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古代诗人往往借酒浇愁。浓酒愁更深。如唐代诗人贾岛的《黎阳寄姚合》最后两句“惆怅心思滑台北,满杯浓酒与愁和”,意思是黎阳城那段惆怅的往事,就随着这杯杯浓酒灌入愁肠吧。可见浓酒与愁有着天然的联系。
可是淡酒在李清照《声声慢》中更见浓愁。为什么,我们不妨将她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与《声声慢》作比较。
先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开篇两句,写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可见词人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为什么,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她内心充满思念。她内心的愁是因思念而衣带渐宽的离愁。这种愁没有切入肌骨的愁苦,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
再看《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作于晚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李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绍兴二年,李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无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内心的愁,和着血,蘸着泪,很深,很浓,很重。
此刻,酒分明是烈的,可是进入李清照的愁肠,让她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
试想,此处若把“淡”改为“浓”,不仅从语境义上讲不通,而且也不能表达李清照此时的内心世界。
浓酒也成愁,淡酒也成愁。“浓”也好,“淡”也罢,不过是词人的感觉不同而已,根本的还在于环境与心境。
这里着一“淡”字,表明李清照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到的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