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究竟教什么

2019-11-20 12:20:08

文章作者:江苏镇江第一中学 张琳
  
  说明文究竟要教什么?有教师会说:当然是教说明对象的特征,教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教说明文的顺序啦,还能教什么呢?我不认为说明文的教学仅止于此。近期听了不少教学说明文的课,现围绕“说明文究竟要教什么”这一问题谈谈我的感触。
  
  一、说明文要教的应是包括情感等在内的三维目标
  
  教师很重视教学生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提取说明方法,让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语言,梳理出说明顺序。我认为这些作为教学内容确实没有错,因为这些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来确立的说明文教学内容。但好像缺少了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说明文,即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最重要的内容。
  
  查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总目标中是这样表述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阶段目标中这样表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再看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凡尔赛宫》时设定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与艺术风格;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多种说明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
  
  3.揣摩文章准确而又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这三个目标符合说明文的基本教学要求,一是指向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二是指向说明方法的使用,三是指向具体文章的语言特色。
  
  同课异构的课,《国宝——大熊猫》。
  
  第一位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教师确定的重点是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说明对象成为“国宝”的原因,这确实把握住了说明文字应有的指向,也选择了说明顺序作为整体把握说明文字的抓手。
  
  第二位教师选择的教学目标为: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把握说明顺序;
  
  3.掌握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的语言。
  
  第二位教师选择了更多的内容,从对象到对象的特征,再到说明方法,再到说明顺序,再到说明文的语言,教学内容比较丰富。
  
  遗憾的是,没有一名教师选择说明文所传递的情感和所蕴涵的道理作为教学目标。任何一篇文章无非是从三个大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一是写了什么,比如说明文写作对象以及具体对象特征,所选择的能反映写作对象特征的素材等;二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等等;三是为什么写的,作者传递出了怎样的情感或道理。其中关于“为什么写的”是三者中最重要的。我们仍以《国宝——大熊猫》为例,作者不仅将对“国宝”寄托的丰沛情感潜藏于字里行间,还用了大量直抒胸臆的方法传达作者的情感。“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
  
  “在各地的动物园里,大熊猫成了最受宠爱的‘贵宾’。”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产仔成了大喜事。”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中的重点保护对象。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细心呵护,以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促使大熊猫繁衍复壮,家族兴旺。”
  
  文字间明显传递出三种情感:一是大熊猫很珍贵,珍贵到了国宝的级别;二是大熊猫需要我们保护,甚至是呵护;三是表达了一种期待,期待“大熊猫繁衍复壮,家族兴旺”。这些情感的后面其实还有善待动物,保护动物,促进人类更好发展的道理。
  
  这些若没有纳入教学目标,有“舍其根本”的感觉,说明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也不完整。
  
  二、说明文要教的是说明性的语言文字
  
  说明文教学是教说明文的语言文字,不是教建筑知识、环保意识、地理知识等等。通过教学说明文来提高学生对说明性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它的立足点是语言文字本身,不能过于引申,过于拓展,过于生发,不能将更为丰富的建筑知识、环保知识、地理知识等都纳入说明文的学习过程中。有教师在上《凡尔赛宫》时,从圆明园讲到天安门,再从天安门讲到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再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讲到鸟巢,再从鸟巢讲到悉尼歌剧院,最后终于从悉尼歌剧院到了凡尔赛宫,还好,讲回来了。真不知道他是想教《凡尔赛宫》这篇说明性的文章,还是想介绍各地的典型建筑。教说明性的语言文字需要把握字面义、词面义、句面义,也需要把握深一层的意思,比如引申义、比喻义、特指义、泛指义等等,还需要把握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传达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了解的内容不少,但千丝万线都由语言文字牵,全都紧密围绕着语言文字这一核心,不能疏远,更不能断裂。否则语文课就会上成建筑艺术鉴赏课、地理课、环保课等等。
  
  当然还有其他好像是教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语言文字,却实际疏离说明文语言文字的表现。
  
  还以《国宝——大熊猫》的教学为例。
  
  表现之一,以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写作对象替代教学生学语言文字。教师一上课就赶忙介绍作者及其他的写作情况等等,殊不知知人论世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作品,学习作品的语言文字所传递出的内容,主次矛盾务必要分清楚;更何况很多内容跟《国宝——大熊猫》这一课文关系真的很远。
  
  有的教师还将写作对象介绍得相当仔细。一会儿是投影出《辞海》中的熊猫介绍,一会儿又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介绍,宝贵的45分钟被这么一折腾只剩下不到一半。真是无法理解,为何总是在那么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外围兜圈子呢?
  
  表现之二,以对比阅读、拓展阅读替代相对充分的教学生学课文上的说明性语言文字本身。教师组织学生拓展阅读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循着同一作品类型进行拓展,如教《国宝——大熊猫》,一般会拓展到本单元的作品——《松鼠》、《松树金龟子》、《黔之驴》等,或是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二是循着同一作家的作品进行拓展,讲叶永烈,于是把叶永烈的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十万个为什么》等都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对比、分析、鉴赏。连听课教师都喊晕,学生晕就更不奇怪了。
  
  表现之三,课堂上用大段的时间给学生做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文字之外的事情。比如:“观察下列图片,也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小动物”;“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栋建筑物,写一个片段,不少于300字”;“围绕你选择的‘国宝’,进行一段生动形象的描写”,等等。一篇2500字的说明文,要想粗线条地学一遍一节课已经不够,如果还要分出一半时间给这些“描写”,该说明文的教学效果不可能很好。
  
  作者介绍、背景知识、写作对象特点等等都是在教学说明性文字过程中好的教学资源,这些对于理解文章都或多或少有帮助,但需要我们在教学生学习说明性语言文字的大目标下进行优化配置。对比阅读、拓展阅读若是在比较充分地学习完说明性的语言文字后进行,确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的读写活动也会因为扣紧说明性语言文字的学习而发挥其巨大作用。但这些都不能影响到教师对主要任务的把握——教学生学习说明性的语言文字。课堂上语言文字的载体是文章,各类介绍、拓展或活动都是为理解文章服务的,不能把它当作是课堂教学中独立的一项任务,而应将它作为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的有机组成来完成。(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