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与评课技能

2019-11-20 20:43:40

1 2 下一页

  如何保证教师的教学取得成功?如何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效果?如何对教学进行设计、检查、评估和控制? 近些年来,在初中或高中的教学实践中流行着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形式,即说课和评课。

  说课和评课是当代中学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研活动。说课的程序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说课、观课和评课。其中说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反思工作,观课是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在说课现场的观摩和研讨工作,评课则是对说课的评价和整合工作。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种教学研究形式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由于说课能够展示说课者在教学设计中的思维创新过程,能够凸现出说课者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主体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灵活运用相关教育理论的能力,又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因此,近年来说课常常被应用于中学教学研究等活动、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师范生的技能训练、新教师的招聘评价之中。目前,说课这种教学研究形式已经在全国各地各类中学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 说课的含义与特征

  1.什么是说课?

  1987年6月,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在确定市“教坛新秀”评比人选时,采取倾听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办法,以此来考查参赛教师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这次教研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一教学活动被称之为“说课”。从此以后,说课这一教研活动形式就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行起来。它不仅成为教师之间参与、学习和交流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而且也成为许多省市教研部门考评教师的一种常规性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的含义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是理论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即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的过程或活动。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杨九俊主编《说课、听课与评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8页) 说课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同行或专家、领导和教学研究人员。它是教学目的的一种预设,它回答的是“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说课的特征

  2.1 可操作性

  说课这一教学研究形式非常灵活和简便。说课,顾名思义,是以“说”为主,即以语言或口头表达为主要表现方式,必要时,也可以辅之以媒体或实物等素材来表现。此外,说课不受时间、空间和人数的限制。一个小小的空间、一张课桌、一台电脑、几个教师就可以组织起来。

  2.2 集体性和动态性

  说课是由教师集体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或者说是一次集体备课的形式。是 在教师间进行的一次智慧和学识、思想和方法的交流活动。在说课活动中,通过教师们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全面阐述,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并能纠正错误,弥补不足,从而总结出一套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2.3 预设性

  说课是对教学目标的预设,它与讲课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只能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说课与评课紧密关连,评课是说课的关键所在,评课的目的在于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说课是一种预设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其各种设想是否能够实现有待于课堂教学的检验。

  二、 说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说课的基本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质量的前提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说课要遵循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规律,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教学对象的分析要客观、准确,教学方法设计要合理,符合学科特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1.2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研活动。说课不仅要说明“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还要回答“为什么这样教?”的理由,即说明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实际上,说课就是教师要解释采用什么理论去分析教材中所列举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以及用何种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3 实效性原则--说课活动效果的核心

  说课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教师教学的思路和设想,其目的是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式。实效性是说课的核心要求,通过集中交流和讨论,集思广益,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1.4 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说课是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教研活动。教师个人的教学构想,没有固定模式,因人而异。说课能够体现出教师个性的优势、突显个人教学风格、展示个性的创新思维。说课的创新性一旦被认可,就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表现,甚至发挥着重要作用。

  2.说课的基本要求

  2.1 把握要求,容量适当

  说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在要求上,说课与课堂教学二者是统一的。其中最基本要求是体现历史学科的培养目标。按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称三维教学目标)作为核心来把握,使教学目标始终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另一方面,要具有充分驾驭教学资料的能力,合理地取舍素材,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晰。

  2.2 立足于课,寓技于课

  立足于课和寓技于课指的是对教材本身的把握。要遵循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2.3 掌握详略,突出重点

  掌握详略,突出重点是组织说课材料的基本要求。对于那些教师较为关心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处理, 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出来。在时间的安排,材料的容量和讲述的方法上有所侧重,力求讲清楚,讲透彻,避免空泛无物。

  2.4 媒体辅助,直观快捷

  说课应讲究效率,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学设计说清楚。开展说课活动时,采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直观性,也可以节省时间。如果使用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亲切自然,声情并茂

