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志愿填报攻略大放送

2019-09-29 08:53:11

临阵更需磨枪

虽说不是一考定终身,但十二年寒窗苦读,高考毕竟是重要的检阅之一,除了优秀的成绩,准确地填报志愿更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如何有的放矢地填报志愿,我们请来高考咨询资深专家为你解惑。

1 大处着眼,小处精心

受访人:熊丙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考咨询专家

参照分数不如参照比例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患得患失,竭尽全力希望资源最大化,即以自己的分数报考尽量好的学校。在这种期望下,很有可能反而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

其实,高考试题每年的变化都很大,如果以模拟或者联考的分数来衡量自己的实力,很容易出现偏差。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己在学校的甚至在区里的排名来确认自己的实力排名,确定一个比例,即自己是属于前10%,还是20%,或者50%。因为高考本身也是根据全体考生的总体分数情况来划定分数线,所以分数是没有绝对值的。而且相对于个人的发挥情况,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区的教学水平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过大的波动,相对比较稳定,是更值得参考的客观数据。

一本选学校,二本选专业

在实力定位比较明确以后,要了解同一批同一档次的几所学校备选。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学校最关键,而不是找到所谓“最好的”学校。在考生报考的时候,我们一般的建议是如果在一本的范围内选择,就以选择尽量好的学校为原则,专业可以有所牺牲;选择二本的话则恰恰相反。

因为在一本的学校中大多是“211工程”名单之内的大学,各学校之间的名气、办学实力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这对将来的就业影响也会有很明显的不同。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自有其深远的原因,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尽量选择综合实力更强的学校,当然同时也要做好进到名校后专业可能会被调剂的心理准备。毕竟一些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其中的学生大部分是被调剂进去的,要考虑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本学校的选择,由于学校之间已经不存在名校与非名校的差别,办学环境基本上差不多,但学科特色要更加明显。虽然也有综合性大学,但以专门类大学为主体。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专业就更为重要了。首先,自己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指引。其次,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学科也很值得参考。再者,社会需求就是就业的指南。三者结合,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不可忽略的三个细节

调剂:一般高校承诺,只要上线且服从调剂的学生,都会被正常录取,因此服从调剂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同等条件下,服从调剂无疑是最后的加分砝码。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好选择服从调剂。而部分服从调剂但是否不去农业类专业,是否不愿走读等,也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条件慎重选择,毕竟完全服从调剂是更容易被录取的。但同时也必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准备承受任何调剂结果。要特别提醒考生跟家长的是:如果这一栏没有填写,将被视为不服从调剂,所以务必谨慎填写。

提前批:军校和师范类院校有很多提前招生的专业,提前批的志愿填写不影响后面的录取批次,即便没有被录取还是可以参加后面的录取工作,对考生来说是多了一次机会,势必要好好把握。但是,一旦被提前批的院校录取,就不能再进入一本的录取程序,所以填写要慎重。而且有一些专科学校也在提前批有招生计划,如果误填而被录取,那么真可谓损失惨重,一定要仔细看过报考指南的介绍再做决定。

志愿搭配:有说法称,第二志愿要比第一志愿的学校在历史录取分数上保持30分的差距,其实是错误的。事实上,哪些学校在往年的招生工作中,有比较多的录取第二志愿考生的惯例才是最值得参考的。比如华东理工大学虽然在录取分数上可能跟复旦大学有30分以上的差距,但是同为沪上名校,华理工鲜有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情况,所以显然不可以做为第二志愿的备选学校。

  2 知己知彼,出其不意

受访人:马迎春

逸思EAS国际教育机构高级教育顾问

知己——了解自己

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和家长要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1、性格特征/职业倾向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知道,志愿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关注兴趣,但是并不意味着只要喜欢就可以,适不适合和喜不喜欢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这里,先对大家一般所认为的文理两科做一个分析:

就理科而言,分为理——以科学理论为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专业,适合逻辑思维强的考生;工——以技术类为主,包括机械制造、自动化设计等专业,适合动手能力强的考生;医——生物医学类,适合有较强的形态感的考生。

就文科而言,分为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适合能够静心钻研学问的考生;社会学科———包括、经济、法律等专业,适合活动能力强,对社会问题敏感的考生。因此,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做一次全面的职业倾向测评和性格测评,通过科学的测评结果指导志愿的选择。

2、成绩排名

这里指的成绩排名并不是近期一模、二模的成绩排名,而是高三一年的综合成绩排名和年级的大排行,再根据学校每年的升学比例为自己确定一个志愿选择的范围。

3、加一学科和体检结果

在考生可以选择的285个大专业中,不同的学校、专业对加一学科的要求有所区别,因此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加一学科对所选志愿进行调整;另外需要了解学校和专业对于体能状况的不同要求,根据体检结果调整志愿。

知彼——了解招考信息

合理选择高考志愿,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情况,相应地要搜集、掌握大量的资讯。一般来说,既要认真了解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等现实的基本情况与规定,又要通过调查和分析,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未知问题的信息资料。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政策细读

有关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的政策规定,特别是报考条件、优惠加分政策、录取批次安排、录取流程等,要及时认真掌握,主要依据当地招办和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和信息。另外,对于权威新闻媒体发布的最新招生政策和招生信息要予以关注。

2、了解院校信息的途径

第一层次:通过权威的机构(包括教育考试院、区县招办)公布的信息,了解每年在本市招生的学校、专业、招收人数、报考总人数、各科类考生人数和录取比例各为多少,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第二层次:通过志愿高校的招生章程,仔细了解各类学校在本地区分专业的招生计划数,以及与往年相比招生录取比例的变化等,各特殊类型招生形式分专业的计划数;本市院校、外地院校在本市的招生计划院校的概况,学校的类型(公办、民办等),办学基本条件;招生专业的特点与要求,包括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的补充规定、某些专业对新生的限定性要求、收费标准、助学情况、毕业生就业途径等。

第三层次:详细了解志愿院校(专业)近三年的计划人数和实际招生人数(各志愿录取情况),确定是否有机会二志愿录取,以及二志愿录取时的限定条件;了解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与最高分相比较可以进行专业选择;与最低分相比较可以考虑是否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与平均分相比较可以确定进入的把握有多大)。

3、不可忽略外地院校

在报考志愿时,多数学生填志愿不去新(疆)、西(安)、兰(州),这方面各地高校数量排序依次是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武汉;很多外地院校在学术水平、教学等各个方面强于本地院校,所以填报外地院校录取满意率更高。

上海市教委本周一公布了2007年本市生源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优惠政策:毕业后户口迁回本市;最高可加20分投档录取;对录取到边远省市和生源不足的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给予一次性经济补贴等。(作者:黄韬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