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东诸城繁华中学 于立婷 邱少坤
综合历年各省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特点,易考、易错、易混点不外乎以下十种情况,只要抓住重点,析透例题,掌握规范,标点题就一定会过关。
一、概数、约数中间加顿号。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如果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如:
今天下午三、四两个班的同学参加学术报告会。
二、并列成分之间顿号、逗号、分号混淆。
如2011年江西卷:
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解析】顿号、逗号、分号都可以表示并列成分的停顿。顿号一般用在词语间停顿,逗号一般用在谓语或分句间停顿,分号一般用在分句间停顿。用逗号能分开分句间层次时,用逗号而不用分号;相反,表述一层时用到了逗号,那分层与层之间用分号。以上例句就应该分号变逗号。
再如2012年江西卷:
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解析】“大陆同胞”与“台湾、香港、澳门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这三部三并列,因为“台湾、香港、澳门同胞”之间用了顿号,所以,“大陆同胞”后面不应用顿号,应用逗号。
又如1997年全国卷: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解析】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看似词语,实则是三个分句并列,所以三者之间不应用顿号,而应改为逗号。
三、非疑问而用问号
如2009年山东卷:
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解析】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不需要人回答,句子就不用问号,因而句中两个问号都删去。
四、冒号的作用不明确,导致误用。
冒号的作用有两种:提示下文,总结上文。冒号的作用关系到句末,如果到句末不再是领起的内容,说明误用。
如2012年江西卷:
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解析】冒号的作用关系到句末,而“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不是认为的内容,所以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在“心理异常”后逗号变句号。
再如2012年湖北A卷:
青松自有青松的精神;梅花自有梅花的风韵;红杏自有红杏的丽姿,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
【解析】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这”前应将逗号变为冒号,其余分号变为逗号。
五、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