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ABC
济宁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 学校隶属:山东省教育厅
  •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 学校类型:医药
  • 联系电话:0537-3616888
  • 学校城市:山东
  • 学历层次:本科
图标

济宁医学院

图标
院校介绍

  济宁医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山东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医科院校。学校现有济宁太白湖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占地总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与济宁国家高新区共建教学科技园。学校固定资产
图标
院系设置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前身是矿业系,创建于1958年的建校之初。历尽沧桑50余年,秉承崇学笃志、参天尽物的院训,如今学院已建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格局。

学院现有七个本科专业: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和生物工程,其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于2011、2012年先后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入选江西省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采矿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和安全工程为江西省特色专业;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和环境工程均为江西省品牌专业;矿业工程教学团队是江西省教学团队。

学院拥有矿业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矿业工程(含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在矿业工程、安全工程和环境工程3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矿业工程(含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是江西省高水平学科;矿物加工工程是江西省首批重中之重学科;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和环境工程是江西省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

学院拥有离子型稀土矿高效开发与应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科研平台,并设立了一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另外,学院还拥有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下设采矿工程系、矿物加工工程系、安全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四个系,地质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教研室。学院现有学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余人,研究生260余人。

学院从1984年开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近5000名合格的工学硕士研究生。在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有30%左右陆续考取国家重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实力很强的学术梯队。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总数的45%;教师队伍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9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选7人、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

五十余载辛勤耕耘,学院在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凝练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拥有2个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在地下矿开采、工程爆破、矿井通风、安全评价及系统工程、电除尘技术、选矿工艺与设备、二次资源开发与利用、膜分离技术、矿山环保、地灾防治、稀土提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和推广能力。近5年来,学院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近40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30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达4000万元,科研总经费超过1.5亿元;共有57项成果通过国家级验收或省部级技术鉴定,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40余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面临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探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力争将学院建成特色鲜明、辐射示范作用明显、真正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基地。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院现有教职工90多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2人,博、硕士生导师30多人,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拔尖人才13人。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1900多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等8个本科专业,其中测绘工程是江西省首批本科品牌专业,测绘工程、土木工程是江西省特色专业。学院现还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创新实验区各1个,省级优质和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学院现有的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土木工程、地理学、力学3个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等11个理工科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外学院还有测绘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2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与力学实验中心、测绘与地理信息实验中心、城乡规划与建筑实验中心。拥有土木工程实验室、测绘工程实验室、城乡规划与建筑实验室、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等。目前学院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另外,学院建有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20多个,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条件。

学院目前已形成测量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地基处理技术、环境岩土工程、节能减排、岩土体的渗流理论及工程应用、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土地调查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等为主导的科研领域。近5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计划项目及企事业合作研究课题200多项,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发表各种论文5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近200篇,先后获各种奖励20多项。

学院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个核心,深化内涵建设,强化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近几年学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15%以上,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且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简介

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已建立起以有色金属冶金、加工及精细化工为突出代表的多个特色专业,造就了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学及科研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学院在校学生规模1500人左右,本科生就业率连续4年在94%以上,硕士生就业率98%以上。冶金工程实行一本招生,是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江西省高水平学科、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学院拥有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人才培养项目;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其中冶金工程为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工业催化、化学工艺、冶金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等;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等;1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8人,硕博研究生学历所占教师比例78.7%。拥有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特殊津贴人员1名,江西省井岗学者特聘教授1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宝钢优秀教师奖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名,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7名,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名,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8名,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2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1名,江西省师德标兵1名,江西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院拥有国家钨与稀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化学化工实验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开发及检测平台。现已在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程与工艺、稀土等领域,特别是在钨、稀土、镍钴等的冶金、加工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三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项、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20余项,科研经费5900多万元;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出版专著、教材20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备、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研发及在铜、钨、稀土新型材料制备等领域特别是在动力电池及其材料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学院坚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在铜、钨、稀土、动力电池及其材料等领域为江西在中部崛起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现有1个国家钨与稀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铜冶炼加工技术研究中心、1个钨资源高效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中心、1个江西省动力电池及其材料重点实验室和1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以及1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点、 5个本科专业。其中 金属材料工程为江西省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为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达1380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国家杰出青年1人,获批第二批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2人,江西省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赣州市三八红旗手1人。

近年来,学院极为重视内涵建设,加大了对教学、科研设备的投入,目前学院共有设备500多台,价值4500万元。学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项、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90余项,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发明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75篇;出版专著、教材9部。

