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

2019-09-26 16:25:3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其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的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已的浅见。

  一、巧设悬念,引发兴趣——设疑于导语之中。

  所谓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悬念导入法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的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一般来讲,数学中的悬念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精心准备。

  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围绕问题,步步深入领会问题本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设疑,激发兴趣——设疑于教材重难点之处。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孔子也早就作过学思结合的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探索。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

  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

  三、该出错时且出错———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理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跤跌”,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分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四、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的提出新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发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的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得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转化为学生自已的思维矛盾。只有把客观矛盾转化为学生自已的思维矛盾,才能产生激疑效应。

  总之,运用巧妙设疑,目的在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内容及重点,掌握一些设疑的方法与技巧,从不同的角度巧妙设疑,所设疑点有一定的难度。要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营造一种“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不能言”的情境,以疑激思,善问善导,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达到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目的。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邹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