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改,其主旨之一就是想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自愿、主动学习,而不像以前那样只按老师的指令被动学习。
十年来,确实涌现了一批好教师、好学校,接受了这种思想,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却不容乐观,就我看到的许多课来说,大多数离这个要求还距离甚远,主要表现在:表面上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热热闹闹,其实他们的“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依旧被教师暗中控制,是“要你学”而不是“我要学”!
试举几例证明:上个月同一地区、不同小学的三堂展示课。
一、美术课里的学生:“我为什么要学京剧脸谱?”
刚开始孩子们颇有兴趣,看京剧录像中画着花花绿绿脸谱的角色们唱唱跳跳。但教师话题一转讲解脸谱时,孩子们就表情淡漠了。等到按教师的要求画脸谱时,他们便开始消极、偷懒——据我仔细观察,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对着教材上的脸谱“照葫芦画瓢”,只有二三个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了一点自创成分。如此直到下课,大多数孩子并没完成“创作”,而且水平甚低。
第二天正好有机会求教一位颇有名气的美术教师:“学生喜欢京剧脸谱这个教学内容吗?”
她的回答是:“确实不喜欢,但我能让他们喜欢。先上一堂欣赏课,让学生观看大量的录像,他们都很喜欢那里面的京剧表演、服饰和脸谱,我再介绍表演、服饰和脸谱中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第二节课再用回忆来激发学生的脸谱创作热情,学生们就感兴趣了。”
但我接着问:“这不恰好说明学生喜欢的是戏剧而不是脸谱本身吗?”她默然片刻后说:“单纯的京剧脸谱学生确实不喜欢……”
被偶发的急事打断了我俩的探讨,但此后我独自思考的结论是:
第一,明知孩子们不喜欢京剧及其脸谱(即使大人们也没几个喜欢的),特别在南方的湖南京剧更没有市场,那为何还要强迫孩子们(尤其是南方的孩子们)学京剧脸谱呢?
第二,2011版美术课标指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孩子们喜欢的美术活动多了去了,干嘛不删掉他们不喜欢的京剧脸谱,换上别的、他们喜欢的内容?
第三,理念上都知道该激励孩子们“我要学”,一到行动上却忘了——依旧“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漠视学生的主体需要。
二、科学课里的学生:“为什么不做我喜欢的实验?”
课头教师抛出的演示实验学生很感兴趣:上面那瓶红色的热水就是不向下面那瓶无色的冷水里沉!
显然学生们接着会反过来想(我们几个评委也这么想):如果把冷水放在热水上面呢?
谁知教师话题一转:“让我们看看热水与冷水还有别的什么不同吧!”于是布置两个分组实验,热水更容易扩散、等重量的热水比冷水的体积大。
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接着指导学生做那个反过来的实验而要转变话题呢?接着做的话,学生的兴趣不就延续且更浓、学习思路不就更符合科学探究逻辑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不是教师只想着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漠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
有意思的是课尾:教师终于做了本该在课头接着做的实验——冷水很快地往热水里沉!为何如此?看来教师是想制造一种戏剧性的局面:所谓一正一反、首尾呼应。
但这却是教师为自己来表演,而不是为学生!
三、数学课里的学生:“为什么要分类?”
此前一篇博文中介绍过这堂《方程的意义》,相当不错:从思考天平平衡的条件入手发现很多等式和不等式,再从它们之中分离出含未知量的等式从而得出方程概念——遵循了数学教育心理学指出的“概念形成”认知规律,学生目的明确、学得有趣。
但启动“分离”环节的教法有问题:面对学生们自主列出的众多式子,老师指令“来给这些式子分分类吧!”
但为什么要分类?如果学生说“老师,我不想搞分类”,你该咋办?
在设计这堂课的多次研讨中,我二次提议这样转折:“同学们,这么多式子乱七八糟,难找到有价值的知识,怎样才能把它们整理好呢?哦——分类!好吧,大家自己试试吧。”但老师们始终不听,我不便坚持。
也许他们的想法是:导入环节已经成功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分类之后的各个环节学生们也感兴趣,为节约时间,这个环节就不必废话了。
遗憾地是:这暴露了老师们观念转变的不彻底——为了顺利贯彻预设教案,宁可牺牲一下学生的主体性!
小结一下。
我认为“我要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学生全程爱学”:教师要在课头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始终围着这个兴趣转,巧妙地引导学生兴趣盎然、自觉自主地投入并展开全部学习活动。
而上面三个课例的不理想则表现在:仍然摆脱不了“教师中心”,仍然执着于完成教案,要莫不管学生喜不喜欢你的教学内容,要莫为了自己的需要斩断学生自然的思路,要莫至少牺牲一个应让学生自主的环节——总之,还是不同程度的“要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