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案例:真情出至文

2019-05-31 08:25:17

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共同的感受:学生的作文在审题结构方面都把握住了,语言也精练流畅了,但读起来总是感到没什么味道,没有什么亮点。这是为什么呢?细细分析,原来就是缺乏独到的情感体验,不懂得“文以情生”、其实,我们写作文时不必多考虑文章如何写法,而应该让自己心中所想,自然流露笔端。如实道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管三七二十一,让“情”流出来,这也可能就是一篇好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才能辞发。因。因此,在本次教学中将达到两个目的:
  [教学目的]
  一、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名篇佳作的情感,把握这些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深沉浓郁的情感表现出来,引起共鸣。
  二、善于捕捉学生的动情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教学重点]
  选择自己熟悉动情的材料,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启发式
  教学实录:
  一、 导入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此话妙极,他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怎样用它来化妆我们的生命呢?首先请欣赏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酒》
  二、 感受亲情
  1、多媒体展示 《酒》 (略)
  师:有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我要说,父爱也是伟大的。读贾平凹先生的《酒》,我们犹如在品一杯“情浓于酒”的父爱之“酒”。请同学们思考“父亲为什么毅然戒掉了多年嗜好的酒?
  生:(略)
  师:后来父亲为什么又喝酒了?
  生:(略)
  师:那半瓶剩酒“我“为什么没有再喝?
  生:(略)
  师:父亲的一番谆谆教诲,就是酿造久远的一瓶浓酒,品不尽的酒味,尝不完的酒意。正因为有了这样人生之途酿造的“酒”,才使作者“再没有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那么,儿子为了父亲的安宁有哪些细节描写呢?
  生:(略)
  师:读贾平凹的《酒》,我们感受到的是家庭浓厚的生活气息,是父子相爱的一片诚挚之情。这样的生活细节不禁使我们想到朱自清《背影》中老父亲过站台买橘子的难忘
  背影
  2、多媒体展示 《背影》片段
  师生讨论(略)
  小结:这两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反映时代主旋律的重大主题,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家庭生活。但是,这样的文章读了叫人难忘。原因何在?我想,关键在于它让人感受到了人间亲情。
  下面请欣赏一名普通学生的习作《父亲的爱》
  2、多媒体大屏幕展示 《父亲的爱》(略)
  生:老师,这篇文章读上去好象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色。
  师:的确,它的文字相当朴实,但朴实之中却蕴涵了真情。
  生:文章是写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可文中写了太多的事例,它们好象也没有太大的联系,是不是显得太散?
  师:多是多,但未必散,仔细读一下,文章自有它的纲目在。
  生:作者一开始就说“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结尾又说“爹完全不懂得怎样表达爱”,是统率全文所有事例的,这和《琐忆》有相通之处。
  师:很好看出些门道来了。本文作者想要再三强调的是什么呢?是父亲深沉的、不显山露水的爱。
  生:哦,这句话才是全文的总纲。我明白了。可文中似乎没有对父亲的细节描写呀?
  师:动情的瞬间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解释,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其实一个事例也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父亲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他想表达对儿子的关心与爱,却不习惯直白的表达,正好反映出父亲之爱是含蓄而又深沉的。
  三、 成功启迪
  师:三篇文章立意都比较平常,选材上也并非写的是人们难见的材料,有很多我们学生本身就可能经历过。结构也平实简单,如话家常,事完文止。语言上也不见修饰,语句简朴,难见华美之处。
  那么,这几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如此感人呢?
  生:(略)
  师:关键在于作者真实地记录了人间真情,而且在行文时,紧扣“真、诚、浓、深”,在这四字上用功着力,我们写人叙事就一定会生动感人。
  四、 强化练习设计
  同学们,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一定曾感受过得到过人间亲情的温暖,或许会感受过失却人间亲情的痛苦。请你认真回忆、动情联想,并注意在“真、诚、浓、深”上做文章,自拟题目,写一篇篇幅不限的作品。
  五、 作文展示(略)
  六、 板书(略)
  教学反思:歌德曾经说过:“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满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本节课学生们充分挖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写出了一篇篇佳作。所差的只是还需积累材料,丰富写作素材,但这需长期不断学习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