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发展史之清代散文

2019-12-09 09:21:23

清代是女真人入主中原所建立的朝代,而清初的文学发展乃承袭着明末的文学风格,充满复国中兴的思想。不过,在清朝开国皇帝的良好奠基之下,清代的发展逐渐走上轨道,而散文的发展也产生另一番局面。大体而言,清代是一个学术昌盛的时代。于各种思想与学派在清代都找到它的继承者。因而清人一般以治学为第一要务,清代文人要立足于士林,首先便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清代的散文在桐城派的领导之下,自成一格。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散文发展史之一。清代的散文,可说是桐城派的天下。除了清初时候的几位名士,以唐宋八大家为宗。清中叶以后,受到桐城派影响的先后有阳湖派与湘乡派。而桐城派文人以他们鲜明的文学主张与创作风格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术思想,便是格守程、朱理学的立场。桐城派在清初不满阳明之学,与颜、李学派立异,迎合了统治者提倡理学的意图;嘉靖时期,他们不受世风所染,笃守宋学,与以考据为特点的汉学派对峙;道咸年间,则于程、朱理学中融入经世致用的思想,与洋务派、改良派有某些共通之处;在清末,他们又以程、朱理学为武器对抗新思想、新文化。桐城派历时两百多年,几与清朝的统治相始终。前期桐城文人的经历体现了清初统治者对文人恩威并施的政策,而清代中叶之后,桐城派文人与的关係更为密切,其中有像曾国藩这样的辅弼大臣,历次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也有向薛福成、吴汝纶这样的洋务派成员;还有像严复、林紓这样对于传播西方思想起过重要作用的翻译家。总之,桐城派文人在清代史中留下一段不可磨灭的痕迹,这是相当肯定的。研究桐城派的文学历史,也就相当于研究清代散文的发展史。
  
  一、著名的散文家及其散文作品、风格
  
  (一)方苞:为桐城派的创始人。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方苞的时文与古文均有名声。他一生格守儒家的忠义孝道,克已修身,自律甚严。在思想上,适应清朝统治者的文化政策,他极力宣扬程、朱理学,并以程、朱理学为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在上,他虽曾受过《南山集》案牵连挫折,但始终希望能发挥自己治国济民的才干。特别是他关心民生疾苦,如他在《逆旅小子》中表示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不闻不问的不满,这在古代官吏中是难能可贵的。方苞著述繁富,除了《望溪文集》外,还有《周官辨》、《春秋直解》等。另外,他所编选的《古文约选》对后世影响较大。
  
  方苞强调在以内容为主的前提之下,内容和形式统一,就其作品的内容思想来看,方苞一方面推崇程、朱理学,屈服于清朝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因此有不少作品都为清王朝歌功颂德;另一方面也不乏揭露时弊的作品。如《狱中杂记》揭露狱制的黑暗;《陈驭虚墓志铭》揭露官场的腐败等等。而在清朝残酷的文字狱控制下,方苞还写出了《左忠毅公逸事》、《白云先生传》等,表彰明末的忠臣义士,也颇具胆识。而在作品的艺术手法方面,方苞严格的依循“义法”来表现,如《左忠毅公逸事》以精炼的语言,将左光斗的人品、形象刻画的神形兼备。又如其他的作品,都能做到取材精审,剪裁得体;文笔洗炼、清通自然。不过,由于过于拘泥义法,不少文章都给人板滞之感,这是他散文写作上的一个缺失。
  
  (二)姚鼐:字姬传,一字梦穀,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姚鼐宗奉程朱理学,对儒家礼教能身体力行。早年积极用世,满怀经世济民的抱负,中年后自感“既乏经世略”,便抱着“独善其身”的思想,专力于古文了。姚鼐的主要著作为《惜抱轩集》,另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在散文的具体创作方面,姚鼐提出“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理论,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学文当由粗入精,这可说是对我国散文艺术和理论相当全面的总结。方苞与姚鼐均非常看重作者的道德修养对创作的影响。他们如此重视,一方面与他们格守儒教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气”是文章的统帅,而作者的道德修养正决定着作品“气之高下。姚鼐的散文给人平和自然、淡远而不乏沉厚的感觉。而其散文,贯彻了“义理、考证、文章”三结合的理论。以义理为核心,做到了“言有物”;以考证发挥义理,使文章充实浑厚;讲究文章的法度,做到了结构谨严,言辞雅洁。如《登泰山记》、《李斯论》、《翰林论》都可说是三合一的代表作。姚鼐的散文不像方苞那么突出“义理”。反倒是在讲究文章的神气韵味、音调节奏方面更为出色,这一点在他的记游散文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姚鼐以阴阳刚柔论文,而他的文章则以阴柔见长。如《游媚笔泉记》、《游灵岩记》中的景物描写,都表现出阴柔之美。姚文中多反问、设问句,行文多迂迴曲折,也是其“阴柔”风格的体现。
  
  由于姚鼐与现实生活很少矛盾,生活面窄,接触社会少,所以文章的思想内容显的贫乏,几乎没有能够真实反应现实生活、社会矛盾的作品。在形式上,姚鼐也没能避免桐城派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的通病。
  
