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育的未来之路

2019-12-04 08:05:50

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为2002年的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其全新的内涵显示出勃勃生机。新课程的实施,必将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开辟出崭新的未来之路。
突出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若能做到生动、活泼、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从而乐于学习,则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内容过于生涩艰深,也不易引起学习兴趣,难以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国外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的,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见到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收集、分析、研究、判断、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新课程就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学科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新课程生活化的要旨。
强调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实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和僵化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这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新课程强调了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的建设,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更能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规定科目设置的同时,新课程还提供了课程的自主选择,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新课程的实施,力求避免课程僵化、单一化和形式化,争取达到弹性化、多样化和有效化的目标。

师生共建新课程
一、教师篇
新课程带来的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以先进的思想、高远的目光,引领一大批有能力和才气的教育者脱颖而出,成为推行新课程的中坚。另一方面,由于对新课程理解上的偏颇,浮于表面的机械操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部分教师的急功近利而造成片面追求、过分强调片言只语的挖掘,使教学活动脱离了主题精神而蜕变成从形式到形式的游戏。我们看到“制作”的加剧,莫不昭示出某些教育者浮躁、造作的畸形心态,显然,教师角色的转变已刻不容缓。
1、观念准备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不应是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课本的再造与重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要有所选择、增删,对课程实践进行微调。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综合能力。然而,有些教师往往是对某一专业知识掌握较多,而对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非常有限,不具备“再创造”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观念的转变将成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要明白新课程新在何处。我们以前的课程与新课程理念在许多方面是抵触的,甚至是完全相悖的。如课程的功能仍不能突破“双基”的围城,课程的结构仍离不了学科中心,课程的实施仍偏重于讲授、灌输、机械的重复训练等等。而新课程的新在于:课程更趋于人性化,突出了学生的整体个性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我们只有进行观念的充分准备,才能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失偏颇,才能在教育的大环境中掌握好方向。
2、探索前行
有些教师觉得实施新课程不就是换套新教材吗?这种想法很不全面,新教材只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小部分,除了教材的更新,还会涉及到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评价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应该认识到,新课程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除了观念上的改变,能力的提高外,在知识结构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是要学会选择。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法、形式、手段有了许多改进和拓展,要判断它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符合教师本人的教学个性、风格、知识结构,符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要学会加工。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不能全盘照搬的,必须要经过教师的个性化、本土化的加工,才会适合于地区、学校、教师、学生,这实际是课程二度开发的能力。可以想见,要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没有一番对比、思索和研究,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的。
从这一点上讲,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应该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前进。
二、学生篇
把新课程纳入整个时代去审视,我们可以发现:“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是新课程的最直接受益者。既然如此,在新课程正式颁布实施后,在广大教育者如火如荼地接受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新理念时,学生难道不应该主动地走向新课程吗?新课程的学习和培训,更应该把学生和教师一起纳入。笔者曾做过调查,100%的教师知道新课程,而学生对新课程的了解不到10%。新课程是共建的文化,即由教育界专家、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等共同建构的新课程,让学生走进新课程,势在必行!
1、与新课程对话
学生对新课程及相关辅助读物的理解是对话的基础,应该将课程标准看成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教材。阅读它时,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其中动态的、有价值取向的东西,并与之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因此,学生与新课程对话在操作上应该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实践中完成,引导学生“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并进而将新课程的理念、内涵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达到师生“授”“受”间的良性互动,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一起成长。
2、与情境对话
在教育者看来,课程教材只是符号性的,较理性的东西,学生在与之对话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感性生活、认知水平或经验方面的“短缺”,造成与课程教材的沟通困难。站在大教育观的高度来看,我们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与耳目所及的校园和社会大环境、网络资源、家庭教育环境等进行广泛的对话,进行知识与生活的交流,并留心解读这些“无言之书”,力求达到“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的效果。
3、与教师对话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围绕新课程开展广泛的交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确有成效地发展学生对于新课程的独特体验。展开师生对话,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彻底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启发生成共同期待的话题,及时把握对话的指向;随时发现和揭示对话双方的意义差异,确保思想流动,形成资源的互补共享。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生——生、生——己的对话环境,通过“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交流,引导学生与自己开展心理对话,在反思、审视、检讨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发现成功和失误,随时进行拾遗补缺,长善救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
“世界原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让学生走进新课程,当是如此。
只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恰如其分地运用新课程来促使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精心策划、精心实施,走教学的精品之路,新课程下的当代教育,必将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