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追溯到30年前,普通杭州家庭想买一台最小的9英寸黑白电视,还得凭关系,走后门。
从第一台排队抢购来的“板砖”式录音机,到家庭影院里五花八门的录、放、摄设备;从凭关系买来的第一台9英寸黑白小电视,到如今的大背投、液晶时代;从学校里一两台运行缓慢的PC-81老式微机,到家家摆放的超轻超薄笔记本电脑……几十年前杭州人想都想不出来的高科技玩意,如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家家可寻。
家里家电面孔的变化,默默记录下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整个时代的巨大变迁。
【五六十年代】家用电器的空白期
“当年我们家还有一样家用电器!”
“啊?”
“手电筒嘛!”
赵本山的春晚台词让无数男女老少笑破肚皮。其实,这段对话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真不算太夸张。物质匮乏的五六十年代,人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四处奔波,家用电器对大多数杭州人而言还只是个遥远的梦想。当时的普通杭州人,家里别说什么像样的家用电器,就是连电插座也没几个,因为根本用不着,许多偏远乡镇更是连电都通不上,照明还要靠煤油灯。即便是在杭州市区,也只有夜晚照明使用的电灯。如今,不少老底子杭州人回忆起当时的家电,会不约而同想到手电筒!“那时,手电筒的电池要好几毛,为了省钱,除了紧急情况,平时都不轻易用的。”张大妈回忆说。
【七十年代】家庭娱乐“主角”是收音机
国内第一次播出电视信号是在1958年,可惜那时的电视机在国内实属凤毛麟角。即使到了70年代末,电视也还远远没有走入普通杭州人的家庭。在那个年代,杭州人流行的结婚“四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和缝纫机。其中,收音机是杭州家庭娱乐的“主角”。
相信很多老底子杭州人还记得这样的情景:1979年刘兰芳表演的评书《岳飞传》在电台连续播出,每天晚饭前后,一家人屏息静气坐在收音机旁,支棱着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捧着饭碗的姿势半天不动,每当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下回接着说”的时候,家家都传出“轰”的一片叹息……
【八十年代】手持空调使用证排队抢购
时间的车轮前进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流行的结婚“四大件”变成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录音机。不过,要备齐这四大件并不容易,必须得走后门托人找购买凭证。如果实在困难,其他可省略,但电视机是必备的,不然新娘子会觉得委屈,那会儿新郎倌可不好当。
“那时,一听到解百新进了50台彩电,就立刻排队通宵等着买。手里拿到了票子,还为谁先拿到彩电打架。”家住灯芯巷社区的陈大伯回忆起那时家电产品销售的火爆场面,颇为感慨。1987年,陈大伯在解百抢到一台18英寸的西湖彩电,让他家的小客厅成了“超负荷”电影院。每天晚上,由邻居、同学和朋友组成的十多个人的忠实观众群,会在连续剧播放之前准时到他们家报到。1988年,陈大伯家里再添了一台冰箱,是华日的。“我们还是很钟情本地的牌子,不仅有自豪感,而且相对而言,维修起来也比较方便。”陈大伯说。
而八十年代末杭州人手持空调使用证排队抢购的场面,也让杭州大厦的相关负责人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经常半夜守候在空调厂车间外,空调一下流水线,就立即交款提货,再赶紧运送到商场里,因为有好多顾客正在排队等着提货。”他说。
【九十年代】家电消费出现“井喷”
在九十年代初突破定点生产之后,中国家电业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相应的,家电消费也出现“井喷”,电视、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开始大量进入杭州人的家庭,快速全面普及。这段时间,家庭的彩电、洗衣机、冰箱等大宗家电普及率相继超过了90%,到了九十年代末,家电市场已是琳琅满目,完成了家电产品从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转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商场家电部的楼层位置也越升越高。最早在一、二楼,到了九十年代末,商场家电部的位置年年“高升”,楼层越调整越高,基本上都集中在四楼甚至五楼。究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从奢侈品转换为必需品,家电产品销售对传统百货商场的利润贡献度越来越小,因为“失宠”只能被逐级推入“冷宫”。另一方面,以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为代表的家电连锁企业,凭借“低价包销”的策略在这个时期迅速崛起,如今已经占据国内一、二线城市家电市场80%以上的零售份额,统称为“大连锁”,目前是中国家电市场上最重要的一种渠道模式。
【2000年后】电脑成为新人气明星
进入21世纪,新走进众多杭州家庭的是电脑,并且普及速度比以往任何一样家电都要神速。短短几年时间,电脑以及互联网已经无孔不入地改变着杭州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与此同时,微波炉、电压力锅、抽油烟机、烤箱等各式各样的厨房电器和加湿机、自动清洗机等小家电也开始热销,让杭州人的生活更加滋润。除了这些为大家提供方便的家电之外,玩乐型家电也日新月异,MP3、MP4、PSP的掌上游戏机、手机等小家电已经成为本地年轻一族的必备装置。
另一方面,人们的家电消费成了一种典型的品质消费,价格高低不再是大家购买家电的决定性因素,品牌意识、品质、环保、节能、精神文化和时尚的外观造型等消费升级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家电消费导向的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