  说课,主要是以口语语言表达为基本形式,说课重在“说”,语言流畅、层次清晰是其关键所在。要求说课者必须熟悉教案,尽量脱稿,前后连贯,评说准确。此外要精神饱满、充满激情,这样才能使听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三、 说课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人们把说课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1.按课型分为预设验证型说课、即时反思型说课和普适推广型说课

  1.1 预设验证型说课,又称预设式说课,是指集预设和验证功能于一体的一种说课方式。这是教师集体备课时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针对同一个教学单元,不同教师分头准备,各抒己见,共同协商,最后择其优者而从之。这种类型的说课是课前对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教学效果的可取性等所做的一次初步的验证。

  1.2 即时反思型说课,又称总结式说课,是指教师在结束某一教学活动后,采用说课的方式及时地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想法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他人的参与共同研究教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以达到改进和优化教学活动的目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个人独立的反思活动,二是教师集体互动的反思活动。通过及时总结反思,反馈教学中的得与失,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3 普适推广型说课是指在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对教师的说课情况进行评价和提炼,得出经典的说课案例,形成有价值的说课经验,并通过教研活动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这对于普及和提高某一地区的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工作。

  2.按目的分为示范性说课、评比性说课、研讨性说课和汇报性说课

  2.1 示范性说课

  又称观摩性说课。一般是由比较有经验的教师主讲,如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目的是为了总结、推广和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进行的。这种类型的说课大多由上级教研部门组织,同类学科教师共同参加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为了推行新课程改革,普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而开展的教研活动。

  2.2 评比性说课

  这是为了对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评价的一种手段,如中小学各级教育教研室经常开展的评优课、评选优秀教师属于此类。也是中学考查和筛选新教师的一种形式。

  2.3 研讨性说课

  研讨性说课是中学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目前在中学中流行集体备课的形式,即针对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一专题的教学,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明自己的教学设计,经过研讨和综合,选取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案。此外,上级教研部门在进行试点改革时也会组织一些类似的说课活动。

  2.4 汇报性说课

  一般来说,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教师开设这类课程,通过这一方式来调查某一学校的教学状况。也可能是说课者或教师本人,为了验证自己的教学设想而采用说课形式。汇报性说课的教师一般来说是刚刚从事教学的青年教师,通过说课来征询有经验教师的意见,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准。

  3.按时间先后分为预设性说课和总结性说课。

  3.1 预设性说课

  预设性说课是教师在上课前说的,是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把握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交流教学方法而预设的一种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方案的预演。同时预设学习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教学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3.2 总结性说课

  总结性说课是教师在上课后说的,其目的是为了总结、反馈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找出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为今后的课题教学提供借鉴。因此总结性说课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四、 说课的内容

  说课到底说什么?说课的重点在哪里?这是说课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目前,关于说课的内容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毕竟说课是一种教学设计思路,是因人而异的,不可千篇一律,但是从说课最终服务于课堂教学这一目的出发,说课必须服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因此,说课的内容必然是有章可循的。根据中学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说课内容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和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五个方面。

  1.说教材

  说教材是指系统地阐述所选的课程单元在整个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本单元知识与其他单元之间的联系,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及课时安排等。说教材所考查的是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总体知识的驾驭能力。

  说教材不是简单地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它要求说课者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科学而合理地分析和说明本单元课程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课时安排等。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一课的“说教材”是这样设计的:

  《三国鼎立》一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这段文字言语不多,却阐明了这一课在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2.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的具体化。说课时要明确说出以下三个目标(即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阐明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指出“通过某种方法或活动,了解、理解、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即教学目标应具体化,而不是纯理论性和空洞无物的。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说教学目标”是:

  ?通过对本课学习,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学生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学生在道德情操方面得到教育。

  3.说学情

  学情是对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学习方式等综合情况的总称。如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说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等,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一次好的说课,说课者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要做到说好学情,必须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出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设计,使学生参与到情景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学习过程由教师灌输知识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此外还要说出在课堂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什么能力,说出列举什么例子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说学情”部分是在充分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指导学生在课后根据三个子目按类别表格归纳学习内容,也可让学生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应两次梳理、加工知识,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

