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评高考:天津语文试题--于海生(学科网特约名师)

2019-11-15 11:17:43

  【中教数据库特邀名师】于海生

  本套试题整体灵活性增强,难度较之去年明显提高。其特点有:

  一、稳中有变

  从设题形式、题量等方面看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而在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方面又做了适当调整。取消文学常识选择,考查标点(破折号、括号、分号、顿号、引号、省略号),注重了实际应用;在文言文理解中选择了两道内容理解题。语文试题要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因此,今年语文试题十分注重对考生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在第一大题中,重点考查了常见字的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的辨析以及病句辨析等。这些考点所选用的试题材料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不陌生、不冷僻、不刁钻,是考生应该掌握的。这样的题目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也有利于引导考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实虚词都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之内,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名篇名句的默写部分,立足课内,突出了名篇中名句的特点,可以引导考生掌握教材,不断扩大古代优秀诗文的阅读范围。

  二、注重运用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第一、三、五大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查的字音、字形、词语全部是常见常用的。标点符号在考查点号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扩展,涉及标号的考查;词语考查继续将四字成语与双音节词语的运用综合考查。设题全面细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考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行考查。二是“语言文字知识与运用”部分涉及的材料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侧重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和问题。在考查考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当前社会生活及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状况。漫画、书信、歌词,也都凸显了应用性,体现了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和语文应用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加强整合,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注意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头交流的能力”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重点进行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

  三、文化味浓

  展开今年的语文试卷,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今年语文试题在材料的选取上除了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外,更加注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论语》《红楼梦》《礼记》、游学传统,无不散发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让考生在答题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有助于提升考生的审美能力。诗歌由诗变词,主观性更强,进一步结合小说散文,考查学生文学的综合鉴赏力,加强考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热爱,也使整个语文试卷显得厚重而大气,清新而富有文化底蕴。

  同时,又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气息。如潜龙号、风筝、粉丝、歌词等的出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有助于引导考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作文新颖

  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上承经典、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

  “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验,题目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

  由此,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要注意强调语文基础,回归教材,夯实功底,稳扎稳打;注重语文实践(语言运用),提高综合鉴赏力和感悟力;在语文学习中树立“生活意识”;,变“技巧”为“意识”,方能在语文改革的大潮中稳立鳌头。

  本解析为中教数据库名师解析团队原创,授权中教数据库独家使用,如有盗用,依法追责!

  来源:中教数据库

倾力推荐>>中学中教数据库2013年高考专题 2013年高考在线估分
历年高考真题>>2012年高考真题 2011年高考真题
资讯专题>>2013年高考成绩查询 2013年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
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13年录取日程及查询方式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