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统招 高考资讯 《黑龙江省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磅发布

《黑龙江省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磅发布

2022-07-29 07:06:51


  7月2日,省教育厅向全省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印发了《黑龙江省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2035年,形成具有鲜明龙江特色、综合实力国内领先、若干领域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为建设科教强省,加快实现龙江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有哪些内容,小编带您看全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黑龙江省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卓越拔尖人才。

  ——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主动对接现代化新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坚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高校领导注意力、教师精力、学校资源、教学条件等各种资源主要围绕本科教学配置,多部门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总体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四个回归”全面落实,有特色的龙江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推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以学术研究型高校为引领、应用型高校为主体,支撑服务龙江六个强省和五大安全建设能力有效提升,以一流本科专业点为引领、服务龙江发展建设的专业布局更加优化契合,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育人能力显著增强,产教、科教、医教、军民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

  到2035年,形成具有鲜明龙江特色、综合实力国内领先、若干领域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为建设科教强省,加快实现龙江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行动

  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民族复兴新需要,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满足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发展新要求,担当内涵式发展新使命。更好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个根本任务;牢牢坚持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等两个重要标准;切实抓好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按照“四有好老师”以及“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期望和要求,引导教师做到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切实做到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以下行动的落实。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行动

  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育。

  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推动高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发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龙江优秀精神涵养道德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优化每一门课程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省级精品专业课程,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等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努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2.专业结构优化行动

  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努力建设3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300个左右省级一流专业点,推动建立一批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

  按照优化升级存量、前瞻布局增量、调整减少余量的原则,建立健全省级引导、高校自律、持续深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建设一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示范和引领,鼓励和引导高校把握战略机遇,研判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前瞻布局一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养老护理、儿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提前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高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推动一批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师范类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等专业认证,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先进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改造升级一批现有专业,推动已有专业的交叉复合,大力推进医学与理工文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已有的农林专业;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科教育中的领航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全媒体复合型新闻人才、文、史、哲、经等文科专业的创新人才。优化整合一批特色优势专业集群,打造专业建设新高地,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推进高校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通过隔年招生、暂停招生、直至撤销的方式,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调整减少一批报到率低、录取满足率低、办学条件不足、就业状况较差的专业。

  3.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

  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大力推动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并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教学名师应采取专题报告、前沿讲座、首席教授团队授课等形式讲授学科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解答学生问题,指导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各类竞赛以及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等工作,应按比例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等各级各类评价中将教学业绩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

  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发挥好教研室(系)等基层教学组织的学习共同体作用,面向新入职教师,建立教学名师“传帮带”制度,注重培育教学团队。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优秀教师经验交流等教学研究与指导活动,强化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注重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利用信息化的能力和素养。建立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育人能力。

  推动建立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集成优质教学资源,完善教师发展保障机制,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全方位服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身心素质。鼓励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加强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

  4.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行动

  学校依据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学校实际,明确人才培养总目标,各有侧重的培养具备理论研究和创新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具备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卓越领军人才、具备技术应用和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熟练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技能专业人才。

  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擅长沟通协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

  合理优化课程体系,科学设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引导学生融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把国家安全、家国情怀等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国情,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学会理性思考。

  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分互认、学生互换、教师互派、课程互选,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时代人才。

  5.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行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的理念,以深化课堂教学革命为着力点,将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严格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将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入传统课堂教学,创新实施以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的知识获得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习效率。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创新教育形态,丰富教学资源,重塑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和核心要素,高校可针对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提升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励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

  6.创新创业教育深化行动

  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现代化新龙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加强创新创业示范校建设;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主体,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通过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训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能,实现创新创业与学业、专业、就业的有机结合。强化完善创新创业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和系列教学竞赛,编修示范教材,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积极推进校内外协同育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推动大学科技园、重点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创造条件,依托科研项目推动高质量师生共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特色发展,集中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共享型的众创空间,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智慧化管理服务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覆盖面,发挥“互联网+”大赛等竞赛的引领推动作用,努力使50%以上工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至少1项训练项目或赛事活动,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的项目可代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多种资格证书,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7.教学管理创新行动

  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学分制收费、学分互认等制度,推动考试管理制度改革,严肃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强化管理服务育人,系统梳理、修订完善与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依法依规、宽严相济、科学管用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

  严格考试过程考核,完善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合理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形式,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严格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对形式、内容、难度等监控,实行抄袭、造假等不良行为一票否决制,注重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严把出口关。

  支持高校探索开展按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选课、补考重修、主辅修、学分互认等学分管理制度,不断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支持学生主修专业以外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跨校修读课程和参加在线课程学习。

  8.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行动

  面对以“网络原住民”为主的本科生,大力推动高校加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数字化学习工具、交互工具、实验设备等学习资源为一体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空间的建设。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学习,尝试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特征,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

  推动高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塑教育教学新形态,加快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建设20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与应用,建设300门左右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快黑龙江省优质课程共享学习中心平台建设和拓展,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开展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与转换。

  9.协同育人机制创建行动

  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结合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一批未来技术学院,面向产业急需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化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协同推进学校与地方、院所、企业育人资源互动共享,推动建设一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深入医教协同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加强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紧密衔接,加快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学人才。探索医学与理工文等学科交叉融合,为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兴医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入推进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实施高校与法治实务部门交流“万人计划”。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深化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育人,加强军地人才双向交流培养。

  10.大学质量文化建设行动

  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高校的首要指标,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激发高等学校追求卓越,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办评分离。推进高等学校完善内部督导体系和机制,引导高校、专业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构建教育基本标准,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建立完善自我评估制度,形成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强化评估认证结果的应用,为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建立评估认证结果公示和约谈、整改复查机制。

  保障措施

  1.健全保障机制。省教育厅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分类评价体系,从人才培养类型、服务面向区域、服务产业领域等三个维度,重点推进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四种类型高校建设。通过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评价,推动高等学校结合办学实际,找准服务面向,凝练办学特色,集聚教学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逐步形成“一校一方案”的龙江高校特色,构建各安其位、各具特色的分类发展格局。建立高校分类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给予不同侧重评价导向,明确不同类型高校发展要求和评价指标,并以此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分类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经费保障体系,在经费投入、招生计划等方面实行差异化奖补。

  2.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到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成立一流本科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机制,统筹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行动,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形成合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协调和动员各方面力量建设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

  3.强化高校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和校长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理念方法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谋划和推动本科教育振兴,把学校办学重点和主要精力真正放在本科教育方面,将学校资源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在本科确立。学校每个学期末至少召开1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4.注重总结宣传。加强分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保护和激发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高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作。对建设中涌现的好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提炼,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注重将带有共性的、规律性的做法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政策制度。加强对高校改革实践成果的宣传,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