  ?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学习本课后,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造方法,探索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总之,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4.说教法

  说教法是指说课者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教学方法和依据。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来进行设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包括案例分析、提出问题等)、自学法以及综合法等。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是统一的。教法中要突出教师的辅助性作用,而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课堂上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发言,课前做好知识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参与查找资料的过程,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说教法”部分是:

  ?利用有关“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课。

  ?“文字的演变”,内容比较艰深、抽象,尽量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尽可能通俗的讲解。指导学生自学课后“自由阅读卡”,帮助学生理解甲骨文的价值。

  ?“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远古祖先观察、记录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内容,将大小字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用事先剪裁好的圆月模型演示全食、偏食现象,学生直观了解天文现象。 在学习历法时,拿出农历本,让全班学生观看,知道一年是多少月、多少天,知道阴阳合力。让学生写出24个节气中的一部分,最后,教师用事先写好的24个节气的全称由学生朗读一遍。 在学习医学时,在学生理解了我国古代医生诊断病情是用“望、闻、问、切”的含义后,由师生扮演医生和病人,对四种诊断进行表演。使学生直观、形象了解四种病情诊断的含义。

  ?“屈原和钟古之乐”。一是粗略介绍一下屈原生平;二是师生共同归纳出《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

  5.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说课的关键,是说课的重点。教学过程的分析,能够反映说课者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意、一种思路、一种智慧。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它是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精心策划出来的。它是最能够说明说课者的个性和创意的部分。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选取了哪些素材?使用了什么教具?采取了何种教学思路或角度?安排了怎样的教学流程?应用了哪些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媒体的使用)?突出了什么重点和难点?板书如何设计及板书容量大小布局等等。如人教版《中国历史》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说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利用“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课。

  ?对“文字的演变”,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古代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演示出来,学生猜是什么字,然后写成现代字。

  ?“动脑筋”:观察上面的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样表达意思的?

  ?“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用象形、直观的模型,二十四节气和师生编演历史小剧,使学生了解这些成就。

  ?“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介绍屈原生平和《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对编钟作简要介绍。

  ?完成练一练,活动与探究。

  说课者从六个方面设计了《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教学过程,从新课导入到历史小剧的编演,素材和内容十分丰富,反映出说课者的创新意识。

  五、说课的评价

  说课的评价是说课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说,没有评,就达不到说课的目的。只有把说课与说课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认识到说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程序,选取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说课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本学科的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学科教研员和各级领导。无论是教学研究的需要,还是教学检查的需要,都要求对说课进行有效的评价和论证,因此建立说课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 说课评价的原则

  1.1 客观性原则

  说课的评价要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缺点。评价者不夹杂个人情感因素,不搞打击报复,实事求是、公正客观、一丝不苟、恰当中肯。应指出说课成败的所在,提出对策和办法,供说课者参考借鉴之。

  1.2 及时性原则

  说课的评价应注重时间的把握,一般在说课者结束发言后即可进行,做到“当场说、当场评、当场议”,及时反馈意见,收集各种信息,形成初步意见。否则,时过境迁,遗忘疏漏,会直接影响评价效果。

  1.3 科学性原则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有一定的项目和指标,每一个项目的确定要具体而细致。 应按教学目标和理念、教学过程的设计及依据、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指标的水平高低,确定出相应的层次,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重视现代教学理念的渗透,考虑说课内容的广度、深度及创新性、有效性。结合中学教学实践和要求,在参考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初中历史教师说课评价体系表”。参见表5-1。

  表5-1: 初中历史教师说课活动评价体系表

  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是指对学科教学和教学内容的基本看法和思想。教学理念和思想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和前提。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就不会有创新的教学方式,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我国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营造和谐的师生互动学习气氛,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应渗透于说课内容的各个环节之中。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阐释是评价教师教学设计优劣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教学目标的把握和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突破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思路,即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评价教学目标的把握和理解重在目标的指向要科学合理,要明确具体实施的载体和途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2 教学过程的设计及依据

  第一,教材的使用、重点与难点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材的使用是包括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知识的衔接、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料和素材的取舍、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等方面。

