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焦虑烦躁情绪反复无常
前日,高三学生珊珊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华医院心理门诊,这位家长介绍说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睡眠失常,有时半夜起床发愣,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沉闷。“孩子以前在班里成绩一直是很优秀的,可是最近成绩明显下降。”在问及珊珊自己的感觉时,她说“我老是担心自己考不好,一看到模拟题,脑子就一片空白,以前会做的题现在都不会做了,而且越想越头痛,现在一看见考试卷子手就抖,有时连题都没法答了,可是自己控制不了。 ”
此外,珊珊告诉医生,半个月前,妈妈说,她同事家孩子去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希望她也能考上北大。“如考不上,会让妈妈失望。 ”从此,珊珊每天格外努力,但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以至忧虑失眠。
心理医生白鹰认为珊珊不是得了什么病,而是紧张所引起的,于是为其做了脑电图等一系列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症状,在排除一切器质性疾病之后,白鹰诊断其为考试紧张综合征。白鹰介绍,连日来,类似珊珊这样的考生不少,一天能接诊两三例。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温顺女孩突然变得暴躁,稍不顺心就撕书摔笔。经问诊了解,该女孩父母除了每天换着花样做好吃的、唠叨女儿要注意身体外,父亲还在客厅放了个倒计时牌,让女儿压力太大。
原因:家长情绪影响考生
医生问诊发现,80%的患儿睡眠失常、心理焦虑大多来自父母的不当引导,“大部分都因家长自乱阵脚所致。 ”
家长谢女士称,“儿子数理化原本学得比较好,但最近发现状态很不佳,考试成绩也不理想,是不是心理紧张呢?”心理专家建议谢女士与孩子多沟通,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你对孩子这样说,‘你考多少分,爸爸妈妈都高兴。’”专家安慰谢女士说:“如果孩子现在模拟考试差了一点反而更好,易于查漏补缺,现在离高考还有一点时间,来得及。 ”
专家称,有些父母过度关心、关注高考,希望让孩子感受到“高考不光是自己的事还关乎整个家庭”,让孩子觉得“一旦没实现父母的愿望,可能让父母失望,或自己无颜面对”,由此产生焦虑,引发心理疾患。
专家认为:目前,正是孩子高考心理调试阶段,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除正常的增加营养外,不要过度强求,更不能用攀比、激将的办法,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同时,尽量让孩子参加适量运动,放松心态,消除疲劳。同时,家长的焦虑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更没有必要全家人像准备“战斗”一样,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地照顾,那样只会让他们感到紧张烦躁。在家庭方面要采用支持心理治疗,如耐心听取他们的诉说,对他们的痛苦适当表示同情,消除他们的顾虑,以帮助他们解决不安全和失败的心理,使他们尽快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