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巧辨关键点,诗词鉴赏赢高分(下)

2019-11-29 15:07:28

1 2 下一页

  作者:天平

  五看诗眼。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力争一字传神。所谓“诗眼”,即诗人经过反复推敲选取的能够传达古诗词主旨的关键词、议论抒情的关键句,是古诗词中的达意之词、传神之笔。通过它就能了解古诗词的内容,领会诗人的感情。如陆游的《示儿》一诗中,“悲”字就是“诗眼”,它凝聚了诗人复杂的感情: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投降派的愤怒,对未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悲叹。需强调的是,答题时不能把诗眼孤立起来鉴赏,应将其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014年高考湖北卷考查的是唐代罗邺的《早发》,“独向长空背雁行”一句中的“背”字就是“诗眼”。“背”,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漂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真题呈现】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设问】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

  赏析。

  【参考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解析】“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分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突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六看尾联。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从尾联或尾句入手,可以作到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鉴赏古诗词,要特别留意尾联或尾句,仔细体会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如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的尾联“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作者将城中愁风畏雨的桃李与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