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模仿

2019-10-27 09:46:40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模仿

山东省邹平县孙镇初中 耿建新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的参与过程,要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究,促使自己自主学习,大胆探索,主动发展。同样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作为写作课的基础,如何把阅读课与写作课有机的结合起来,让阅读课成为写作课的前提,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作为写作与阅读相同的一点,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源泉,写作的开端同样是模仿,阅读课将成为写作的前提与基础,要达到这一步即必须从阅读课入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模仿也要与自己的实际相联系,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以模仿为基础的.没有模仿,人类杜会就不可能有今天。正是由于前人模仿鸟的飞翔,才有了翱翔于天空的飞机;正是由于科学家对蝙蝠的模仿,我们才制造了雷达系统;甚至我们人类特有的语言,也是在世世代代 的模仿中产生的.可见模仿的过程是学习前人经验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从小学开始的组词,造句,作文靠的就是模仿.但是,单靠这种模仿还很不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必须加强仿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阅读课就应从重点字词的模仿造句开始,模仿文章中带有修辞手法或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进行模仿,对文章结构、组材等方面仿写。

一篇阅读文章拿到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文章中的重点字词,何为重点字词,就是自己阅读文章时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或者是带有特殊意义的词语,一篇文章中不缺少的就是重点字词,对文中的词语通过查字典与上下文的理解把字词彻底解决掉,对这些字词用五、六个进行单个造句,亦或把几个字词连在一起造一段话,要把自己要造的词语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否则将无实际意义,如我用某个词造个句子,还有意义吗?要仿照文中的语句进行仿写,这是模仿的初级阶段。例如阅读文章《三峡之秋》学生找到的词语有:时令、陡峭、波光荡漾、流淌、光晕、摇曳、宛如、沟壑、素锦等。

其中学生造句有:时令——时令已经是冬天了,雪姑娘正跃跃欲试的想飘向人间,来与孩子们做个游戏。宛如——月亮从山谷中冉冉的升起,宛如雨后的彩虹吸引着你的眼睛。

用几个词连在一起造出一段话:时令已经是春天了,田野的春色,是从波光粼粼的河面开始的,在轻轻流淌的小河边,春姑娘已把那柔软的垂柳支飘向了正在玩耍的孩子们,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正在寻觅春姑娘的裙衫呢!

文章的血肉是它那优美的语句,特别是优美的散文,不可缺少的就是带有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最后三段: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由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以上三句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像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新”,突出了“生长”让人振奋,给人希望;像小姑娘,突出了“美”,突出了“活”,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充满活力;像健壮的青年,突出了“壮”,突出了“力”,春天使人健壮,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就让学生仿照这一部分,写“秋天”的成熟.有的学生写道:

秋天像刚入学的新生,从上向下都是陌生的,它努力着。

秋天像大学生,豪情壮志的,笑着,走着。

秋天像凯旋的使者,有钢铁般的意志领着人们向前去。

文章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单纯的学会其中的一部分,充其量只能算是文章的一个亮点,要使文章真正起到脱胎换骨的地步,必须改变自己的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如何搭建自己文章的骨架不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要提高就要从模仿开始。例如阅读文章《谈骨气》,对于初学议论的学生来说,就极具模仿的价值,学生主要可模仿其写作结构,开篇戴帽引出议论的论点,然后作衔接过渡列举名人事例,最后穿鞋总结回扣论点得出总结。

模仿是写作的开端,阅读是写作的源头之水,那么在源头之水中洗涤自己的灵魂,濯涤自己的大脑。阅读是学生时代必不可缺的音符,模仿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在阅读中模仿是一条终南捷径。阅读不可单纯的阅读要勤于思考勤于总结。让我们在总结中成长,让我们在模仿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