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或许是可怕的捕食者,但它们也有着明显的弱点:大多数鲨鱼都不能在淡水中生活。从金鱼到虹鳟鱼,约有40%的硬骨鱼生活在淡水中,但仅有5%的软骨鱼(鲨鱼、鳐形目)有这种适应能力。
淡水会让它们脱水,麻痹它们的感官,降低它们的繁殖能力。近日在线发表于《实验生物学期刊》的研究表示,而且淡水还会让它们下沉。与大多数生长着有利气囊的现代鱼类不同,古老的软骨鱼只能依靠油性肝脏作为浮力器官。
就像测试一架新飞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那样,研究人员模拟了一头公牛鲨(如图)的游泳机制,这种鲨鱼部分时间生活在淡水河流中。他们计算出,由于缺少浮力,这种鲨鱼一旦离开海洋后要在水上漂浮,就必须多消耗50%的能量。该团队计算出,淡水鱼物种可能会因为把肝脏增肥至最大生理限度而付出代价,身体脂肪增加带来的额外阻力可能会让它们变成比在海里时效率较低的猎手。
对澳大利亚西部菲茨罗伊河中的两种淡水软骨鱼类的最新测试都支持这一结果。尽管肝脏脂肪更多,但河流中的5头公牛鲨和17头大齿锯鳐(一种居住在水底的鱼类)均没有此前研究的27种海洋生物身手矫健。化石研究则表明,淡水鲨鱼历史上曾一度更普遍,但仍需要更多研究确定是浮力问题或是其他因素最终把它们驱赶到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