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时运送战俘船只被称“地狱之舟”

2019-10-14 13:47:50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日本利用占领地俘获的劳工及战俘从事各种劳役,此图为行进在“死亡行军”途中的战俘
  占地约5万平方米的“奉天俘虏收容所”全貌
  昨天,我们在《揭秘68年前美军空降沈阳的“火烈鸟行动”》中,讲述了二战期间美国军事情报部门派6人行动小组空降沈阳,营救被日本关在盟军战俘营的高级别战俘,这其中最重要的战俘就是美军菲律宾战区最高指挥官乔纳森·温莱特中将。
  温莱特将军如何成为战俘,在菲律宾被俘的他为何被千里迢迢秘密运往中国东北?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档案室里,陈列着一份《奉天战俘营名录》。这是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解密文档,2007年美国二战对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回访时,将其捐赠给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名录里记录了奉天战俘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军衔和本国所属部队、负伤时间、负伤地点。名录中包括了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俘虏的所有盟军高级将领的名字,其中就包括美军菲律宾战区最高指挥官乔纳森·温莱特中将等人。
  日本偷袭珍珠港回应美国的经济制裁,激起美对日宣战
  1936年,随着对中国侵略的日益加深,的野心也逐渐膨胀。这一年的8月,日本广田内阁制定了《国策基准》,确定了“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的根本国策,南北并进战略正式形成。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速战速决,3个月,然后“北进”攻苏。日本完全轻视了中国军民的民族意志,中国军民的英勇拖住了日本2/3以上的兵力,牵制了日本攻苏的步伐。“北进”战略受阻,决定实施“南进”战略。
  1940年8月,日本近卫内阁提出了“圈”计划,决定趁着欧战正酣之机,夺取英、美、荷在亚洲的殖民地,掠夺东南亚的战略物资,妄图把整个东南亚、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都纳入到自己的版图。9月,日本与德、意两国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同盟正式形成。之后,出兵进驻法属印度支那,为大规模攻击西南太平洋做准备。
  日本的“南进”战略,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一向“坐山观虎斗”,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石油和钢铁禁运,企图迫使日本妥协。面对美国的经济制裁,日本军部和政府对“南进”战略的实施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最终,日本陆海军统帅部以“一滴血就是一滴油”为由,逼迫政府早日对美开战,以回应美国的禁运政策。
  1941年10月18日,主战的东条内阁成立。12月1日,御前会议决定向美、英、荷开战。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指挥联合舰队,偷袭了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美菲联军孤立无援,用蛇、猴子、大蜥蜴充饥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先后侵占了泰国,香港,马来亚等地区,之后,仅用一周的时间,便攻下了被认为固若金汤的“东方直布罗陀”新加坡,迫使英守军司令白思华举手投降,俘虏13万人。
  1941年12月,大举入侵菲律宾群岛。24日,两个主力师团对驻守马尼拉的美菲联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美菲联军总司令将军命令美菲守军放弃马尼拉,退守巴丹半岛和科雷吉多岛,准备长期抵抗。
  由于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专注于大西洋和欧洲战区,因而在菲律宾作战的美军得不到人力和物资上的补给。美菲联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不得不用蛇、猴子或大蜥蜴来充饥。很多士兵患上了疟疾、脚气等热带疾病,美菲联军士气低落。