  要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及重点、难点,具体说出所采取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及其合理性。

  第二,教法与学法指导情况

  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是统一的,教师的教法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学生的学习方法。说课教师要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的和认知规律,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设计出适合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会到探究、进取和成功的快乐。

  第三,教学过程的预设实用有效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师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序,是由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具体教学单元组成的。说课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要实用有效,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资源的取舍、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节奏的把握、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衔接以及教学语言的运用等方面。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要有总体性把握。

  第四,教学手段与技术

  说课教师是以口语表达为主要方式,但是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也可以起到辅助说课教学的作用。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教学媒体或教具的使用是否恰当、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媒体使用与其他教学活动的衔接是否自然顺畅等问题。

  第五,教学资源的运用恰当适中

  历史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运用教材资源,在此基础上,考虑运用社会资源。教学资源的运用要贴近和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合理取舍,注重实效。

  第六,教学活动的安排合理有序

  教学活动的设计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应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原则。说课教学应明确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各种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要合理有序。如小组活动中小组的划分、小组内任务的明确分工、小组调研中问题的设置、小组学习方法的制定(或搜集资料,或研究问题或写学习小结等)、小组研究成果的展示等,都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把握,这样对课程的预设才可能是成功的。

  2.3 教学能力的评价

  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对教师基本素养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语言规范问题。要求语句流畅,逻辑严密,精炼准确,二是教师对知识的驾驭能力,面对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如何很好地把握和利用,既能给学生比较多的信息量,又能把握尺度,合理取舍,使得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良好,这是评价说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参考因素。

  3. 说课评价的方法

  关于说课的评价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自评、同行评定和专家评定几种方式。自评是指教师说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表现做出的自我评价。同行评定指参与说课的同专业教师,在现场观摩说课后,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各抒己见,表达对这一课程内容的理解,指出说课者的优势和不足,然后由组织者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是中学课堂教学研究和新教师培训中经常采用的研究形式。专家评定指某一教育部门,专门组织教师进行的教学交流活动,其目的或者是推广某一教学经验、或者是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对教师教学状况的检查等。专家评定中的专家主要是指专业课程研究专家、专业特级教师、教研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骨干等组成。专家评价具有客观性和指导性。

  六、说课的误区

  说课是一种深层次的集体教研活动。说课与备课、上课等存在明显地差异。提高说课的质量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避免流于形式,内容空泛。

  说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说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到课堂教学中去检验,要求教学设计尽量符合课题教学的要求,要考虑到其实用性和有效性。说课教学设计应具体明确,必要时使用媒体技术加以说明。切不可笼而统之,泛泛而谈,否则只能流于形式,达不到说课的真正目的。

  第二,避免虎头蛇尾,主次不分。

  说课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应控制在10-20分钟内。由于说课的内容涉及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思路等多个方面,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说清各个方面的内容,如果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势必影响说课效果。说课前应分清重点和主次。说课重点放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及理论依据上,这些要详细讲述,而对一般性问题要略讲。这样才能合理分配时间,不至于虎头蛇尾,头重脚轻。

  第三,避免照本宣科,复述教案。

  说课与上课不同,不能照本宣科,复述教案。教案涉及的是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而说课是教师在总体把握教材内容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具体实施步骤,以及采用这些想法和步骤的理论依据。说课教师侧重于理论和方法的阐述,具有课程研究的性质。此外说课中有观课以及评课,三者缺一不可,否则说课就不完整,不能实现说课的研究目标。

  第四,避免生搬硬套,逻辑混乱。

  说课不是知识的简单拼凑,而是理清内容线索和知识结构,说课设计上不能与日常教学和教材要求相脱节,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说课设计方法上有针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说课内容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不能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第五,不要受说课内容程式化的限制。

  说课的内容大致包括了前述几个方面,但是说课并不是一种程式化的要求,不要受上述条框结构的限制。在组织说课活动中,要灵活掌握说课的基本方法。从结构到行文,要生动活泼,语言丰富,连贯自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