  (三)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黄竹浦人。他是十七世纪中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大学问家,是一位杰出的人物。黄宗羲终其一生拒不仕清,但曾应县令的邀请去海南讲学五年。他支持弟子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加编纂《明史》,后又让儿子黄百家参加修《明史》,为保存有明一代文献做出了贡献。
  
  黄宗羲最重要的著作是《明夷待访录》。该书明确地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论点,认为君臣关系绝非主奴关系,而是分工合作的关系,而君主是极端有害的。这部《明夷待访录》反映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改革的要求。另一项重要的学术成就是编写宋、元、明三朝学术思想史,称为学案。他反对服务于官方的程朱理学,接受王守仁、刘宗周的学说,又吸收宋人张载的理论,从而反对空疏之学,提倡“经世致用”。
  
  黄宗羲的学术成就一般而言是大于其文学成就的。但其散文仍有可观之处。他的文学观点主要继承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他也批评竟陵、的独抒性灵的主张,他认为性情应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黄宗羲的“至文”正是元气受到压抑,并发而出所成,是他全人格的体现。他的议论文雄视古今,立论卓绝,说理透辟,严密的逻辑和高度的概括力。他的记序文则表彰明末忠义,为中国文学塑造了一个个崇高的形象,同时也总结明代文臣不习武、武人跋扈,大权旁落的历史教训。他还为草泽遗民、义士畸人列传,对任何人物都一一刻画,使他们栩栩如生。此外,他的诗作在清初诗坛上亦独树一帜。《祭万悔庵文》是黄宗羲的一篇散文作品。本篇为祭故友万泰而作,本文抒发患难知交的深情,堪称黄宗羲的名作。
  
  (四)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或作存斋,字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是清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袁枚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歌,歌颂了大自然的瑰奇和壮丽,如《到石粱观瀑布》、《游黄山记》等,都是游记文学的不朽之作。袁枚是文学理论家,他的《随园诗话》对诗歌的创作、评论与鉴赏诸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阐发,在我国的古代文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袁枚的散文创作比起他的诗歌,似乎更显示出他不自觉的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特点。其叙事、议论性文章受到《史记》、《汉书》以及秦汉议论文等优秀散文的影响极为明显,叙事简括而不枝蔓,议论往往反复论辩而透彻明达。他的一些碑传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特色。游记、山水小品文等文章,虽明显受到唐宋以来诸大家的影响,但却更显出袁枚的个性特色,从内容到形式都力避俗套,打破固定程式,由自由收纵的笔力,清新活泼,舒畅痛快。不过,他的文集中也有大量的应酬文字,这也是不能免俗的。
  
  袁枚著述宏富,有《小仓山房文集》三十五卷,《随园诗话》十六卷等。而其《祭妹文》是袁枚散文的代表作。这篇祭文作于乾隆三十二年,在其妹去世后八年。文章通过一连串生活细事的回忆,抒发了生离死别之悲和身世之痛,感情深挚,笔触细腻,体现了袁枚抒写心灵的主张。有人认为此文可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并列。
  
  (五)阳湖派
  
  此派的领袖人物为恽敬和张惠言。不过,张惠言只是以他的才学试作桐城式的古文,实在与桐城派文风没有多大的不同。真正专治古文,而又与桐城派同中求异,因而别应出阳湖一派的,以恽敬的功劳较大。恽敬,字子居,号简堂,著有《大雪山房文稿》。其为文盖出于韩非、李斯,与苏洵为近。不过,虽然恽敬想要跳出桐城派的范围,想要从“修六艺之文、观九家之言”出发,以振兴文学为务,但六艺九家本为古文之祖,再者他们也提不出那种清真雅正的散文有什么不好,因此其文章风格实与桐城派相距不远。
  
  (六)湘乡派
  
  以曾国藩为代表。曾国藩,字涤生,号伯涵,谥号文正,有《曾文正全集》凡百数十卷。曾氏对于古文,很向往桐城派的风格,对于姚鼐,尤其倾倒之至。不过,曾国藩对于骈丽文字,基本上较为优容。大致上,他比较同意如刘开所说的骈散互用之说。他并不死守古文家法,也不以古文唯独尊。再者,他以为词章家也须要有小学训诂的根底,这是以往古文家所忽略的问题。同时,他更建立了“阳刚”“阴柔”二分法的美文理论。所谓“阳刚”之美有四: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有:茹、远、洁、适。道出了曾国藩的散文创作理念。
  
  曾氏大力提倡古文,尤其在桐城逐渐式微之后,使得古文再度兴起,也可能是为了弥补八股文的缺失吧!也由于曾国藩的提倡,才使桐城的影响力直到清末民初,成为与新文学对抗的局面。这也算是他对于散文的一大贡献吧!
  
  二、清代散文对后代散文的影响
  
  清代后期,正值西方文化入侵的时期,许多传统的文化都遭受到严重的冲击。散文发展到此,已经准备迈入另一个新阶段了。民国建立,白话文学运动的提倡,使得散文由传统的古典散文进入到白话散文的时代,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散文创作。散文发展的历史,便在历经了千百年来的转变之后,延续到今日。(来源:中国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