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白芍和赤芍,以现代中药药理认识而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中药材。但植物学的角度来看,白芍与赤芍又同属一科植物即毛茛科,且几乎是同种,可谓原系一家。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赤芍与白芍的区别有哪些?
一、形状区别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多为栽培品,主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在河南,山东,陕西,贵州,湖南等地亦有栽培品.一般于种植后4-5年采收,夏秋二季采挖.
其饮片形状为:
1.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粗细均匀,长5-20厘米,直径1-2.5厘米.
2.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平滑或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未除尽的棕褐色外皮.
3.质坚实,不易折断,横断面较平坦,角质样,类白色或微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木部射线放射状.
4.气微,味微苦,酸.以条长,质坚实,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川赤芍的干燥根;多野生.主产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四川等地.春秋季节采挖.
其饮片形状:
1.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皱沟,须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有的外皮脱落:
2.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
3.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二、药理区别:
1、赤芍功效
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2、白芍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更多赤芍与白芍的区别信息请继续关注装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