机电工程学院介绍

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是我校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特色鲜明的工科二级学院,本科专业教育开办于1958年,研究生教育始于1980年。学院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现代机电工程人才和教学科研为目标,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4个本科专业;设有6个教研室,2个研究所,3个实验(实训)中心;拥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与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工业工程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拥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3门江西省优质课程、1个江西省省级教学团队;机械工程是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研究生导师34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9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和骨干教师6人。在校本科生近1500人,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近200人。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先导来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通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平台条件等方面,获得了长足地进步,并形成了三大优势:(1)钢铁冶金机械装备设计理论与故障诊断技术;(2)高效有色矿冶机电设备、控制及特种机器人;(3)机械制造与金属精密成型加工理论、技术及装备。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两大特色:(1)矿冶机械装备、监测与控制;(2)机械切削与成型加工装备与控制。

学院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大力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在全国和江西省举办的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其中连续八年在电视台举办的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2005年、2008年两度荣晋前8强;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实现了江西高校在该项赛事全国一等奖零的突破;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全国金奖,实现了江西省在该项赛事上的新突破,为江西高校争得了荣誉。

学院已培养的一万余名毕业生中,大部分都活跃在钢铁、有色、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以及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不少人成为了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及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其中包括、十八大候补委员、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等在内的一大批杰出院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简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对部分省市实行一本招生)。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过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拥有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领域。全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多人,研究生导师2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3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400多人,研究生200多人。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是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单位,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区和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江西省重点学科,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个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仅2012年度就获得了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学院依托工业过程控制,新能源智能微电网、特种机器人、智能交通系统与物联网等5个研究中心,搭建起了较为完善且先进的科研教学平台。近两年,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50多项,并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多项,科技成果转让10余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8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6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7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

学院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先后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注重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先后获得各类奖项近百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2项,实现了江西高校在该项赛事中全国一等奖零的突破,为江西高校争得了荣誉。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是由原自动化系(部分)和学校计算中心组建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对IT人才需求的急剧上升,信息工程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江西省IT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建院十年来以培养素质高、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创新能力强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教学特色鲜明、科研成果突出、学生培养质量高的办学特色,为国家输送了3000余名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切合市场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拥有一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充满凝聚力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9人,占教师比例88.1%,拥有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江西省模范教师1人。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7个本科专业,同时建有信息技术、通信与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3个实验中心及10个研究室;目前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江西省重点学科,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信息技术实验中心被评为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招收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领域,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通信与信息系统高校教师硕士研究生资格,自2005年起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

学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宽带通信、数据挖掘、演化计算、模式分类、嵌入式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研究颇具特色成果突出。近年来,主持和完成了时滞广义混沌同步机理及其在视频安全通信中的研究、基于合作演化的组织学习动态绩效研究、集成电路设计EDA技术跟踪研究及其仿真验证装置的研制、基于非监督式集成学习技术的不变性识别研究等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7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已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双语课程,师生境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1600余平方米,实验室设备总价值3000万元,近年来在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规划获得600万项目资助。现建有并行分布式计算、无线传感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微波与天线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和光通信等30余个专业实验室。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环节的培养,现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多家软件公司和电子制作厂家有密切联系及科研合作。通过成立网络学院、思科网络学院,加入大学校园计划,搭建培训+认证考试特色平台,为企业提供零适应期信息技术合格人才,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我院学生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大赛捷报频传,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名为江西冶金学院管理工程系)筹办于1980年,1983年正式成立,是我国理工科高校中较早开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院之一。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0余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学院聘请了国内外一批知名学者作为学院兼职教授。现设有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程造价是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会计学为江西省品牌专业;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共同开办工商管理 并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点。

学院是原国家经贸委领导干部管理培训和原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培训授予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教育和工商管理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学院对外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已先后同英国Staffordshire大学、荷兰HBO大学、法国巴黎第13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乔治亚滨海学院、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等大学在教学、科研方面有良好合作。

近年来,学院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600篇,其中核心期刊250篇;出版教材16部、专著15部;国家专利2项;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获奖14项;承担纵向课题151项,课题经费300余万;横向课题70项,科研合同经费800万元,科研经费持续增长。

学院具有较完整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校本科生2000人,研究生400余人。学院积极探索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有色金属行业开创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模式,为江西的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法学院概况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是在原社科系基础上于2001年4月成立,是集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多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全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7人,拥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2%以上。学院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人,江西省高等学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名师1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9人。

学院承担全校的思想理论课、公共文学艺术课的教学任务,现有法学、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行政管理、广告学等八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和工业设计是江西省本科品牌专业。

学院设有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红土地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三个研究机构。现有法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为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学学科设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法学理论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近年来,学院在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争取并获批国家欧克特软件支持计划、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获批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多项;科学研究凝练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省部级纵向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2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7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和EI、ISTP全文转载或检索。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在德国红点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等国内外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院对外学术交流活跃。近年来主办多次全国性和区域性学术研讨会,目前,已与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学院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优秀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素质拓展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院还特别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立了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外语外贸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Faculty of Foreign Studies,FFS)成立于2003年3月,其前身是1993年设立的外语系。现开办有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汉语国际教育等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000多人,并承担了全校研究生、本科生等各级各类学生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