  1942年1月2日,马尼拉失守。3月11日,奉总统的命令离开菲律宾飞往澳大利亚就任西南太平洋联军总司令。在踏上鱼雷艇的那一刻,转身望了望这个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坚定地说:“我一定会再回来的!”留守吕宋岛的温莱特被提升为中将,临危受命负责指挥美菲联军。4月9日,突破美菲联军最后防线,巴丹半岛失守。巴丹最高指挥官金将军决定投降,约7.5万美菲联军士兵被俘虏。5月6日,科雷吉多岛被攻陷。回天乏术的温莱特将军向华盛顿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我的部队和我本人已经完成了所有人类能做过的一切……我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对我顽强军队的无限自豪去见指挥官了。”之后,温莱特将军率1.5万美菲盟军投降。至此,近10万美菲盟军被俘虏。
  日本人夺取了战俘们身上仅有的食品、饮水和其他一些有用的东西。然后,战俘们在1000名日本士兵的押运下,徒步行军,前往120公里以外的奥德内尔集中营。在这次并不漫长的行军中,美菲战俘经历了非人的折磨。战俘们遭到日本兵肆意的殴打、侮辱和随意的、暴晒、活埋,不给吃的、喝的,不许睡觉,最后有两万五千多名战俘死在了巴丹行军及奥德内尔战俘营。
  运送战俘的船只被称为“地狱之舟”,只有5艘抵达日本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的物资和能源补给严重不足,特别是“南线”战场开辟后,南北两线作战,已经疲于奔命。为了维系和扩大战争,日本政府采取了“以战养战”的政策,利用占领地俘获的劳工及战俘从事各种劳役,以补充日本国内和海外占领地劳动力的不足。日本大将在对俘虏收容所所长训话时说:“要活用劳动力与特殊技能扩大我们的生产。”
  “巴丹死亡行军”活下来的健壮者一部分被日本公司相中,同科雷吉多岛陷落后的美、菲战俘一道,被运至日本做苦力。当时日本的大公司,例如日本三井矿业公司、三菱矿业公司,先后派出11艘船用于运送战俘驶离菲律宾。运送战俘的那些船只被称为“地狱之舟”,由于这些日本船只没有按照国际惯例悬挂红十字标志,因此大多遭到盟军舰队的袭击,只有5艘抵达日本,而其余几只船上的几万名战俘随船沉入大海。
  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东北四省,奉天(沈阳)一直处于日本的魔爪之下。奉天是中国东北的重要工业城市,交通便利,农业和矿业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日本占领了奉天,也就拥有了一份巨大的保障。日本在奉天设立了很多兵工厂,为侵略战争服务。但是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奉天的兵工厂缺乏劳动力,尤其是有技术的工人。而美英战俘中有许多机械师,因此,日本从美英战俘中选择大批具有机械加工和修理经验的技师运往奉天。
  1942年10月,经历“巴丹死亡行军”的另一部分美军战俘在马尼拉港乘“鸟取丸”号到达高雄和朝鲜的釜山,之后乘火车到汉城,进入安东(今丹东)境内,到达奉天。在马来亚和新加坡被俘的英国和澳大利亚战俘从新加坡乘“深井丸”号途经越南西贡以及高雄港到达朝鲜的釜山、汉城,在与美军战俘会合后,同往奉天。一部分英国和荷兰籍战俘,分别自香港和印尼乘船,辗转台湾和朝鲜,再乘火车被押解到奉天。在40个昼夜中,船舱拥挤、环境恶劣、食物短缺,许多战俘死在了途中。
  第一批盟军战俘抵达奉天后,被临时囚禁在北大营
  1942年11月11日,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第一批盟军战俘1300多名抵达奉天。这样的天气,盟军战俘们从未见识过,也从未领略过。
  他们被临时囚禁于原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住在具有东北特色的地窨子里。白天战俘们要步行到5公里以外的工厂——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做工,因为天气寒冷、缺医少食等原因,大批战俘死在了集中(战俘)营里。
  1943年6月23日,发生了3名战俘逃跑的事件。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加强对战俘的控制和管理,也为了提高战俘的工作效率,日本人在“满洲机械株式会社”旁边修建了一座永久的战俘集中营,日本人称之为“奉天俘虏收容所”(即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集中营占地约5万平方米,四周建有高大的围墙,墙上布有电网,集中营四角建有木质的高大岗楼,用以监视战俘们的活动。1943年7月29日,盟军战俘被转移到了“奉天俘虏收容所”。在奉天俘虏收容所的盟军战俘,最多时达2000多人。1944年,又相继建立了“奉天俘虏收容所”的三个派遣所,作为战俘的劳役区。此外,还有一些战俘在战俘营中从事小卖部、物品管理、炊事值班、理发、医务、缝纫、木工、车库、农田种植等工作。
  1944年,又相继在当时的四平省的郑家屯(今吉林双辽)和西安县(今吉林辽源)设立了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一、二分所,用来关押盟军的高级将领。温莱特将军被俘后,先后关押在菲律宾的打拉战俘营,台湾的花莲、玉里和木栅战俘营。1944年10月下旬,温莱特同一批高级战俘被转押到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一分所,12月1日,又再次被转到了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二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