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应试的选拔考试,我们要清楚它的作用有两点:1.选拔人才 2.高中毕业。
所以有的题目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只要把这些简单的题目都做对,分数自然也不会太低啦~
高一数学54,对是150的满分。当时状态是上课不怎么听,当然也听不懂,下课不复习不预习,当然也不做题。
高二时遇到特别好的数学老师,决心要学好数学。恰好又遇到特别好的同桌,不厌其烦给我讲题讲知识点。 这时的状态是上课会听,平时会做作业,不会的会问。 高二上学期的期末考,第一次及格次数,97。有了信心,高二下学期开始早起做数学。因为是寄宿学校,配了教室钥匙,每天五点半到教室打开全校第一盏灯。别人看语文我做数学,别人背英语我做数学,这时能够勉强上100分了。(意思就是要勤奋~)
因为高二学年只考新知识,所以即便基础差,仍然能侥幸及格。当高三开始全面复习的时候问题很迅速地暴露了。这时我采取的了大概是最笨的方法。
· 做清楚课本后面所有的题 ·
这是数学老师的要求,一开始觉得即便我基础差,课后练习未免也太low,不愿意做,但还是在高三开始前的假期完成了。教材毕竟是教材,看似和考试要求相差甚远,实则是打基础的最佳材料。(这一点高考菌深以为然,切忌眼高手低~有时候做一遍心里会更踏实~)
· 研究透真题 ·
我对比了十套高考数学卷,发现几乎都是一个套路,于是我开始集中练习。我是这样做的,比如大题第一道总是三角函数,我就把所有三角函数一起做,不会就看答案,再做,循环往复,十套卷子的三角函数都会了,这时再做新的卷子上的三角函数题时,就觉得完全没难度了。
· 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书 ·
我知道自己时间很紧张基础很差,在选择资料书时我只用了一本,是一本比较基础的复习资料,当然也有错漏,不过老师有详细讲解。配套平时发的练习试卷和考试试卷。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啃完这一本书已经很够了。
· 了解试卷,有所取舍 ·
在无数次练习之后我对自己各部分的做题速度有了认识,我做题慢,往往客观题就要一个小时,大题只有一个小时就很仓促。于是客观题方面我主要练速度,正确率控制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都只允许错最后一道,因为客观题的难度有时也会超过大题。大题通常分好几问,前面几题都较简单,要求全部完成,最后两道大题的最后一问可以暂时放弃,留出时间慢慢想,能做多少是多少。
来源:三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