学院下设大学外语教学部、英语专业教研室、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日语专业教研室、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研究生公共外语教研室等教学机构和应用翻译研究中心、矿业贸易与投资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同声传译实验室、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等先进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6人。同时,常年拥有一批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外籍教师。

学院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工作,致力于培养具有熟练的外国语言水平、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国际型和通识型优秀人才。2007年,英语专业接受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得到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同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本校专业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成绩均大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近几年来,共有80多人次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课题或省级教改课题67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发表各层次的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大多数发表在核心或知名刊物上,出版专著、教材近10余部。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院讲学并指导专业和学科建设,并选派师生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进行国际交流与学习。

学院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利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每年都组织开展 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等各类外语活动或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为学院和学校赢得了荣誉。

学院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不断拼搏、积极进取,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很快地融入社会,为我国有色冶金行业和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每年都有许多优秀学子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秉承志存高远 责任为先的校训和文贸致远 同心铄金的院训,学院将继续为国家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为江西在中部的率先崛起、为我国的有色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于2001年成立,现有数学、物理、体育、信息、物理实验和计算科学共6个教研(实验)室。目前开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分应用数学与金融数学两个方向)、社会体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凝聚态物理2个硕士点,在校学生近1000人。已经建成江西省物理实验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同时,承担全校的数学、物理、体育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

理学院拥有一支积极进取、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8人,教授、副教授34人,硕士生导师(含协导)12人,目前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所占比例为15%,另有在读博士6人。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

近三年来,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9项,省级教改课题4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47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57篇),获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教材5部,出版学术专著1部,协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同时,积极发展横向科研项目,以学科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学院以教学为中心,稳步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逐渐形成了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夯实基础、因材施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国智能机器人竞赛、健美操比赛等,佳音不断、捷报频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简介

南昌校区是我校在省会城市南昌办学的重要窗口,位于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濒临赣江,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区投资近2亿元进行规划建设,占地面积近400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4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教学设施齐备,学习、生活条件良好,为南昌市园林化单位,可为8000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目前承担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工程12个本科专业(方向)和高职(专科)的办学,还与美国蒙东那大学合作开展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专科层次),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和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办学项目,并提供去蒙东那大学、荷兰学院深造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的机会。

南昌校区现有专任教师178人,其中正、副教授6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近100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骨干教师2人,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校区经常聘请国内高校知名教授和外籍教师前来讲学。

南昌校区现有五个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与资源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文理系。

南昌校区秉承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办学过程中坚持注重特色培育和品牌塑造。软件工程专业以培养具有软件工程能力,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开发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为办学目标,始终根据软件工程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开设方向包括: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软件工程(网络通信方向)、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方向)、软件工程(机械电子方向)、软件工程(冶金工程方向)、软件工程(会计学方向)、软件工程(工程管理方向)和软件工程(英语方向)9个方向;普通本科包括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高职(专科)可招会计电算化、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冶金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48个专业。

南昌校区拥有计算机综合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软件工程实训室、linux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软件、网络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通讯原理、EDA、电工电子、PLC及单片机等16个实验室,计算机终端600多套。针对不同专业方向,校区还建设有机械原理及设计、公差配合、数控技术、CAD/CAM、冶金原理、重金属冶金、轻金属冶金、稀有金属冶金、建筑材料、土工、力学、测绘技术、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等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400多万元。校区构建了数字化信息网,各专业均配套完整的实验室及实训基地,教学基本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一流的教学设备,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南昌校区重视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强调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尤其注重英语、计算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通过考证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设有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国家等级考试考点,可组织20多种专业等级证书考试。校区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已与全国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培养和就业合作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校区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面向全国推荐就业。

在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训能力的培养,加强教育与产业相链接,着重实施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教学环节。建立了经国家考试中心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授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培训基地,并与中兴软件、中天电子、江西微软技术中心、上海杰普等多家大型公司及IT培训机构签订了校内外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协议,与国内外多家高校、公司、职业培训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为我校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鼓励学生学习,校区还设立了宝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赣华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图标
收费标准

第十章收费标准

第二十七条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需按时交纳学费、住宿费以及教材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按山东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

经上级部门批准为热门专业的,其学费收费标准在原基础上上浮10%,所有学费按学年收龋

第二十八条退学学费执行鲁政办发[2008]65号文件规定。学生因故退学或受校纪处分开除学籍的,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学生学习时间按每年10个月计算。

图标
就业情况

近三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平均为88.89%。

近三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平均为88.89%。
图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