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教学中学生的组织形式

2019-10-30 20:33:21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都在逐步适应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课堂的教学模式也由传统的单一的授课形式转化为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即为其中的一种。

  探究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整合与拓展性等特点。通过教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它具体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环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一定每一个环节面面俱到,也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探究)。理科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于探究的教学模式,但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条件、教师素质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探究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教学组织形式:

  1 课堂演示师生共同探究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一般的探究活动,探究过程也没有大的差异,只是在进行具体的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器材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或是实验难度大,仪器精密,要求很高,或是具有危险的、有毒的一些操作,学生不能够直接操作实验,这时,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察者(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保证能够满足演示实验的一系列条件,这种组织形式学生不必做太多的准备,需动脑、动眼、动耳、动口等,不能实现动手的训练与培养。也不需要往返于教室和实验室及其他场所。而教师要事先准备,使得实验可见度大效果明显,便于观察,并且确保实验成功。

  2 实验室分组探究

  这是最典型的探究教学形式,基本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是我们所倡导的探究方式。也是学生最喜爱、最希望的教学组织形式。组织过程中教师要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分工协作,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作好周密安排,同时各实验小组成员合理分配,实验时作好分工,使得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学校也要从多方面予以支持和关心,如时间上的自由度(有时一节课不能把一个探究实验完成,同时又不能中断实验),也要有一定资金的投入添置各种实验器材。

  3 室外现场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涉及到生活生产的设备和仪器,一般中学也不可能把一些大型机械买回(有些也无法买,如船闸等)为专供参观和演示,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进行室外探究活动,如杠杆的省力情况,比纸上谈兵或室内演示有效得多(笔者已多次实践和对比教学,效果明显),再如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实验室探究得到规律,大家常做,但若在舞蹈房内,让学生站在大平面镜前观察或相互观察自己或他人的像,虽说不能动手,但亲身体验,效果良好。再如船闸的工作原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等教学内容笔者认为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身体验。这种形式对于学校来说无需花费过多的经济,但要与有关单位作好联系,联系参观内容和场所,有时还要配上适当的解释、解说等,保证参观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应注意交通及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活动中教师起到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和作用。学生主要以观察、参观(有时可以动手体验)为主。

  4 家庭学生个人探究

  学生个人探究的形式一般是在课后,利用家庭中常用的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探究实验,课题要求比较简单,器材容易找到,观察现象比较明显,活动过程中一般没有危险,学生个体独立或在家长指导下能完成的探究实践活动,如探究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观察水的沸腾,模拟安装家庭照明电路等等。个人探究要求教师能精选题,适合学生家庭完成,无须做过多的准备工作,但事后应让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或交流心得体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或探究的主动性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5 兴趣小组的探究

  这种方式的探究活动课题范围较广,可以是教材中的实践题,也可以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并能应用。由于是兴趣小组,同平时的课堂探究可以有较大的区别,学生的能力和基础都比较好,选题应更具有实际意义,所有器材和探究过程也应更具有挑战性,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由度,给他们予以更大的发展余地,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教师只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展情况,并在他们有困难时作适当的点拨和帮助。学生不定时地分阶段地向老师汇报探究的进展情况,有困难请求提供帮助或释疑。除上述五种方法外,定然还有其他适合于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探究形式,教师对于具体的课题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探究方式不可盲目照搬照抄。