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福忠
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教,这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最近,又有语文教师撰文质疑:教《我的母亲》,只进行母爱教育,那是思品课;教《本命年回归》,只讨论过年风俗,那是社会课;教《中国石拱桥》,留作业设计石拱桥,那是科学课抑或是美术课。如此施教,偏离了语文课的本质,教的都不是语文课。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就要求语文课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怎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比如,低年级要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揣摩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造句、仿句的训练;中年级要从段入手,认识段的结构,进行仿段的训练;高年级要从篇章入手,认识篇章结构,学习表达技巧,如对比、悬念、欲扬先抑、点面结合、有动有静、以小见大等,尝试在习作中应用;更高的年级,要进行文学欣赏等。
有人说,《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像上面那样训练,就强调了工具性,那么“道”怎么弄清楚?也就是说人文性如何体现?语文课中的人文性的教学是是熏染,是潜移默化,不是直白地灌输,不是刻板地说教。那就是说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人文性。
以一位老师执教的老舍先生的《猫》为例。老师引导学生体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中的“蹭”一词的表达效果。让学生领会到“蹭”不简单是“摩擦”的意思,它含有更丰富的意蕴:轻轻地、温柔地摩擦,甚至有撒娇的味道。这一蹭,蹭出了可爱,蹭出了友谊,蹭出了顽皮……一个“蹭”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人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让人们感受到,在老舍的眼里,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里,老舍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这样训练既揣摩到了“蹭”一词运用的表达效果,又领会到了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语文课只注重理解,突出人文性,而忽视了表达的训练,缺少了语文的味道呢?一是那些年“思想挂帅”的观念还在影响着语文教学,致使语文课像思品课,二是没有把握准语文教学的本质,致使语文课“荒了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像这个课,又像那个课,唯独不像语文课。
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是研究作者是怎么组织表达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专门在“说什么”上兜圈子,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有的学生,学了12年的语文,到高考时连一篇800字的作文也写不好,甚至不惜采用拼凑、套作、抄袭等方式敷衍成文,跟当前的语文教学没有回归本位不无关系。希望各级教研部门下大力气扭转这种倾向,让语文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