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中的习题教学
无锡市堰桥中学 石武贤 (214174)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高考试题旨在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笔试为主的高考,这些又都是通过考生的解题、答题来反映的。所以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高三,习题教学所处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我们重点抓了习题教学 。
一、习题的选择
1、 习题选择要体现基础性
《考试大纲》对试题的难度做了明确说明,试卷包括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各类题比例大体控制在3∶6∶1。它表明易、中题约占全卷的90%。从高考录取情况看,学生只要能拿到这90%中的80- -90%(108--120分)就可以录取到本科院校;从知识的依赖关系上看,只有中低档题过关了,才有条件和能力处理难题;从学习兴趣上看,只有让学生从做中低档题的多次成功中体验愉悦,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我校是惠山区层次最低的一所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本一基本与他们无缘,要考本二也存在比较大的困难,那些灵活性强、综合程度大的难题与我校学生的相关性很小,学生也基本上得不到分,因而我们把得分重点定位在中、低挡的题目上,尽量避免难题、偏题和怪题。在选题时,以基本的经典题型为例题和习题的主干,注重对易、中题的分析处理,将它们作为方法探讨、思维训练、规律总结的重头戏,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基本题并不是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题目,而是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桃子”,使他们始终处于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开“小灶”的形式适当辅以新题、难题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习题选择体现典型性和启发性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又不能完全埋没于题海中,因此,我们在选题的时候,进行反复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启发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题目做例题、习题。实践告诉我们,高考化学试题保持了试题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这些试题都是经过命题专家精心制作而成的,经得起评价并起导向作用的好题、妙题。所以在平时训练中,选择高考试题中适合我校学生能力范围的习题。通过这类题目的分析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理清思路、抓住关键,从而使学生从解题思路、解题规范等方面手到启发,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阿佛加德罗常数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试题重现率几乎100%,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深刻性、严密性、科学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但无论试题如何变换,总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陷阱:①条件状况②物质状态③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 (如d2o)④某些物质中的化学键⑤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⑥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及水解等。
例(06年江苏第6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l 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6.02×1023
b.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 o2(标准状况),反应
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3
c.32 g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6.02×1023
d.22.4 l n2中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
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考。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仔细分析、比较、作出判断。
二、作业的布置
1、体现知识的滚动性。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感觉是繁、杂、乱、多,高考复习时间又长,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记忆曲线”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每次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我们采纳了区教研室的意见,既关注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主题,又注意了知识的前后滚动。滚动的知识点一般是学生掌握的较差的热点、重点、难点或错误面较广的习题,通过反复变通,帮助学生加强对薄弱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体现学生的层次性。由于多种原因,每个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应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求全班学生做同样数量、同样难度的作业是不可取的。为了确实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入高三复习复习阶段,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紧密联系高考试题的“3∶6∶1”,将作业分成a、b、c三组。具体而言,a组是基础习题,让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完成30%基本题和60%中档题中的大部分;b组作业是提高型习题,基础中略带灵活性,让中间学生完成30%和60%的全部题目,适当选做一些有灵活性的题目;c组作业是发展型习题,思维含量较高,综合型较强,让学科尖子在100%的试题上下工夫,这样,使得全班学生都能得到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既重视了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尖子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作业的批改
高三教学时间紧、内容多,因而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可能一一评讲,高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纠能力,为了体现人本主义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在作业批改中,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利用个性化、情感化的对话式语言对不同的错误情况写不同的批语。评价内容尽量具体、有针对性。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自觉性较好的同学,常常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错误,如概念混淆、忽略关键、说理不清、遗漏符号等等,我采用了“自纠法”──就是针对不同的错误方式,通过符号、提示、置疑等方式,以暗示学生错误的性质或给出探索的方向,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找到正确答案、总结解题规律。如符号法,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处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错误性质,暗示学生及时在错误处纠正。常用的符号有:划线叉号( ──× )表示划线部分有错误;缺漏号(∧或∨)表示补上必要的漏缺部分;疑问箭号(─→)表示此步推理条件不足;箭头叉号(─→)表示此步推理错误等等。
对于成绩相对较好、思维能力较强、但审题不仔细、只求速度忽视质量的学生(大部分是男生),我们采取了启发式、警钟式的批语。这部分学生草率马虎、审题粗枝大叶,对题意似懂非懂,解题时思路混乱,甚至答非所问。对这样的作业,我写下这样的批语:“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仔细审题后才能做题。”“努力挖掘隐含条件,冲出题目的陷阱”“马虎不改,难有作为!”等等。当学生看到批语后,就会重新审题,豁然开朗,迅速找到正确的方法,改进粗枝大叶的习惯,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这样的批改方式不仅传递了老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融洽了师生感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当然,批改的方式还有很多,相信在座的各位专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和更好的锦囊妙计。
四、习题的评讲
1、讲评要注意时效性:讲评是解决学生已经出现的急需解决而又未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必须重视讲评的时效性。一般当天的作业,我当天批阅完,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评,这样就充分应用学生头脑中鲜明的记忆表县象,及时纠正错误,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讲评要注意针对性:在作业批改时,我每次都做好数据统计、错因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掌握讲评的第一手资料:明确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确定评讲方案──是弥补知识缺陷还是讲知识的深化理解、灵活运用还是解题方法指导,做到讲评时心中有数,加强讲评的针对性。
3、讲评要注意规范化:带了好多届的高三,发现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对习题的理解完全正确,但考试时就是拿不到满分,主要扣分原因就是书写不规范、过程不完整,纠其原因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以前在习题讲评时,我比较重视审题、析题、解体技巧、思维方法等方面,至于解题的过程很少完整地进行板书,尽管我非常强调解题过程要规范化,但学生的解题过程还是不符合要求,不是没有“解、设、答”就是数据的应用没有来龙去脉,跳步骤、计算过程不带单位、不注意有效数字等等。可见老师的示范作用多么重要。在本届高三的习题讲评中,一开始我就特别注意了这个方面,做到语言表达、化学用语的书写、单位的使用、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和解题过程的完整性,效果的确明显。大多学生要么不会做,会做的题目基本拿满分。
4、讲评要注意审题方法的培养:解题要正确,审题是关键。从作业和考试中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审题不严,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和限制条件不重视而造成错误,导致严重失分。所以在讲评时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习题讲评时我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索,对习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句要求学生用笔圈一圈、划一划,仔细推敲其含义;若题目比较长,信息量较大,则阅读到分号或句号时适当停顿,仔细分析这一段话中能否得到一些解题信息,并做好记录;若遇到习题中物质较多,实验操作方法又多,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时,则引导学生借助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方程式等)和图表、曲线等将繁琐复杂的文字叙述转化为直观、形象、简洁明了的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从而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目的。在平时的作业中,我们就要求学生按照讲评的模式,把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句划出来,把思维过程用图表、符号表示出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审题时“粗枝大叶”“跑马观花”的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五、习题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