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成长不能寄望于一颗“棒棒糖” 焦海洋/图
近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年级新生报到有惊喜,学校给所有独自来校报到的新生发放“红包”——100元现金或者同等价值的手机充值卡。日前,中青政学工部透露,经初步统计,约有1/10的新生将能获得此奖金(据介绍,今年该校报到新生总数为1145人),名单将于近日公示于校内网站上。这还是高校首次物质奖励独自到校报到学生。(9月9日中国经济网)
大学生真是时刻吸引公众目光的群体,以至于其报名时家长应不应该陪护都成了一个社会热议的话题。不知道这样的争论有没有意义。家长陪同报名并不意味着儿女没有独立性,或许只是为了确保安全,毕竟社会的治安远没有到让我们高枕无忧的程度。同样,独自报名的学生就能说其是自立的吗?显然,独立报名与否并不是判定独立性的标准。一切关于此的争论都不应忽视这样的事实,大学生独立性的养成是长期、渐进过程,期待新生报名赋予大学生独立性显得缺乏耐心和不切实际。
回到开头的新闻,“这还是高校首次物质奖励独自到校报到学生”。中青政学工部的李庚老师表示“奖励只是一个鼓励政策,钱少但是意义大。希望能给报到新生带来正面的提示,让他们从入学开始就树立自立精神,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理解学校的善意,寄望于经济刺激诱导学生独立性的生成。且不论这样是不是具备可操作(其实真的困惑校方如何鉴定学生报到时是“独自”的)。我更想知道这种诱导真的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吗?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这种努力实际效用是会与实施初衷完全背离的。
显而易见,中青院的这项措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使他们早点摆脱孩童的幼稚。只是,这样的红包还是会让人联想到小时候的棒棒糖。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同回忆,孩提时父母为了让我们做某件事情往往会许诺事成之后奖励一根棒棒糖,相对应的,学校老师惯用伎俩是奖励小红花。曾经的棒棒糖或小红花在我们成年之后再次进入了视野,只是这次的版本更为现实与诱惑,其对象也不再是不经世事的孩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生“红包”就是这样的棒棒糖,如同小时候我们按照家长的要求饭前洗手或者按时睡觉所得到的奖励一样。只是高校报到的新生不是小时候的我们,用诱导小孩的花招去诱导他们就有点低智了吧。
作为高校应该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判断能力,让他们知道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不应该用小小的物质刺激来换取他们行动的可能,更合理的情况是让学生知晓利害之后自觉行动。我们应该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去对待大学的新生,尽管成人世界也有物质奖励,但是绝对不会因为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得到。被“棒棒糖”诱导出的自立不是真正的自立,只不过是儿童的幼稚与天真。真正促使学生们成熟的也绝对不会是“棒棒糖”或者名曰“红包”。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