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传统文化实验教学刍议

2019-11-24 08:58:31

  作者:印正海

  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语文教学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应当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实施传统文化实验教学,应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重品读,研内涵,勤实践。

  一、品读真善美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贵在此,也难在此。现阶段,尤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而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及运用的问题的出现。

  (一)品中求“真”义

  儒家经典,抛弃了人们运用得烂熟的话语,重用质朴而节制的语言,企图恢复语言、事物的质感,让人们回到原初,以最质朴的形式重新感知世界的生动性,使得语言往往具有生发性,故而品读原文显得十分重要。

  (二)品中求“善”意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至善,注重道德修养,以达到人生高尚的思想境界。“明德”的核心是修身,为第一要务;“至善”强调明辨是非善恶,实现自我超越,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创新教学方法,结合语言训练,深化“立人”教育,无疑十分必要。

  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应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集体重点品读。

  如,怎样理解《大学》中的“止于至善”?经反复诵读、小组讨论激发和教师必要引导,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层层提高:“止于至善”是指“明明德”以及“亲(新)民”的最终结果都要尽力达到圆满。强调了有关主观、客观在对内、对外方面的奋斗目标,更突出了主体“明明德”对于“亲(新)民”“至善”的重要性。“至善”没有固定标准,一切在向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就是对于“止于至善”所作努力最生动的具体体现。

  品词析句中如没有感悟,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该细嚼处细嚼,该慢品处慢品,可求得认识上的飞跃。

  要在品读中求得“善”义,需及时温故,以期学生能有新的学习发现。

  (三)品中求“美”味

  经典是神圣佳品,也是艺术宝库。让学生深入品味其中的“美”味,有利于语言、道德、学问、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对经典教材中的诗文(特别是诗歌),引导学生想象,有助于造就学生一双鉴赏古诗文的慧眼。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夯实语文功底,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陶冶思想情操等很有帮助。可采用让学生根据诗文意境拍摄录象、视频交流等方法,共同感悟崇高美好的精神境界。

  对经典诗文,强化诵读,感悟情感之美,有利于学生弄清“我是谁,我该向何方,我该干什么”。

  《孙子兵法》《大学中庸》许多诗文富有激情,说理精辟,雄辩滔滔。《孙子兵法》的“美”核心在于“真”,既有别于儒家的“中和之美”,也区别于核心为“玄”的道家庄子的“美”。而《大学中庸》的语言,则既质朴自然又华丽天成,有对称之美,体现着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二、落实情意行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情——意——行”本是一个整体。

  通过书面“践行承诺”“列表自测”和“进步统计”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等方面每日“三省吾身”,常练反思操。互结更多好友,开展个性写作求美,接力写作寻美,集体创作探美等“与友同行”活动,推动学习等共同进步。

  传统文化实验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和艺术美。在经典传统文化教学中,如能赋予现代理念,赋予当下学生喜爱的生活元素,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爱国思想的教育、高尚人格的培养和审美品位的升华,必将使教学走进崭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