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发掘领队:“曹操墓”可能是二次葬

2019-11-17 12:52:59

发现曹操墓的重大新闻公布后,我们又做了哪些重要工作,这些工作对曹操墓的论证又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我想大家一定很关心,因为它既牵涉到大家关心的墓葬工作进展情况,又希望了解我们工作的结果会不会与“曹操墓”的结论相冲突,是不是为曹操墓的论证提供了新证据等。因此,我们不妨现在向大家做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汇报,以答谢那些关心曹操墓的爱好者。
  
  要介绍我们的工作,首先得谈一谈这场争论对我们工作产生的影响,因为这场争论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进度。
  
  自从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公布以后,一时间争论之声就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使我们应接不暇,其来势之猛、声势之大,是我们每个人都始料未及的。大有将我们彻底淹没、完全否定之势,险些形成一个社会事件。因此,它对我们之后的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其实,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曹操墓墓室清理完毕,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全部结束,还有许多工作在等着我们去做,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如墓葬的地面建筑问题,二次葬问题,陵园、寝园范围的调查,陵园的布局,文物的修复,出土物的深入研究,发掘资料的整理,报告的编写,墓葬的保护和复原等。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在发掘之初就有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可是,这场持续不断的争论将原来的计划彻底打乱了。
  
  为了二期发掘工作能正常开展,我们四处奔走呼吁,最后经多方协调才得以进行。二期发掘始于2011年4月,止于9月,基本上解决了二次葬和地面建筑的问题。
  
  有的学者可能会问,正常的考古工作应该是在发掘过程中就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为什么直到墓室清理完毕了,你们才开始做这些工作呢?你们这样做是不是违反了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是完全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所规定的程序进行的。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必须交代一下当时的发掘背景和我们的工作安排。
  
  曹操墓发掘开始不久,就遇到影响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河南省安阳县财政受到了巨大冲击,有限的财政支持不允许我们打持久战,所以我们的发掘被规定在2009年底前完成。其实该墓发掘之前它的研究价值有多大我们心里都没底,因为该墓葬经过多次盗掘。所以,如果能够解决墓葬的性质问题,不仅可以产生极大的学术价值,还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工作经费,考古工作也不至于中途夭折。而且,这次考古发掘是一个跨年度的项目,要经历雨季和冬季,因此,我们必须搭建保护大棚,以避免夏季的雨水浸泡、冬天的大雪覆盖而造成探方塌方等危险发生。但是因为县财政困难,大棚的搭建工作迟迟没能顺利进行。因此,为了不耽误工期,我们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工作方法。比如当我们将墓葬开口层位上面的晚期叠压地层清理到一定深度后,并没有继续向下清理,而是保留了大约20厘米的地层作为保护层,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在清理墓道和墓室内的填土时,人员出行踩踏和出土车辆碾压对遗迹造成破坏;另一方面留待墓室清理工作结束后,等解决了墓葬性质等问题,再细致做这些工作。
  
  为了避免雨水对墓道两壁浸泡所造成的破坏,我们在清理墓道时也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在墓道两边始终保留了1至2米的填土没有清理,作为墓道壁的保护层,在墓道底部也留下了大约30厘米厚的保护层。等大棚搭建起来,墓道和墓室内清理工作结束后,再去掉这些保护层,这样,下面的遗迹都会被完好的保护下来。
  
  事实证明,我们的这种工作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我们清理完墓室之后,再进行其他遗迹清理,也就是说进行二期发掘时,尽管隔了很长时间,这些遗迹还是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因此,二次葬和地面建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二次葬的问题在发掘之初我们就注意到了,比如我们在发掘墓道的时候,就发现墓道西端延伸到了墓葬前室的中部,将墓室上面的填土给打破了。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墓道被第二次打开过。为什么会对墓道进行第二次打开?又是谁打开的呢?是盗墓贼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般的盗墓行为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和环境的制约,是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他们最多是在墓葬的某个部位挖出一个盗洞,不可能将整个墓道全部挖开,然后再进行回填,并经过夯实。在我第一次通过盗洞下到墓室内调查时,看到墓门封堵得非常完好。如果他们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盗墓,势必会将墓室里面的文物全部盗走。但事实上,我们在发掘墓室的时候,在墓室里清理出了数百件随葬品,而且在墓室内发现有3个葬具,正好出土有3个人骨个体,这就说明了该墓葬是一座合葬墓。因此,也就完全排除了该墓葬有从墓道打开进行盗掘的可能性,唯一能够解释得通的是二次葬,也就是后来合葬所造成的结果。
  
  那么,仅从这些推测还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学者在看过现场之后,认为有可能是曹操生前墓葬已经建好,由于他还没有去世,暂时进行了封存,等到建安二十五年他去世时,再进行打开,这种遗迹极有可能是那时造成的。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因为曹操下令建造自己墓室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六月,他去世时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时间是相当紧张的,也许这时他的墓葬建设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我的这种推论后来得到了证实,因为我们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细节,那就是曹操墓前后主室的墙面都用白灰进行了粉刷,而其前室北侧室内的墙面非但没有进行粉刷,连其砖缝都没有用石灰勾缝。因此,墙面显得非常粗糙,高低不平。是墙皮脱落了吗?我们清理的结果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在墓室内的淤积土里并没有见到任何墙皮脱落留下的遗物。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由于时间紧迫,当时没有来得及进行粉刷。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知道曹操去世时正是寒冷的冬季,而且墓室又处在地下很深的位置,也就是曹植在其《诔文》中所说的“窈窈玄宇,三光不入”的地方,下面一定非常潮湿,如果当时北侧室刚刚垒砌好,还没来得及粉刷,而此时再进行紧急粉刷就会十分困难,因为潮湿墙面上是挂不上白灰的。这也说明了曹操去世是很突然的,也契合了文献中所记载的曹操突发疾病、很快去世的情况。这样就排除了墓葬早已建好、进行暂时封存的可能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后来合葬所造成的结果。因此,经过考古工作,找出其他相应证据,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我之所以坚持要进行二期发掘的最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在二期发掘中到底找到了什么证据,有什么可喜的发现呢?我将在下一篇中详细向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