那么势必会造成文章的枯燥乏味,空空泛泛。学生作文大多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材料,因为这是他们所熟悉的。如《父爱如山》、《母爱无价》、《爱读书的爷爷》、《我的老师》等等,单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题材的范围,选这样的题材是对的,因为这样的题材是我们最熟悉的。

  四、小。选材要从小处落笔,借小事情表现大主题。生活是浩瀚的海洋,我们只选择一朵浪花;生活是广阔的天空,我们只选择一片白云,这朵浪花使生活更加千资百态,这片白云使生活更加富有生机。如班里有一位同学写的作文《母爱》,选择了妈妈为她做饭的事情:“外面还很黑,厨房里已经传来了炒菜的声音,扑鼻的香味在整个房间里荡漾着,肯定是我那亲爱的妈妈三更半夜起来为我准备早饭了,为了女儿能吃上可口的早餐,妈妈日复一日重复着这看似单调的事情。看着母亲日渐苍老的面容,我不禁流下了泪水。”文章写的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小事,却反映出了母爱这一伟大的主题。曾经给学生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回家》。写少年海子在距家20余里的一所中学读书,为了节省每趟8分的车票钱,每周都跑着回家。甚至为了不磨破鞋子,光着脚跑着回家。“地冻天寒,娘老远的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娘愣住了。海子看着爹娘,怯生生的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娘猛的搂住了海子,紧紧地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外,外面很冷,爹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特写镜头式的生活场景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在冰天雪地里,跳动着的热气腾腾的赤子之心。时间、空间、严寒、贫苦都不能阻隔海子对老家、慈母的思念和向往,裹一身严寒的海子,血管里奔流着亲情的热血。搂着海子流泪的母亲,兀立寒风的父亲,心中同样翻腾着亲情的波涛,其中却有阵阵的剧痛和丝丝缕缕的辛酸掠过。

  五、深。“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睿智的老人,每一丝皱纹里都有世事沧桑;平凡的故事,每一处片断里都有深邃思想:用理性的眼光审视生活,发掘其潜涵的精神内核,使思维向纵深运作,便会发掘生活的意义,体悟生活的内质,写出思想深邃的记叙文。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深入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人生之“金”,用深刻的思想意蕴给读者理性的感悟。有一篇名为《老人与黄沙》的文章,选择了老人与黄沙的材料,但并未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而是挖掘出了深意:“年年如此,老人的脸庞被粗砺的河风吹的黑紫黑紫,但老人的愿望却被吹的血红血红,年年捞得很湿很沉的黄沙,年年捞得很湿很沉的惆怅。”作者以老人与黄沙为载体,表现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

  我的研究反思:

  关于作文的话题有很多,选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我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选材方面有了新的体会,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很多值得回忆和记录的瞬间,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尽管取得一些成绩,对于如何让学生真正的领会选材的内涵并应用自如,而不是停留在对选材标准的字面理解上,还需要老师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